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之義,更是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本文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分析我國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理論與實踐情況,結合山西省長治市“五道五治”專項整治行動,探究環境治理的基本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優化治理路徑,加強環境保護,進一步提高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水平,推動形成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五道五治;生態環境治理
一、鄉村振興戰略與生態環境治理
(一)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支撐點[4],農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就是良好生態環境,人們必須尊重、順應、保護自然。破壞農村生態環境不僅影響農民身心健康、制約農村經濟發展,而且會影響國家的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社會良性運行。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是現實所急所需、農民所思所盼,是生態好轉引領鄉村振興的重要使命[5]。
(二)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志。
鄉村振興及環境治理關鍵在生態宜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生態宜居農村[6],核心是貫徹黨的提出的“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總方針,那么“生態宜居”的內涵及要求是什么,又該如何發展呢?“生態宜居”不是強調單一化的“村容整潔”,而是對鄉村低碳經濟發展方式的探索,其內核是倡導綠色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第一,要統籌規劃,統一部署、系統治理,將山水林田湖草視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整體修復;第二,突出重點,加快補齊短板,農村的突出環境問題要加強治理,開展綠色農業行動;第三,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推動其市場化多元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第四,發揮多重效益,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將鄉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生態經濟的優勢。讓農村既呈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顏值”,又實現“金山銀山”的價值。
二、長治市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與原因分析
(一)長治市農村生態環境污染現狀。
長治市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種類多、開采量大,煤、鐵儲量居全國前列,素稱“煤鐵之鄉”。礦產資源帶來了一定的經濟紅利和能源支持,但其生態惡化后果也嚴重制約著地區可持續發展,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1.農村面源污染嚴重,防治意識薄弱。農村面源污染是指農藥重金屬、農村禽畜糞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化肥等通過農田地表徑流、農田排水和地下滲漏對環境造成的污染[7]。農村經濟落后、環保設施不健全、生活垃圾處理困難,來源分散且處理成本較高,垃圾長期堆放易滋生細菌,污染大氣和地下水源,使得農村面源污染更加嚴重,面源污染的歷史累積短期內無法好轉,已經污染的區域還將進一步加劇。2.農村工業污染突出,形勢日益嚴峻。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農村地區廢氣、廢水及各種工業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也隨之增加。長期高強度煤炭開采使大量土地塌陷,沉陷區連片;煤塵飛揚,有害氣體在空中彌漫;地下水破壞、飲用水供應不足;生態惡化、資源枯竭,面臨著嚴峻的現實挑戰和殘酷的礦區生態修復危機。
(二)長治市農村生態環境污染成因。
1.自然原因。長治市地處黃土高原東南部,水土流失嚴重,植被遭到破壞,加之干旱、少雨、多風,土地荒漠化逐年擴大,生態環境失衡。多年來連續排放的工業“三廢”加劇了空氣、水體、土地污染,影響農作物生長,糧食大大減產,使本已脆弱的生態雪上加霜。2.人為原因。不合理的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加劇生態環境污染?!堕L治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煤產量1.1億噸,增長3.4%;發電量287.1億千瓦時,增長5.1%;焦炭產量1329.9萬噸[8]。工業布局不均,產品結構單一,工業污染不斷向農村擴散。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各相關政府部門對生態脆弱性認識不足,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和配套措施,使得生態環境治理困難重重。農民環保意識薄弱,受自身生活環境與傳統觀念影響,盲目種植農產品,只注重產量而忽視質量,大量濫用農藥、化肥,也是農村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的原因之一。
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長治市農村環境污染治理
(一)“五道五治”專項整治行動。
“五道五治”是指在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沿線開展治違、治亂、治污、治路、治理行動,是長治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年底以來在全市境內46條國、省道,3455條縣、鄉、村道,為解決道路環境問題、加強道路環境治理而開展的一場專項整治大行動[9]。長治市是晉煤外運主干線之一,國道、省道輻射廣、沿線長,道路周圍布滿煤渣、塵土和地膜以及建筑垃圾、秸稈焚燒、廢品堆放,甚至違章建筑和無證經營的破爛廠房,其“臟、亂、差”危害程度之深、影響之廣,無不令人膽戰心驚,環境問題迫在眉睫,嚴峻形勢倒逼生態治理[10]。近一年的集中治理,共騰退土地2.26萬畝,道路環境明顯改善,該環境整治行動成效顯著。
(二)以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助推鄉村振興的路徑選擇。
從“五道五治”生態治理實踐來看,鄉村振興是一個綜合大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以黨的報告為思想統領,立足新時代生態宜居鄉村建設的總要求,科學設計、系統規劃、協同推進,促進城鄉聯動、服務共享、社會共治,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新格局。1.界定問題,治理核心問題。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迫切而艱巨的任務,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治理過程中出現的突出問題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和難點,要充分結合不同地區發展實際情況,準確界定生態治理的核心問題,優先考慮生態文明建設,以此為著力點推動鄉村振興。2.明確主體,強化主體責任。落實農村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加大懲治力度。加強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建立完善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共建機制,在推進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充分發揮輿論工具動員力,引導干群互動、充分發揚民主、凝聚建設合力,使農業生態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好轉。3.強調務實,嚴格執行任務。從地區實際出發,加強執行隊伍建設,開展高效嚴格的治理工作。在“五道五治”行動中,主要采取市委市政府“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和“雙督查”工作機制,并建立獎優罰劣激勵機制,對不作為、慢作為的執行人員追責問責,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4.提高意識,主動自覺參與。農民是農村環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環境保護的參與者、受益者,更是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要充分發揮農民的枳極性和創造性,使其汄識到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增強其對破壞生態壞境行為的自我約朿,自覺積極參與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促進鄉村振興。
四、結語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視察山西時指出:“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要切實解決,鄉村清潔工程要扎實推進,提升村容村貌,為廣大農民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山西長治“五道五治”行動就是以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的生動實踐,由于地區情況各有差異,本文提出的生態環境治理建議僅適用于部分地區,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推動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既要界定問題、明確主體、嚴格執行、主動參與,也需從政策、制度、法律、資金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才能形成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黨的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J].農民致富之友,2018,5:1
[3]鄉村振興戰略,謀劃中國農村巨變藍圖———2018中央一號文件專題報道[J].中國合作經濟,2018,2:16
[4]付勤.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N].湖北日報,2018-8-22(4)
作者:姚棵林 許才明 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