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教育在肺炎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針對呼吸機輔助通氣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方法樣本數據資料為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40呼吸機輔助治療患者,借助盲選法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人數各20例,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實施強化護理教育,分析指標: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率。結果觀察組在機械輔助通氣過程中使用強化護理教育各項措施,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率顯著降低,P<0.05。結論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過程中使用強化護理教育,對護理人員進行知識的普及,提升對患者的護理質量,感染概率顯著降低,護理質量良好。
【關鍵詞】強化護理教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防;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樣本數據資料為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40呼吸機輔助治療患者,借助盲選法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人數各2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1:89,年齡最小23歲,最大71歲,中位年齡在(47.00±0.85)歲;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3:7,年齡最小21歲,最大72歲,中位年齡在(46.50±0.80)歲。分析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在患者機械通氣期間關注身體內的血壓、心率、血氧變化情況,定時進行體溫測量,便于及時發現感染。觀察組增加強化護理教育,措施如下:對于護理人員的各項強化措施,可借助課堂教學與實踐進行結合的方式,使用多媒體將教學的內容進行演示,可將真實案例作為教學內容,提升臨床經驗,如條件允許帶領護理人員進入至病房進行實際練習,提升教學的有效性;知識普及的內容包括如何排除痰液、體位護理、呼吸道護理等,將日常的護理工作進行規范化的指導,按照護理人員的接受程度,對一些重點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加強與鞏固,并在臨床應用中及時的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在結束培訓之后,進行定期的考核,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訓開展可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由一名資歷較高的護理人員與護理資歷較低的護理人員組成培訓小組,通過資源的互補,高資歷護理人員起到帶頭作用,提升整體的培訓質量。護理人員在培訓結束后,按照教學的規范化要求對各項護理環境進行改善,重視重癥監控室的病菌控制,及時進行消毒處理,并定期通風,對感染進行預防;重視患者的口腔護理,可采用8h/次的頻率使用口腔護理液或者生理鹽水對口腔進行消毒清理,防止口腔內的病菌經呼吸道進入肺部;在呼吸機使用中,及時對管路、過濾器以及吸痰管進行消毒,并進行滅菌;長久使用仰臥位感染的概率進一步增加,造成胃部食物反流,因此需要及時調整體位,預防感染[2]。
1.3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率。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表示,P檢驗,P<0.05。
2結果
觀察組在機械輔助通氣過程中使用強化護理教育各項措施,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率顯著降低,P<0.05。
3討論
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進行研究發現,該病引發的原因與預防措施執行率不足存在一定聯系,護理人員未充分的認識到疾病的危害性,并且在護理中各項流程規范化不足,造成臨床發病率較高。文中數據可見,觀察組在機械輔助通氣過程中使用強化護理教育各項措施,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率顯著降低,P<0.05。原因分析:通過科學規范化的培訓流程,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防措施進行規范化的梳理,采用科學的培訓流程,護理人員對于知識的接受度較高,可提升護理人員各項工作的規范性,對護理過程進行優化[3];在經過培訓之后,增加了適宜的環境護理、呼吸道護理等,對引發疾病的原因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改進,患者的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可提升整體的護理質量,提升患者的恢復質量[4]。綜上分析,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過程中使用強化護理教育,對護理人員進行知識的普及,提升對患者的護理質量,感染概率顯著降低,護理質量良好。
參考文獻
[1]周紀妹.強化護理教育在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作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8):193-194.
[2]徐世惠.強化護理教育在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07):252-253.
[3]施曉偉,王海金.強化護理教育管理在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02):183-185.
作者:張娜娜 牛會芳 李慧 單位:鄭州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