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環境治理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1環境監測的相關分類分析
1.1監視性環境監測
這種常規性的環境監測主要是監測影響環境的污染物的排放量。在通常情況下,對這些環境污染物排放量進行監測主要是通過長期、定點的監測方式,再利用相關環境監測高科技儀器設備對追蹤到的環境信息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比較,得到環境污染排放物的趨勢,以便在后期的環境治理下采取有效的措施。
1.2定點性環境監測
這種環境監測的方式主要是用于在污染事故發生的情況下,對該環境污染的區域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測,采取該種監測方式能夠有效定位污染源具體的位置。與此同時,當環境污染中發生有害物質的擴散等現象的時候,通過使用這種定點性的環境監測方式能夠對有害物質具體的擴散方向以及速度進行掌握,從而為后期環境污染區域的治理提供很好的基礎。
1.3研究性環境監測
這種環境的監測方式主要應用于科研方面,為相關的環境課題研究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據,因此在進行研究性環境監測的過程中,其標準和要求都是比較嚴格的,從而保證后期的環境治理能夠正常的進行。
1推行城市水環境治理市場機制
為使保護城市水環境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們應積極健全水環保稅收制度。其一,擴大征稅范圍,動員全社會成員共同承擔水環保責任,無論是企業還是居民,都應納入征稅范圍,把收費改成征稅,以有效限制企業、居民浪費水資源。其二,城市水環保稅收標準需要改善,針對企業及個人消耗水資源的實際情況進行區別對待,一旦發生破壞水環境的行為就提高稅收標準。其三,完善相關水環境污染稅費政策。一直以來,城市環保部門的工作難點就是征收稅費,應真正落實污染罰單,跟法律部門協商進行強制征收,以有效約束企業及居民的污染行為。另外,城市不僅要重視經濟發展,還需加強調整其產業結構,努力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技術含量等,鼓勵企業啟用綠色環保設備,努力降低企業對城市水環境造成的污染。
2科學治理城市水環境
2.1嚴格控制污染源
河流、湖泊等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就是城市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等。所以,城市有效治理水環境的先決條件是嚴格控制污染源。這不僅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及時完善法律法規,還需要城市的水務監管機構依法辦事,嚴格限制居民及企業的污染排放,嚴厲打擊違法的水體污染行為。同時,城市應加強建設處理污水的設施,擴大污水處理廠的規模,爭取將整個城區覆蓋,確保一切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經過有效的污水處理后才排放到河流、湖泊里,促使城市從根源處治理水環境污染問題。
2.2綜合整治水環境
城市水環境的治理不能只在城區進行,而應實施綜合整治,認真貫徹引、截、治、疏、保、管得六字方針,并以先城區后農村、先上游后下游、先重點后一般為綜合整治原則,始終堅持引疏結合、截污先行、治保并重、多管齊下,有效實施城市水環境的綜合治理措施。當然,水環境的綜合整治需要各部門協調合作,重點推進建設城市截污管網及污水處理廠等,確保企業工業廢水的排放達到標準,爭取對城市水環境進行長效管護。
一、當前農村環境問題的現狀
當今農村,大家都知道有很多由于農村中青年外出務工造成的“空心村”。其實除了“空心村”,還有“爛心村”。在那些很少有人外出務工的東部沿海村子里,村中心有成片無人居住的老房子日益殘破,與外圍的新房區形成鮮明對照,被稱為“爛心村”。一方面是老舊房子空置卻占地面積巨大,另一方面是這些村子的宅基地指標很緊張,即出現了空置與緊缺相矛盾。[4]5-6為何不把老舊房屋翻新?一是有不少老舊房屋宅基面積偏小,原址建設新房面積太小;二是很多老舊房屋所臨的街道太窄,不方便農用車、汽車進出,結果導致“爛心村”環境不佳。
二、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村環境問題分析
上述農村環境問題都是工業化進程中的問題,其出現源于工業化本身的兩大特點。
(一)工業化帶來的礦物能源對有機能源的替代
