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設計課程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設計初步課程是環境設計專業十分重要的專業入門基礎課程。文章在分析借鑒傳統建筑學等設計初步課程的基礎上,提出“表達、造型、空間”三位一體的模塊化、任務導入式的教學模式,并廣泛融合形態構成、人機工學、設計調研、設計思維等課程經典理論,注重過程評價和學生進步因子的行為習慣養成,以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培養學生具有環境設計師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設計初步課程;環境設計;模塊化
設計初步課程一般開設在建筑、園林景觀、環境設計專業的第一學年,是一門專業入門基礎課。在環境設計教育中,設計初步課程開設的時間并不長,其原因在于不同院校環境設計專業的定位差異較大,且許多藝術設計類高校第一學年不分專業。然而環境設計專業與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專業有諸多交叉之處,作為學生接觸環境設計專業的基礎與起步課程,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習慣與專業素養的培養,筆者認為有必要在環境設計專業第一學年開設該門課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設計行業的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在不斷發生變化,尤其隨著教育部頒布實施新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設計學升級為一級學科,其下環境設計由專業方向成為專業,這些都影響著環境設計教育定位。同時,國務院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各地方政府隨即出臺了相應政策鼓勵和促進創意文化產業發展,作為設計啟蒙的設計初步課程改革創新迫在眉睫。筆者在研究借鑒國內外建筑設計初步課程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從專業定位、課程實際實施過程分析兩方面,對該門課程進行了探討。
一、設計初步課程的發展趨勢
建筑學是設計專業實踐研究較為成熟的專業,對環境設計有著重要的借鑒價值,建筑學設計初步課程在各教育模式下,教學培養目標各有不同。巴黎美術學院體系(布扎體系)把建筑設計認為是一種藝術設計創作過程,與繪畫、雕塑并無明顯差異。在其理念的指導下,設計初步課程注重學生建筑方案、工程圖表達訓練,以臨摹、抄繪為主要學習模式,進行大量的徒手、工具線條圖訓練。其中徒手制圖,以建筑畫如鉛筆畫、鋼筆畫等各種渲染技法為主,工程圖包括工具線條圖、工程字體練習等①。包豪斯教育體系在注重形式造型基礎上,倡導“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研究材料的各項技術特性,強調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在該教育體系的影響下,設計初步課程以培養學生基礎造型與材料訓練為主。其中基礎造型訓練包括平面、色彩構成與立體構成,即“三大構成”。雖然包豪斯教育體系對學生的形式美和材料制作表達上有較大革新,但仍然主要側重在造型能力上,評價體系也較為主觀。傳統的設計初步課程受到以上兩種教育體系的影響,多在學生表達技能訓練上,以教師傳授為主。理論授課與設計實踐缺少必要聯系,不少學生到了高年級時才逐漸領會設計初步與專業、行業之間的關系,也導致在學習中出現“慢熱”的現象②。2013年,城市規劃師高長征等明確指出,傳統設計初步教學過分側重表現技法,對空間建構、形態分析等訓練不足,低年級學生對建筑認知比較片面,缺乏創新意識,使得后續專業課程中設計能力和專業素養受到一定限制③。同時,由于藝術類學生“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沿用建筑類專業設計初步課程的做法,教學效果更難達到預期效果。一些藝術類院校沿用包豪斯教育模式,仍然保留著傳統的“三大構成”,且與設計初步課程之間各自為陣,沒有合理整合。蘇黎世高工教育體系則代表著修正的現代設計教育理念,在繼承包豪斯造型基礎訓練上,將“空間”研究作為核心。著重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意識,將設計材料、構造作為載體,幫助學生建立較為全面的建筑觀。課程任務的設定看似獨立實則有機統一,環環相扣,承上啟下。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對不同問題的解決能力,幫助學生養成全面系統的建筑設計觀。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理念的革新,設計初步課程更加重視學生思維表達能力、空間研究的培養;從純粹表達技能的訓練到空間、形態研究,將理論與專業實踐相結合,注重造型能力與設計材料、構造、人體工程學等技術相結合,更加全面貼近專業實際思維方式與工作內容。
二、環境設計專業設計初步課程教學的思考
環境設計專業隸屬藝術學,很多學生入學之前已具有了一定的美學功底。筆者借鑒建筑類高校教學先進經驗,將“表達、造型、空間”三者有機結合,實現以專業圖紙表達能力培養為基石,設計思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空間設計實踐為載體的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在課程任務設定中,減少環境設計表達技能訓練,平衡“三大構成”環節,加強對學生的環境設計認知、設計思維創造的培養。在教學中采用模塊化、任務導入、循序漸進式教學模式,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將設計表達、設計調研、形態構成、人機工程學等基礎課程有機整合,注重課程過程評價,培養學生具有較為全面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專業素養。
(一)引入“模塊化”教學模式,解決課程內容冗繁問題
