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于環境設計的空間表現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設計素描是環境設計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設計素養具有重要意義。環境設計素描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關注空間表現,在提高學生空間感悟能力的同時,增強其設計作品的表現力。簡單闡述基于環境設計專業的設計素描及其與空間表現之間的關系,并從光線、光影、黑白灰三方面入手,探討其具體的空間表現,為環境設計專業設計素描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設計;素描;空間表現;研究
環境設計專業設計素描教學實踐中,要求學生有意識地關注空間表現,準確把握空間虛實層次分布,幫助其恰當處理視覺形式問題的同時,使其能夠將自己的設計意圖加以創造性地體現。因此,教學實踐中在學生對理論知識扎實掌握的基礎上,教師應注重空間表現知識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提高空間各要素的正確、靈活處理能力。
一、基于環境設計設計素描及與空間表現的關系
設計素描借助三維空間觀念、透視規律、比例尺度以及形體內部結構剖析等各方面表現的造型手法和視覺傳達,用以對設計預想圖繪制能力的訓練,是表達設計意圖的專業基礎課程。基于環境設計專業的設計素描,受環境設計專業特點影響,設計素描更多地關注對人居住空間以及居住感受等方面內容。眾所周知,人們的生產生活處于不同的空間中,設計素描與空間表現的關系也因此越來越密切,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設計素描為空間表現提供靈感
基于環境設計專業的設計素描,通過空間中各種事物線條的勾勒、光影的敏感處理以及黑白灰的巧妙應用,為空間表現提供靈感。當前社會發展迅速,人們對空間的要求遠不止工作、生活的需求,而是上升到精神層次的需求,這一改變無疑給空間表現提出更高要求。而設計素描的出現,可給空間表現提供不同的設計靈感,尤其通過設計素描可將空間的各種元素直觀地加以呈現,通過對設計素描作品的深入分析與空間表現需求的對比,給空間表現提供靈感,通過對細節空間的細節優化,使得空間表現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
(二)設計素描為空間表現提供依據
基于環境設計專業的空間表現往往給人們的感官帶來直接刺激,進而對人們的情緒產生影響,因此,符合人們審美標準的空間表現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訴求。為獲得更為愜意的空間表現,需對空間結構、空間中存有的事物、空間明亮變化加以深入分析,而設計素描不僅能夠將影響空間表現的主要因素與次要因素呈現出來,還能夠通過修改給人們提供多次嘗試機會,提高空間中事物、光線、黑白灰等色彩布局的合理性。換言之,基于環境設計的設計素描能夠為空間表現的具體實施提供可行的依據,防止空間表現與人們的意愿出現過大偏差,從這一層面分析,設計素描能夠降低為實現某一特定空間效果的經濟開支。在當前設計行業中,設計素描的這一作用具有重要的價值。
(三)設計素描源于空間的抽象感知
基于環境設計專業的設計素描給空間表現的實施提供靈感與依據,反之,空間表現同樣給設計素描帶來影響。即,基于環境設計專業的設計素描,與其他素描不同,其源于對空間的抽象感知,而忽略與環境設計空間中無關的其他事物,從而更好地為空間表現提供參考。眾所周知,設計素描的作品呈現基于對空間的觀察與反思,通過數次訓練才能掌握一定的素描技能,而訓練中需要空間提供素描的范本。不同的空間有著不同的表現,給人的感覺也大不相同,這就要求設計素描訓練中關注不同空間表現的獨特特點,不斷提升設計素描技能。由此可見,基于環境設計專業的設計素描與空間表現之間的關系較為密切,前者為后者預期效果的實現提供靈感與依據,而后者作品的呈現需從空間中加以提煉,兩者的相互作用使得設計素描與空間表現均有所提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對設計素描與空間表現的共同關注,切不可顧此失彼,給設計素描相關技能的掌握帶來不良影響。
二、基于環境設計設計素描空間表現
基于環境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與空間表現關系密切,其往往通過空間線條、光影、黑白灰的布局對空間表現帶來影響。為更好地展開教學,有必要對其影響加以逐一分析,使學生更好地通過設計素描掌握空間表現手法。
(一)線的空間表現
室內設計中線的表現力較強,可促進設計師設計構想的直接傳達,尤其室內的空間分布、空間的透視關系,借助簡單的線條便可加以呈現。因此,教學實踐中,為提高空間表現效果,教師應將透視描繪、形體結構描繪當做教學訓練的重點,使學生深刻理解與掌握線的不同空間表現。例如,教師可從速寫線條出發,訓練學生的速寫構圖能力。即,要求學生在透視強烈的室內環境中進行感受與寫生。線條的空間表現,如空間疏松、縱深等可從疏密程度中加以體現,并且通過裝飾線、結構線的描繪促使畫面的形式感更為豐富,尤其借助線條可排除空間光影的影響。即,學生對客觀事物加以認真觀察,從中提煉與概括出相關線條元素,在把握客觀事物基本特征的同時,將重點放在空間構成上,通過構成原理的有機融入,提高作品的空間結構關系。總之,線在環境設計空間表現中的合理應用,可將設計師的空間感受、空間布局傳達給欣賞者。因此,設計素描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適當增加線表現空間方面的教學內容,在環境設計中提高學生運用線表現空間的能力。
(二)光影的空間表現
