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空間設計創新與應用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對學習、工作、生活空間也有了更高的標準和追求。從前的基本功能已無法滿足人們對于生產生活環境舒適化、個性化的追求。生態、環保、降能、低碳等前沿理念的提出,讓人們在維護自然環境的同時,對社會環境的環境空間設計有了更深層次的要求,生活環境、工作環境、自然環境缺一不可。人類對生存環境的安全、健康問題愈發重視,創新型的環境空間設計,面臨機遇與挑戰。明確設計創新的發展概況、創新思路、創新維度,提出環境空間設計的創新應用與實踐的具體方法,對當前環境空間設計的行業發展與創新設計助益良多。
關鍵詞:環境空間設計;發展概況;材料;應用及實踐
1環境空間設計的概念
1.1環境空間的概念
環境空間設計作為藝術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對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開展規劃、設計的應用型學科。“環境”在不同角度、不同學科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解釋。(1)環境的概念。生物領域的“環境”指圍繞和影響生物周邊的一切外在狀態。生態領域的“環境”指有機體存活應該具備的各類外部條件的總和。地理領域的“環境”是構成地域要素的自然環境的總稱。物理領域的“環境”指物體在運動時所經過的物質空間。設計領域的“環境”指人類在現代生活中所處的各種空間場所,這種場所由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組合形成,是人類實現生產、生活互相作用的物理空間,是以人為核心的人類生存環境。(2)空間的概念。“空間”一詞從字面意思,可理解為地球環境的一部分,可劃分為絕對空間和相對空間。廣泛意義的“空間”指地球表面的空域及“宇宙空間”。狹窄意義的“空間”是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中物體間的空域、間隔。(3)環境空間的概念。空間的形態需借助實體要素才能顯現和存在,環境空間涵蓋了人們生活中所處的各類室內外環境和空間。其設計需要借助室內外環境才來體現,從而為人類創造舒適的生存、生活空間,既滿足需求,又能帶來身心愉悅的感受,是一種有意識的、有目的的自主行為。
1.2環境空間設計
環境空間設計是服務于室內外環境空間的藝術設計,可以簡稱為環境設計。綜合性強、極具多元化且復雜程度較高,常以許多關聯或相互作用的元素結合而成。是物質形態、意識形態、技術形態、藝術形態綜合作用的產物,彼此之間既獨立存在,又相互影響。環境空間設計根據作用不同,廣義上可以劃分為內部環境空間的設計和外部環境空間的設計,即室內設計和室外設計。其中,室內設計即對室內、家具、陳設進行空間組合設計,室外設計即對建筑、綠化、雕塑等要素進行空間組合設計。狹義上來講,環境空間設計通常指的是室內環境空間設計,即室內設計。文章對狹義上的環境空間設計的發展概況、發展趨勢及設計創新的維度、應用及具體實踐進行簡要分析,對當代環境空間設計的創新發展提供些許思路。
2環境空間設計的發展概況
2.1環境空間設計創新的發展背景
中國經濟發展飛速,為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人們對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有了明顯變化,對環境空間設計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融入空間、藝術、設計、文化、美學的綜合型設計,成為市場需求的主流。環境空間設計的內容包羅萬象,與其有關的設計創新隨之百花齊放,裝飾、文化、色彩、材料、工藝、技術等多個領域均有體現和涉及。環境空間藝術設計集合了當代藝術和設計,是環境空間設計的集成體系。環境藝術設計由室內環境設計和室外環境設計共同組成,看似由兩部分組成,實則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雕塑、園林、景觀等都在環境空間設計的范疇之內。
2.2環境空間設計的既有問題
20世紀80年代的環境藝術設計,人們的視線聚焦于“現代設計”,進入21世紀中國環境空間設計的關注點在于是否應該一味地模仿西方的設計風格,將其照抄照搬于中國的環境空間設計中。忽略中華民族自身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設計元素和設計理念,可能會導致東施效顰。中國環境空間設計,隨著經濟和文化的快速發展,日漸顯現獨立化、個性化、專業化的設計風格,不再執著于復制西方,向著多元而不脫離于自身文化的趨勢蓬勃發展。
2.3環境空間設計現階段的發展趨勢
