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CAD課程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遠古舊石器時代,人類已學會利用精美、細致的石器,用于裝飾居住的環境。而奴隸制時代的貴族們,已然將多樣化的裝飾品與日用品放置于室內外,從而提高了居室居住的美觀性與便捷性。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設計性與工程性的特點十分突出,因而在教學過程中需增強學生的應用性機能。環境藝術設計是設計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Autocad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設計表達能力、工程實踐能以及創新能力等。AutoCAD教學中,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聯系密切,實踐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AutoCAD;教學改革
進入21世紀,居室已不僅僅是遮風避雨的棲身之所,在滿足了舒適、便利的居住功能之外,更加傾向于個性的彰顯與審美感受。環境藝術設計由此產生,并圍繞“人”為中心,促使室內環境與居住者的個人習慣、偏好等和諧統一。所謂的環境藝術設計,指的是依據建筑結構特點,在滿足人們居住功能需求和美觀感受的目的之下,對室內、外空間進行科學地改造和裝飾。環境藝術設計,依據建筑物職能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家用環境藝術設計、公共建筑環境藝術設計兩大部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設計,作為設計師,均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室內的空間布局和面積大小;其次,用戶對室內色彩的偏好;再次,裝飾材料質量和類型的選取;最后,室內用品的選擇和放置。近些年來,人性化設計理念成為設計領域的潮流,而人性化設計指的是在環境藝術設計進行過程中,設計師需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除了結合建筑本身結構之外,還要充分把握居住者的愛好、習慣、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從而設計出安全環保、布局合理、材料優質的室內外環境。
1環境藝術設計專業AutoCAD課程教學改革方向
1.1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安全性原則
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安全與設計往往存在沖突與矛盾之處,而這是工作實踐中不可避免的情況之一。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1]在具體工作中,哪些因素威脅到住宅的安全性?其一,室內結構。人性化環境藝術設計,如室內的空間挖掘、結構設置、功能效應等方面強調與住宅結構、主體之間不可調和,絕不能舍本逐末,最終導致住宅存有安全隱患。近些年來,因室內裝修而發生房屋倒塌、變形,最終釀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消極事件日益增多,且室內裝修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呈現逐年增高的態勢。為此,作為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人員,應提高警惕,設身處地為居住者考慮,保障設計的安全性。在我國城市化進程大潮中,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不斷增多。城市內人多地少,高層樓房數量眾多,鱗次櫛比。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一戶住宅對室內結構如墻體、支梁進行更改,將影響到整棟樓房的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二,重復裝修。客觀而言,任何環境藝術設計均存在缺陷和不足,而居住者在住宅內生活一段時間后,往往會因為審美疲勞,或者是對室內功能、布局等方面的不滿意,從而再次進行裝修。在住宅的第二次環境藝術設計中,對之前的設計工作已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信息對接。這種情況下,設計工作者對住宅的情況,尤其是在安全隱患方面難以做到全面而細致的掌控,此時的環境藝術設計將極大增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率。[2]室內裝修需謹慎,應一步到位,盡量避免重復裝修。其三,材料選取。室內裝修,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各種裝飾材料“堆砌”于室內的過程。裝修離不開材料,環境藝術設計時對材料的選擇也是重點之一。市面上出現的裝修材料,種類繁多,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但是,裝修材料在質量方面良莠不齊,尤其是污染嚴重的材料,如不合格的板材中含有大量的笨、甲醛等,這對居住者的身體健康危害尤甚。為此,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要把好材料關口,將裝修的污染降到最低,從源頭上確保環境藝術設計的安全性。
1.2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綠色理念
首先,合理布局。視覺感官,也即環境藝術設計的美觀性,固然是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然而,片面追求視覺享受,而忽略了空間環境的功能性、生態性,可謂得不償失。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人們出現審美疲勞,或室內美觀功效減退時,其不實用、不方便、不科學的弊端逐步暴露出來。筆者認為,作為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人員,應遵循綠色設計理念,以空間的合理布局為前提。室內環境的功能性、生態性,貫穿建筑使用者的生產、生活,陪伴人們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室內環境的功能性方面,應注重提高對空間資源的使用率。在不影響建筑安全、穩定的情況下,可適當調整室內環境的開放、閉合度,做到整潔有序,落落大方的布局。室內環境的生態性方面,需要設計工作人員高屋建瓴,將建筑周圍環境也納入到設計工作中。相對于公共環境而言,室內環境具有獨立性、隱蔽性,但室內環境不能也不應完全封閉。與之相反,室內環境應與外部環境有良好的交互關系。為此,在設計工作中,應盡量讓陽光代替燈光,讓窗戶取代空調,以提高室內環境的生態性。其次,綠色建材。在設計工作中,對材料的選擇需要十分慎重。一方面,從成本目標的角度而言,在選擇材料時需提高材料的性價比。材料應物美價廉,質量過關。[3]設計工作人員還需要準確計算出每種材料的使用量,包括運輸、搬運、使用時的耗損率等等。合理采購,滿足使用需求即可,避免材料浪費。另一方面,從環保節能的角度而言,選擇的材料一定要綠色環保,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眾所周知,室內施工所需的建材,如安全性和環保性不達標,對人體的健康損害十分巨大。有相關研究表明,甲醛、苯的有害物質,潛藏在眾多裝飾材料中,而這類有害物質要完全釋放,需要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在選擇材料時,不能只顧及室內施工的便捷性,還需要考量材料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施工過程中,應按照既定施工方案有序施工,在保障施工進度的同時,提高施工質量。施工過程中,材料堆放齊整。每道工序結束后,剩余材料應及時運出,避免材料的長期滯留而釋放出有害物質。