環境設計中光影的作用不容小視,其往往對空間的形式造成顯著影響,豐富空間色彩,改變人們對空間的認識。環境設計素描空間表現內容講解中,教師應注重考慮光影明暗在空間中發揮的分割作用,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感悟光的靈動之美。眾所周知,在不同的空間中,光的明暗程度有所不同,空間與光明暗的融合,使得光的明暗更富有表現力。設計素描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內心感受這種美,鼓勵其應用到設計作品中。不過應該引起關注的是,對空間光影效果的捕獲,并非在作品中對光影再現,而是利用光影實現對空間的劃分,構建環境空間體系。因此,教學中教師除要求學生做好傳統光影訓練外,還鼓勵學生注重光、影作用的深入研究,巧妙地運用反影、倒影、投影實現對空間表現的強化,突出畫面的層次感。通過分析室內設計稿不難發現,其主要由各個空間構成,因此,光影訓練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室內的床、柜子、椅子、沙發等在室內的光影表現入手,借助寫生、默寫的方法加以呈現。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室內外空間架構。這種循序漸進、逐漸深入的教學方法,不僅符合學習規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助于學生掌握光影在空間中的布局關系,為其在設計中的靈活運用奠定基礎。
(三)黑白灰的空間表現
現代藝術為環境設計提供很多可參考的表現形式,如現代繪畫中應用的色彩、塊面、構圖等可被應用于平面圖中的表現元素,以體現個性,提高藝術設計的獨特性。通過對室內效果圖設計成稿進行分析不難發現,黑白灰的簡潔處理一定程度上反映設計師對空間的整體把握狀況,尤其通過合理、理性的處理,會增加空間的跳躍感,使得空間節奏變化更為豐富,使欣賞者能夠感受到空間中場景的靈性。因此,設計素描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學生對空間層次整體把握的訓練,尤其注重講解空間中黑白灰的布局內容,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在關注景的同時,更應注意空間關系的處理,將影子看做用于分割畫面的因素,通過白色、灰色、黑色塑造出光影更為豐富的層次,借助明度層次的適當處理,更好地表達縱深以及空間的結構關系。如此,在比較熟悉的場景中融入理性的構成思維,可增加畫面的理性感。教師對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會促使學生空間表現更為自由,對畫面的理解逐漸趨于單純與抽象,設計也因此變得更為自由與簡單。同時,面對空間,學生逐步使用抽象的思維加以審視,處理空間時更加注重秩序感的體現,最終促使設計能力得以無形的提升。另外,為提升畫面語言的豐富性,增強可讀性,在對原有明度元素認真分析的基礎上將線的表現因素融入其中。線條的組織方式、疏密變化改變著空間層次,使得設計感得以提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對線之間相互交織形成新的空間關系,以及相同明度下形和量之間關聯的引導,促使學生加深對空間的深層次理解以及表現,借助不同的空間量感給欣賞者帶來視覺的沖擊。不過,考慮到設計是一個整體,環境藝術應將環境當做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元素,因此,要求學生應注重關注主體附近的環境,并重新設計畫面上的空白部分。設計期間,處理光影、空間關系、黑白灰等元素時可適當融入主觀能動色彩,實現對畫面黑白灰空間布局的準確把握,對空間加以合理布局,變化更加豐富,使得畫面空間和周圍環境的融合更為巧妙,層次感更加突出。
三、結語
基于環境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與空間表現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本文通過探討得出以下結論:其一,基于環境的設計素描可給空間表現的實現提供靈感與實施依據,減少在空間表現不同方案嘗試中的經濟開支。反之,各種空間表現為設計素描提供訓練素材,設計素描實施中通過對不同空間的觀察,促進素描專業水平的提升。因此,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教學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學生正確處理兩者間的關系。其二,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如何教會學生理解空間表現,掌握空間表現的相關因素,靈活處理不同因素的搭配,增強空間的層次感,使空間更富有表現力,是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尤其線、光影、黑白灰等在表現空間上有著各自的特點,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其關注這些元素,并加強相關訓練,使學生從中有所感悟,掌握扎實的處理技巧,更好地應用在設計作品中。
參考文獻:
[1]趙中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課程教學體系研究[J].藝術研究,2008,(04):96-99.
[2]鄧忠.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素描教學的思考[J].藝術教育,2014,(08):252-253.
[3]張剛,趙艷梅.環境藝術專業的設計素描教學[J].藝術研究,2011,(01):100-101.
[4]周云霞,余俊,姚嵐,梁丹妮.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素描教學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97-98.
[5]祖松山.高校環境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改革[J].才智,2015,(32):27.
作者:張偉 單位: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