當前,環境空間設計在可持續發展和注重生態環境的發展視域下,在居家環境、生活品質、藝術氣息和區域特點等方面尤其凸顯,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反映在下列方面。(1)重視“以人為本”,凸顯人性化。追求品質生活的當下,環境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尤為重要,環境與人的行為互相影響。如何使室內設計與環境構建科學、合理的結合在一起,既尊重環境和發展的內在規律,又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理念,勢必成為未來環境空間設計的發展趨勢之一。(2)重視可持續發展,關注自然和生態。基于環境藝術設計打破“人類中心理論”的根本內涵,深刻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充分理解“人是自然的組成部分”。在綜合考慮自然和生態的前提下,完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空間設計。設計創新是環境空間設計加強生命力的重要途徑,其創新發展與應用當中必須圍繞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發點。(3)重視科技運用,開啟智慧生活。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新也極大地影響環境藝術設計的實現方式。拋開理念創新、文化融合、材料創新等常用的創新角度,加入科技,使環境空間設計為人類提供智能化、自動化的生活方式提供技術支撐,使環境空間設計的表現力和吸引力更加可視化。(4)重視傳統文化,融合發展。環境空間藝術設計是當代生活中人們關注度極高的一個方面。全球文化交流廣泛的背景之下,注重傳統文化的融合發展,實現東西方文化間的藝術交流,是環境藝術設計創新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傳統文化是環境空間設計發展的力量源泉,是環境空間設計實現創新設計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之一。環境空間設計的創新應扎根于中國傳統文化這塊肥沃土壤之中,在其浸潤之下擁有更加旺盛的設計創新力,為提升環境空間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靈感。傳統文化的獨特價值及特色民族文化,能夠為設計創新、融合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從而擁有更深刻的思想深度和感染力。
3環境空間設計中的創新維度
3.1空間利用的設計創新
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使現代化環境空間設計所涉獵的領域越來越多,越來越廣。人們對環境空間質量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在環境空間功能的創新設計上,因文化層次、愛好、職業、閱歷的不同,設計需求也不盡相同。環境空間的設計師工作需綜合考慮各方因素,開展科學合理的創新設計。最大程度提升空間的使用功效,設計出的空間和諧、實用。優秀的環境空間設計是室內設計的重要基礎,前期的空間處理會對后期的材料、展示效果、家具的擺放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當前環境空間設計中,空間利用被廣泛重視,無論是室內空間設計,還是室外空間設計,人們對它的要求都在逐步提升。在滿足生活需求,完善生活設施的同時,最大限度利用空間是室內設計應該重視和關注的問題。在環境空間的設計中應避開傳統的審美框架,運用創新的設計思維賦予空間新的特性。此前在國外知名的米蘭展覽館,緩坡方案被應用,這種創新型的設計帶來極強的空間變換感,脫離傳統設計理念束縛的同時,給人們一種強力的視覺沖擊力。諸如此類的空間設計有很多,越來越多的空間設計創新被運用到人們的生活和娛樂中。
3.2設計創新要做到科學、藝術協調一致
20世紀60年代各國出現大批反對摩登主義建筑思想的設計師,同時極力倡導與之不一樣的設計理論。這種設計理念,運用的裝飾具有明顯象征性與隱喻性,能夠與外部空間完全融為一體,同時滿足外圍環境和面向民眾的多元需求。“移步換景”“借景”等傳統的外部空間設計理念,與之完全相符。強調人與自然的融合成趣,注重人類生活空間和外部環境空間的互動。其實,歐美反摩登主義的環境空間設計理念和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傳統設計理念,其本質都是科學與藝術的統一,空間環境的創新設計必須在此基礎上展開。創新設計過程中,對設計風格和投資數額都應認真研究,在此前提下進一步融入設計師的創新思維。拉美的設計風格火爆熱情;北美的裝飾風格簡單粗獷;中式設計典雅質樸,文化底蘊濃厚。不同地域的設計風格代表著不同文化的藝術之美。其設計內涵在構思、色彩、結構、裝飾等方方面面都應該作為思考的元素。優秀的設計師在創新設計時能將服務對象的設計需求和設想在潤色、美化后,實現科學與藝術的協調、美觀。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生態環境承受著巨大的破壞與污染,人類的生活環境也在進一步惡化。近年來的環境空間設計實踐中,回歸自然、崇尚自然成為一種新市場,人們重視環境變化,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顯著增強。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方式被世界多國贊賞借鑒,環境空間設計也應創造性地融入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由此產生的綠色式建筑與生態式建筑成為環境空間設計的新的發展趨勢。環境空間藝術的設計創新要提高生態環保意識,環境藝術創新設計需做到科學與藝術相結合。
3.3文化運用的設計創新
