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市河道水環境治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中的自然環境在不斷減少,怎樣開發出新的生態景觀空間也就成了城市建設中越來越重要的工作。城市建設中的河道水環境治理與景觀設計也就成了城市規劃設計的新任務。論文以宜昌沙河綜合開發項目為例,詳細探討了城市河道水環境治理問題與景觀設計的措施,給相關工程提供借鑒。
【關鍵詞】城市;河道水環境;治理;景觀設計;探究
1項目概況
沙河位于宜昌城市中心區西北部,位于葛洲壩上游,緊鄰郵輪母港、三峽大學,與平湖半島TBD隔江相望,到宜昌市政府距離僅5km,是宜昌中心城區不可多得的山水自然資源,是西陵區承接夷陵區城市與經濟發展的重要紐帶。
2當前城市河道水環境治理中的問題
制度建設不夠完善,有很多城市的管水制度不是很完善,并且缺乏完善、系統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導致在進行城市河道水環境管理工作時,沒有相應的章法來遵循。所以,從這一方面來看,相關的部門一定要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和政策措施。
3城市河道水環境治理的措施
城市河道水環境治理的措施包括以下2方面:1)要加強對河道科學發展規劃的建設工作。在此過程中,要遵循合理開發、持續利用原則,對河道水環境進行科學的治理。只有保護好水環境的生態平衡,水資源才能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所以,各相關部門要盡快構建出相應的水資源開發系統、節水系統、河道監管系統等先進城市配套設施,工作人員應加強對城市各河道的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明確河道規劃建設的根本任務與最終目標。本項目總體執行方案為在“水清、水滿、水生態、成景觀”作為沙河流域水體治理基本戰略的基礎上,統籌環境污染控制、河道綜合整治、河流生態建設,以水環境容量恢復和提高為核心,按照“截污、清淤、提標、治污、補水、修復”作為流域綜合治理的思路進行規劃并制定提升沙河水體水質的綜合治理方案。2)要加強城市河道建設工作的管理力度,及時進行水系統的排污排障,建設堤壩。并加強對水資源的治理,要求企業在排污口設置相關的水治理措施,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其進行檢查。對其中難以達標的企業要加強管理的力度,對私自排放污水的企業要加大處罰的力度,并責令停止排放污水。3)要對河道的生態環境做好修復工作。
4城市河道景觀設計
做好河道駁岸的虛實處理工作。一般情況下,做好城市河道駁岸的景觀設計,需要從實景和虛景2個方面著手進行。實景就是要通過一定的硬性景觀將河道的景觀表現出來,比如,園林建筑、富有創意的空間景觀等,其能夠表現出河道景觀的功能性和尺度性。本項目新建約6000m的親水步道及景觀綠道,擬建臥床式液壓翻板閘式的溢流壩2座。駁岸工程新建及加固護岸結構長7686m,約6000m的親水步道及景觀綠道。溢流壩工程旨在不影響河道行洪排澇的基礎上,通過新修2座溢流壩控制上游水位、維持上游水域面積、美化景觀,開發沙河休閑、親水功能。本項目引水工程從運河選取2處取水點,對沙河上游進行補水,增強水體流動性[1]。城市河道植物景觀的營造是營造自然環境的重要方法。設計人員要注意植物景觀組團與開放空間綠地工作的設置、喬灌草與植物造型方面的配置等問題,要將細節與總體協調的搭配起來,將外來引進植物與本地植物緊密地結合起來,除此之外,還要將植物的多樣性體現出來,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綠,將科學與設計藝術相融合。本項目中所用到的生態修復的措施為,采用袖珍氧化塘、前置氧化溝、濕地系統(設計日處理水量為10000m3/d)以及由“增氧、水生動植物、透明度提升、底質改良”等綜合構建的水質深度提升區,運用這些技術手段構建水生態系統,實現水體自我修復和水質提升的能力。增氧:在沙河水面分別放置8臺1.5kW的涌浪機;底質改良:投放用于底泥活化的微生物菌種;透明度:投放食藻蟲捕食富營養化水體中的藻類、有機顆粒等,迅速提高水體透明度,改善水下光照條件;水生植物:根據水深情況分別種植四季常綠矮型苦草,小茨藻,馬來眼子菜,柳葉眼子菜;音樂噴泉:在較寬水域面布設了2處音樂噴泉,既起到爆氧的作用,同時也供周邊民眾觀賞游玩。河道周邊的綠化,要做到層次化和空間化,種植密度不宜過大,樹木種類要較為豐富些,不同的流域要有不同的景觀。通常會以高達的喬木作為背景,將亞喬木、灌木、草花及地被作為組團。水生植物和濕地植物要注重色彩的搭配,要體現出水體的美感。設計人員在設計城市河道道路景觀時,要堅持自然、淳樸的思想理念,做好將城區運輸道路與休閑道路分隔開,將河道周圍的道路與植物區域、小區公園等相融合在一起,設計出豐富多變的景觀區域,讓前來休閑放松的人們能夠享受到更加舒適的自然美。本項目市政道路改造措施為,新建8條市政道路,總里程約5km;新建5座景觀橋梁。智慧城市的改造,以路燈的線路和燈桿為載體,將傳統路燈燈頭更換成智慧節點。通過電力載波的方式來實現智慧節點的功能[2]。本項目還擬建3個大型公園以及濱河綠廊,將生態和景觀融入城市之中,發揮濱水空間的獨特魅力,塑造城市藝術生活水岸,增強人與空間的互動。整個景觀綠地面積達到約2.65×105m2,這些公園中設置了過濾帶、生物洼地、雨水花園等海綿城市措施。電力改遷:本項目中將現狀220kV和110kV入廊埋設于地下,改變了區域上空線網密布的現狀局面。
5項目的價值和展望
首先是環境整治,本項目作為湖北省第一個黑臭水體治理PPP項目,其生態意義重大,項目的實施可以實現所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而矗立在項目現場的標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政府對環境的根本要求。通過有效的河道治理,實現河的長治、長管、長效,最終達到水清、岸綠、景美、人宜居。
6結語
總之,城市河道是環境治理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對河道水環境的狀況進行改善,并從中認識到河道景觀的真正價值,把握好自然美與生態美之間的協調,設計出更加優美的城市河道景觀。
【參考文獻】
【1】李勇.數字管網技術在城市河道水環境治理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資訊,2018,16(3):115-116.
【2】張虎.城市河道景觀設計的相關探究[J].現代園藝,2017(16):105-106.
作者:梅方 單位: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