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住宅區環境藝術設計策略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住宅區環境是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生存與發展的基本空間。如今,住宅區環境應當從物質、審美以及精神三個層面進行藝術設計,緊扣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的主題,創造宜居美麗的居住環境。項目具有古典園林特點,其以“現代、時尚、自然”為設計主題,堅持“自然與藝術融合”的原則,以古典園林造景為設計手法,通過置石、理水等元素的運用,將景觀與建筑融為一體,使人充分感受園林藝術之美。具體而言,以傳統中軸對稱形式為空間布局,運用亭榭、假山、流水等元素,利用弧線優美的道路、井然有序的植物景觀,形成了以水景為主、以園路為紐帶的景觀主軸線,既做到了空間層次分明,同時也將景觀有層次、有節奏地展開,形成了多樣化的景觀。
廣場景觀“懷古”但不“復古”,設計充分考慮居民文化需求,以當地文化作為設計鋪墊,加強了“景觀敘事”的功能,通過延續歷史文化與地域文化,提高住宅區環境的“宏大感”與“標識性”。以傳統藝術元素為載體,采用了象征式的手法,將地域文化記憶運用于景觀設計之中,不但引用窗格、石椅、磚墻等傳統文化元素,同時也將地域建筑文化與廣場景觀相結合,并結合現代藝術設計手法,打造出具有設計感的藝術造型,為居民提供優美的文化交流空間,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住宅區環境。
中心景觀融合了現代建筑與自然元素,設計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并結合形、香、韻等景觀元素,營造怡人的生態住區空間。以自然山水和豐富植被為主,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創造多種親水空間與綠意空間,在遠山與綠蔭的環繞下,中心景觀創造出具有生命力的綠意空間,讓居民有林可賞,有水可親,讓生活壓力與壞情緒得以釋放,從而為居民提供優雅閑適的生活體驗。項目結合地形組織空間,充分利用水、植物、建筑等元素,突出人性化的交往空間。采用組團式布局,將住宅區環境分為住宅區、休閑觀景平臺、迎賓廣場、特色水景等不同空間區域。
設置人們游憩穿越交通路線,以營造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小區以兩條景觀軸貫穿其中,一條水體景觀軸,一條中心花園景觀軸,建筑沿四周布置,以植物與水體造景為主體,營造出形態豐富的景觀序列,并利用不同景觀將住宅區不同區域聯系起來,形成緊湊的組織結構。花園區設計引入健康生活的理念,通過將歐式建筑與新中式園林相結合,打造出生態化的綠意空間,結合園林空間,改善城市小氣候環境,讓居住者在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住宅區環境中休憩與娛樂。在植物配置上,主要選擇當地特有的植物種類,局部結合石材和鋼材,以獲得居民的認同和歸屬感,同時也種植了不同色系的植物與花卉,輔以地被植物覆蓋地面,打造“花園式”的生活環境。休息區設計融入了大量自然元素,以植物為主要景觀,中心區域由具有傳統鋪裝圖案構成的寬敞廣場空間構成,而邊緣區域則設置植物景觀空間與休憩空間,一側擺放長形木凳,其余幾側由植物景觀小品構成,使環境更加別致舒適。
作者:江雪梅 李玉蘭 單位:成都藝術職業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