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護理路徑觀察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在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觀察其應用效果。方法:以16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開展臨床護理路徑前后兩個時間段收治的患兒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從2018年9月開展臨床護理路徑,2018年3~8月收治的患兒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2018年9~2019年2月收治的患兒為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比較兩組患兒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家長健康知識了解度評分、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健康知識評分情況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不僅可以縮短住院時間、降低醫療費用,提升患兒家屬對健康知識了解程度,同時還能大幅提升治療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建議在臨床上推廣使用該護理模式。
關鍵詞:小兒支氣管肺炎;常規護理模式;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滿意度
小兒支氣管肺炎是一種兒科常見感染性呼吸道疾病,醫學上又稱為小葉肺炎,常見于2歲以下嬰幼兒群體,主要集中在春冬季節,成為引發嬰幼兒住院的主要原因,嚴重威脅著患兒的身體健康,如不能給予及時治療,很有可能發展成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等疾病[1]。為了更好的改善患兒病情,提升臨床療效,減輕患兒痛苦,有必要對支氣管肺炎患兒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模式。為深入探究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優勢,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獲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我院2018年3~2019年2月之間收治的16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小兒肺炎相關的診斷標準[2],有發熱,有氣喘、咳嗽癥狀,肺部有喘鳴音與濕啰音,無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發癥,排除支氣管哮喘患兒。根據我科開展臨床護理路徑時間前后日期將收治的患兒分成兩組,開展臨床護理路徑前收治的患兒為對照組,開展臨床護理路徑后收治的患兒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80例,男性患兒48例,女性患兒32例,年齡最小為3月,最大為7歲,平均年齡為(3.25±3.56)歲,病程最短為1d,最長為11d,平均病程為(5.5±1.8)d;觀察組80例,男性患兒46例,女性患兒34例,年齡最小為1月,最大為8歲,平均年齡為(3.18±3.42)歲,病程最短為4d,最長為10d,平均病程為(5.4±1.7)d。兩組支氣管患兒各項基礎資料之間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針對支氣管肺炎對患兒家長進行宣教,根據患兒癥狀與體征實施基礎護理與指導,并結合治療措施給予配合護理。觀察組患兒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具體方法為:組織成立臨床護理路徑領導小組,明確其中各人員分工,由科室主任或護士長擔任組長,副組長由責任護士擔任,各小組成員均參與相關知識培訓。患兒入院第一天,協助患兒家長辦理相關手續,向患兒家長介紹醫院及科室環境、制度等內容,根據護理路徑表與患兒家長溝通,記錄患兒各項指標與病情,針對飲食等問題進行健康教育;患兒入院第二、三天,向患兒家長介紹疾病致病因素、治療手段與致病機理等內容,對患兒家長實施日常護理與相關教育,發放藥物并向患兒家長說明服藥方法與時間,明確相關注意事項;并教會患兒家長如何正確拍背、排痰,向患兒家長介紹有關知識,針對患兒身體各方面情況進行溝通;患兒入院第四至六天,檢查患兒恢復情況,評價患兒家屬對患兒疾病相關護理掌握情況并實施針對性的指導。入院第七天至出院,根據護理路徑表檢查患兒各項身體指標,明確其恢復情況、是否存在其他并發癥。此外,還要定期對患兒家長進行教育,教育內容包括藥物服用、飲食控制及作息安排等,在患兒出院時強調復查相關事宜,并叮囑其加強鍛煉。
1.3觀察指標
[3]統計兩組患兒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家長對健康知識了解評分、治療依從性,采用自擬調查表調查患兒及家長的護理滿意度,最高分是100分,滿意為90分以上,比較滿意在70~90分之間,70分以下為不滿意。(非常滿意+滿意)/總數×100%=總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支氣管肺炎患兒的有關數據均錄入excel,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分析過程中患兒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家長健康知識評分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珚x±s)描述,護理滿意度等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用百分數描述,P<0.05代表最終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健康知識評分對比
觀察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健康知識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均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詳情如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比較,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詳情如表2。
2.3兩組治療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患兒治療依從性為98.3%(59/60),與對照組81.7%(49/60)比較,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x2=9.259,P=0.002)。
3討論
支氣管肺炎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常發于幼兒群體,其發病原因在于細菌或病菌入侵機體引發感染,其常見癥狀為氣促、哮喘、咳嗽、食欲不振等,如不能及時治療,可引發心力衰竭、呼吸困難、神經系統受損等并發癥[4],嚴重影響患兒生活質量,甚至會對患兒生命健康造成威脅,所以必須加強對該病治療效果的關注和治療。為了有效治療支氣管肺炎,不僅要制定有效的治療措施,同時還要在患兒住院期間為其提供良好的護理服務,這對改善患兒身體素質、促進病情康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本研究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從患兒入院到出院均提供不同護理服務,入院第一天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并根據各小組成員分工情況制定表格,然后初步判定患兒病情,加強與患兒家長的溝通,加強醫患信任程度,并詳細講解支氣管肺炎相關知識,加深患兒家長對疾病的了解[6];患兒住院期間,根據臨床護理路徑表落實相關的護理措施,安撫好患兒家長的不良情緒,并明確告知其飲食禁忌,同時還要隨時關注患兒體溫變化,指導正確拍背技巧;出院前一天,為患兒家長詳細講解如何在家調理,明確在家護理的注意事項,并建議引導患兒適當鍛煉[7]。出院當天對患兒家長掌握健康知識的情況進行評估,為患兒家長發放健康教育知識書、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等,并叮囑患兒家長定期到醫院復查。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健康知識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明顯,P<0.05,同時觀察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均較明顯,P<0.05,臨床護理路徑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患兒家屬健康知識評分更高,住院時間更短,住院費用更低,同時治療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更高[8]。綜上,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治療的同時采取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可顯著減少患兒住院天數,降低醫療費用,提升患兒家長對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同時還能大幅度提升患兒治療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建議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廣泛推廣該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張倩.PDCA循環護理對支氣管肺炎患兒治療依從性、肺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淮海醫藥,2019,37(03):318-320.
[2]孫惠,廖燕芳,全曉陽,等.PDCA循環的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并發癥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9,9(09):101-103.
[3]彭間英,覃雪玲,梁錦芳.機械排痰和綜合護理模式在支氣管肺炎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13):243-245.
[4]暴雨,杜晶.基于量化評估策略下的個性護理對超聲電導透皮治療支氣管肺炎患者情緒及肺功能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9,43(04):643-645.
[5]楊艷梅,黃偉強.家屬協同護理模式聯合健康教育對支氣管肺炎患兒依從性、康復進程及家屬滿意度的影響[J].哈爾濱醫藥,2019,39(02):176-177.
[6]劉智喻,盧雪芬,鄒志浩.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支氣管肺炎患兒肺功能、臨床療效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21):53-55.
[7]李曉莉,尚雯悅,趙青.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8,29(09):1149-1151.
[8]孫小紅,趙神秀,覃立剛.超聲波聯合藥物經皮導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效果觀察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5):80-81.
作者:何彩虹 單位:清遠市清城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