在當代生活中,環境空間藝術設計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在全球文化交流廣泛的背景之下,注重傳統文化的融合發展,實現東西方文化間的藝術高度融合,是環境藝術設計創新發展中關鍵一環。傳統文化是設計創新發展發展的源泉,是我國環境空間設計實現創新設計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之一。將環境空間設計的創新設計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這塊豐沃土地上,設計創新之花才會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為提升環境空間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靈感。中華民族文化能夠為設計創新、融合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3.4色彩運用的設計創新
相關科學研究表明,科學合理的搭配室內顏色,能夠緩解人們的不良情緒,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有益于空間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在環境空間設計的色彩運用中,要在保證協調的前提下,利用色彩的特性,通過不斷調整配色,產生視覺改變的效果。合理的背景色彩,將目光引向需要層次鮮明、突出主題。3.5光影運用的設計創新我國的住宅和其他室內建筑都講究“坐北朝南”,這一傳統做法的基本依據是光影相互作用。我國大部分地區屬于季風氣候,建筑朝南夏季可避開陽光直射,冬季又能避開西北寒風,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照明燈具是室內光效的主要承載者,變化燈具使自然光與人工照明的配合,形成特有的光影效果。同時,不用場景對光影效果的需求不同,合理的應用光影效果能夠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3.6新型材料的創新運用
新型材料的出現帶來了新的環境空間設計理念,合理利用新型材料可以使環境空間設計趨于多元化,在保證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又達到了一定的藝術審美標準,將新型材料注入文化因子是室內設計實現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思路。3.7生態設計的創新運用(1)環保型的施工材料。傳統的施工材料通知含有大量的化學制劑,裝飾完成后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通風。而環保裝飾材料化學制劑含量較少,減少了對空氣以及人的身體健康的危害;另一方面,環保型裝飾材料通常可通過降解來實現二次利用。在實際的材料選擇上,應選擇無毒、無刺激、對環境無污染的環保材料。(2)誘導技術的創新運用。誘導技術能把自然環境完美地帶到室內空間設計中,將自然光引入室內不僅可以降低電能消耗,而且創新的應用了新興科技手段來實現室內設計美感的升華。(3)植物綠化的創新應用。綠植能夠有效地清除和吸附對人體有害的污染物,增加室內美觀效果,同時還能夠凈化室內的空氣,增添空間的自然美感。綠化是當今環境空間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創新思路。在防水系統升級的支撐下,室內的綠化設計突破了技術上的瓶頸。通風良好的窗臺、臥室、客廳都能夠種植或擺放,對危害人類健康主要裝修殘留物——甲醛的清理,將蘆薈、綠蘿等綠植能夠有效地清除和吸附,增加室內環境美感的同時還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人體健康的損害。(4)節能技術的創新應用。近年來,節能理念也逐漸受到了環境空間設計創新者的追求與熱捧。新近面世的吸熱玻璃、熱反射玻璃、調光玻璃,通過與保溫墻體的有機結合,保溫與采光同時滿足,節約了大量的能源,實現了節能技術在環境空間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4結束語
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室內空間設計的要求精細化,環境空間設計挑戰與機遇并存。創新是第一生產動力,設計創新是環境空間設計應對的機遇與挑戰重要方式之一。對材料、色彩、空間、光效、文化等多維度的創新設計,對于提升人們對環境空間設計的實際需求具有重大意義。在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同時,環境空間設計的創新與應用,不能脫離科學、環保、節能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參考文獻:
[1]吳宗敏.探討環境空間藝術的設計與策劃[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05):68-70.
[2]路群.關于室內設計創新的分析[J].裝飾裝修天地,2017(12):159.
[3]李星.淺談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與發展[J].科技風,2016(12):179.
作者:王涵 單位:黑龍江東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