“模塊化”即將一定關聯性的教學內容整合成獨立的多個模塊,并針對各個模塊的教學內容展開專項訓練。各個模塊之間承上啟下,由簡及繁、由表及里,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連續性,設計類課程可分為基礎模塊、思維模塊、設計模塊三部分④。基礎模塊,包括環境設計專業認知能力和設計表達技能兩大塊。專業認知部分主要讓學生了解行業及職業要求,樹立正確的環境建筑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做好課程規劃,激發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設計表達部分整合傳統教學內容,課堂主要解決學生自學難以解決的投影及環境設計制圖等專業性較強的問題。可設置投影三視圖繪制、建筑室內外環境抄繪、室內外建筑環境測繪三大內容,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以三視圖、建筑環境制圖基礎為初級模塊內容,結合人機工程學原理,以室內外建筑環境測繪為模塊最終評價內容。思維模塊,為環境設計專業傳統三大構成演變而來,涵蓋形態構成和空間與界面兩大內容。此模塊要善于挖掘學生的興趣,結合建筑、環境設計的空間、界面構成訓練環節,培養學生的平面、色彩、空間的塑造思維。可設置構成基礎訓練、材料與構造、建筑室內外空間研究、空間形態設計四個部分,將設計調研、設計研究分析方法融入其中,訓練學生將造型能力與空間設計能力相結合。設計模塊是前面兩個模塊訓練效果的綜合體現,主要通過小型景觀建筑室內外設計,著重培養學生的設計調研、設計思維表達、圖紙綜合表達、團隊協作、溝通表達能力,此環節重點要學生實踐設計行業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和工作內容。
(二)契合藝術類學生的特征,采用任務導入的教學方式任務導入
即在課程教學中將任務置于理論授課之前,讓學生通過思考完成該項任務的難點、疑問引出理論部分,再以任務完成質量檢測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任務導入改變傳統理論灌輸的教學方式,篩除過多與任務完成無關的理論知識點,特別對知識冗雜的設計初步課程尤為適用。此方式能極大的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思維,使其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三)強調課后學習習慣的養成,注重過程評價和學生的進步因子設計初步教學理念要強調創新思維
教師如果不善于創新,學生便只會延續借鑒的路子,難以設計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在大數據背景下,篩選自己需要的資料,搜集更多好的素材是突出的問題。教師應教會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是培養創新式思維環境設計人才之重要環節。設計初步課程由重點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修養和自我悟性轉向理性培養,由側重手工技巧訓練轉向側重創造性、建筑思維方面訓練⑤。創造性和設計思維的訓練不能僅靠課堂的任務訓練,要求學生從平時的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眼、手、腦、心并用。為了督促這種習慣的養成,設計初步需要改變傳統以結果作為課程評價主體的模式,強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做好讀書筆記,進行“每周一練”、素材收集冊等多種類型的課后任務,其形式也要根據內容體現多樣化,不僅有文字,還要有各種圖紙、資料拼貼等多種形式。在學生成績評價環節,有意淡化學生大學前美術功底好壞對成績的影響,強調學生通過勤奮努力所取得的進步,鼓勵學生大膽的思維創新與圖形表達的選擇能力。
(四)改變傳統教學的模式,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施行過程教學
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日新月異,大數據時代悄然到來。一方面,微信、QQ、手機通訊成了人與人之間重要的交流工具。另一方面,互聯網、APP相關軟件也是人們知識獲取的重要途徑。筆者認為,諸如微信、QQ課程群、APP相關軟件等工具的恰當應用,在教學內容的適時推送、學生學習交流、師生課前課后交流、個性化學習方案的定制、課程評價等方面有著更大優勢,它能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授課內容,同時便于一手資料相互傳閱,提高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實踐推廣。
結語
綜上所述,“表達、造型、空間”三位一體的模塊化、任務導入式的教學模式,不僅結合傳統教學體系的優勢,而且整合多門基礎課程的知識,強調學生的課后行為習慣的養成。注重過程評價和學生的進步因子,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施行過程教學,符合當下環境設計專業定位與藝術類學生的特點,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價值。
注釋:
①陳靜勇,高丕基,孫克真等.設計初步課教學模式的變革與設計創新能力的培養[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1(3):14.
②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系一年級設計教學研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12.
③高長征,盧玫珺.建筑初步課程“模塊化”教學研究高等建筑教育[J].高等建筑教育,2013(5):95.
④施瑛,吳桂寧,潘瑩.建筑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發展和探索[J].華中建筑,2008(12):271.
作者:王蘭 王燁 單位:上海杉達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