工業化以前,我國農業長期面臨著燃料、肥料緊張的問題,那時,燃料、肥料的來源都是秸稈、人畜糞便等有機物,而工業化過程中煤炭、石油等礦物的開采和提煉加工,解決了我國農業長期燃料、肥料緊張的問題,這是歷史性的巨大進步。但是,這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就是以前作為燃料、肥料來源的秸稈、禽畜糞便成為廢棄物而對環境造成了污染。
(二)工業化擴大再生產帶來的生活改善
一、污染來源分析
隨著城鎮規模的擴大、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面源污染的比重增大,上海市水環境治理仍然面臨嚴峻的挑戰。目前影響上海市河道水環境質量的污染源主要來自以下4個方面。一是上游來水。根據計算分析,全市省際邊界流域來水中CODCr和NH3-N污染物通量分別為27.55萬t/a和1.96萬t/a,而全市太湖流域CODCr和NH3-N的入河量分別為29.52萬t/a和2.38萬t/a,兩者基本相當。二是直排水體污染源。2013年,全市城鎮污水產生量為635.05萬m3/d,城鎮污水處理率為87.7%,每天仍有約78.3萬m3的城鎮污水直接排入水體(12.3%)。通過實施建成區直排污染源截污納管攻堅戰,將截除7724個污染源38.39萬m3/d的污水,約占現存污水量的一半。同時,郊區現有非保留工業區企業約12000家,農村分散小企業約15000家,很多屬于小作坊生產,混雜在各個角落,加上數量眾多的畜禽場、垃圾臨時堆場以及農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均對河道水質有較大影響。從全市入河污染源構成來看,全市污染源CODCr和NH3-N入河量分別為41.22萬t/a和4.73萬t/a,點源CODCr和NH3-N負荷量占總量的比例分別為46.18%和65.14%,點源和面源的污染負荷基本相當。三是雨水泵站放江。根據對全市雨污混接情況的判斷,全市雨污混接量在20%左右。根據徐匯田林地區漕河涇排水系統雨污混接調查,其混接量為35%,其中14個主要混接點占全部混接點數量的5%,混接量可占全部混接量的71%。另據松江區水務局開展的雨水泵站截流工程設計分析,旱天截流量約占小區污水的1/3。雖然漕河涇地區因新港箱涵的影響導致混接量偏大,但從現狀分析,全市目前的污水混接量比原來預計的還要大。2013年,中心城區泵站全年放江量為37225.12萬m3(102萬m3/d),其中旱流放江量為6169.25萬m3(17萬m3/d)。另外,四大污水處理廠尚有約40萬m3/d的雨天溢流量。經初步估算,全市放江的污水量約占全市污水量的1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向長江排放。四是面源污染。根據上海市水資源保護規劃分析,全市面源污染以地表徑流污染最為嚴重,其中COD地表徑流貢獻率最高,達到40%;其他還有農業面源、水產養殖等污染源。綜上分析,上海市水環境污染狀況的基本格局是:
①上游來水和本地污染負荷基本相當,點源負荷和面源負荷基本相當,未納管的直排污染源和泵站放江的污染負荷基本相當。
②中心城區雨水泵站放江是目前中心城區河道水質不穩定的主要因素(占中心城區入河污水量的60%,且為短時高強度排放),禽畜污染、雨污混接、分散企業和面源污染是郊區河道水質不佳的主要影響因素。
③河道的階段性黑臭、城鄉接合部的河道臟亂、突發性的河道污染等成為多渠道社會投訴的主要焦點(2013年上海市水務局共接到1186例涉河問題投訴,其中涉及水質污染的827例)。
④全市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2013年)為30%,其中太湖流域為15.6%。扣除上游來水影響后全市為43.3%,其中太湖流域為33.3%。與國家要求的2015年53%的水功能區達標率相距甚遠。
二、治理思路和對策
一、地質環境質量評價及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的防治
(一)地質環境質量評價
1.地質環境質量標準
確定地質環境質量的標準是地質環境惡性功能的易發程度和良性功能的易開發程度兩個方面。結合勘查區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因素,這些因素是潛水位埋深、富水性、煤層埋深、植被覆蓋率、沙漠化土地類型、水土流失強度和水質,劃分為地質環境質量良好區、較好區、中等區、較差區四個等級。
2.地質環境質量結果
該區內,上部主采4-1煤層埋深211.58m-589.20m之間,以良好型為主;潛水位埋深惡化型為主,富水性以惡化型為主;植被覆蓋率25%~70%,以較好~良好為主;水質一般較好;土地沙漠化類型及水土流失強度以中等-較好為主,因此,評價區地質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的結果總體以中等至較好類型為主。
(二)主要環境地質問題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