2環境藝術設計專業AutoCAD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2.1創新設計教學理念
創新設計教學理念,是提高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如何創新設計教學理念?首先,師與生。新時代教師,不是教學的主體,也不是教學的權威,而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我們以最佳狀態、最優模式組織學生學習;以最新案例、最好方法引導學生進步。因此,教師要注重轉變教學中師生關系。“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與學生關系融洽,學生喜歡教師,自然也喜歡教師的課程。其次,教與學。[4]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上往往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教師雖然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但學生的接受情況、學習熱情均不夠理想。因此,我們要轉變教與學之間的關系,不僅要完成好教學任務,還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選擇、設計適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
2.2空間思維能力訓練
AutoCAD課程教學的關鍵,即是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空間思維能力。眾所周知,AutoCAD課程學習,學生除了應具備嚴謹、認真的求學態度之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隨著學習過程的深入,學習內容的難度將會逐步增大,而其對空間思維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倘若缺乏空間思維能力,學習過程自然事倍功半,效率降低。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抑制,容易滋生出畏懼、厭倦等不良心理情緒。為此,教學伊始,教師就應重視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考察,應全面、深入、細致掌握學生的空間思維水平。[5]在了解學生空間思維能力之后,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手段加以訓練,以此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或者動手繪制軸測圖,或者選用掛圖開展教學工作。事實上,以上兩種方法相對浪費教學時間,而其教學效果也不夠顯著。筆者認為,應采用多媒體的“動畫演示”手段教學,格外加強“平面”—“空間”—“立體”—“視圖”之間的相互轉換。以形體分析法和線面分析法,訓練學生對三視圖的認識能力。
2.3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有法。就高職CAD教學而言,面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針對具體的教學主題,不同的教師,能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因地制宜地開展教學任務,或者靈活地掌控教學節奏。但歸根結底,實施先進的教學方法,應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開展。傳統的CAD教學,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在一堂CAD課上,教師過于側重對知識點的傳授,而至于學生的接收情況,教師則無暇顧及或者是難以覆蓋。在這樣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下,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對CAD知識的學習難免囫圇吞棗,不能做到有效地吸收及消化,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效率受挫,學習的積極性必然遭到很大程度的打擊。筆者認為,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實施先進的教學方法,應以案例教學法為切入點。[6]案例教學的好處,在于圍繞某一主題為中心,以具體的問題為載體。學生群體可以小組為單位,也可以以自主思考的形式對案例進行研究。一個CAD知識學習的案例,必然不是單一的存在,其中涉及到諸多的CAD知識點,因而對于案例的學習,即是對諸多CAD知識的靈活運用和復習,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融會貫通,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3結語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明確教學的主體關系。教學過程中,從教學目的的設定,到每一次課程的進行,教師都應圍繞學生為中心。而對于學生的考核,則可實施階段性的“模塊化”考核方式。教學完一個模塊,可組織學生參與一次模塊化考試,其成績記入總評成績。除了考試之外,也可以采取答辯和大作業的形式,來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韓玉會.環境藝術設計專業CAD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6(33):37-38.
[2]梁瓊.環境設計專業AutoCAD基礎課程考試的改革與實踐[J].明日風尚,2016,21(13):567.
[3]歐陽春,馬艷霞.CAD教學與培養藝術設計人才的關系研究[J].才智,2015,26(30):875.
[4]佚名.基于城市管理專業AutoCAD軟件課程的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8,36(44):106-107.
[5]蔡紅艷.AutoCAD項目化課程教學實踐與研究[J].時代教育,2015,28(18):160.
[6]唐曉雯.CAD在藝術設計類課程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10(16):239.
作者:王靜 單位:蕪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