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麗鄉村之生態景觀環境設計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掀起了浪潮,生態景觀設計也越來越受關注。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如何突出一座鄉村建設的地域文化特色、生態環境和生活氛圍,是設計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如果沒有符合鄉村建設特點的景觀生態環境設計方案,就會出現鄉村景觀越來越大眾化、文化特色逐漸缺失、人居環境陸續被破壞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和思考美麗鄉村景觀生態環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生態景觀環境建設的重要性。
關鍵詞:美麗鄉村;景觀設計;生態環境
談及美麗鄉村建設,不得不提及景觀生態環境設計。最初的景觀指的是人類文明留下痕跡的地方,而到了十八世紀,景觀與園藝便開始有了關系,當然也離不開設計。客觀來講,景觀指的是風景、景觀、景色的概念,從以前的園林到現代的生態環境,這都是人類客觀外化的過程。而生態景觀設計,是關于一個地區或是一個鄉村的針對性規劃,涉及到如何科學合理的去管理、保護及發展該地區該鄉村的特色,屬于一門藝術。鄉村中的生態環境景觀,包括自然景觀和社會人文景觀,主要是向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或來這里觀賞、游玩、工作的人們提供一個休閑、游覽、運動等活動的空間環境,它屬于公共環境的范圍,對于全社會而言,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就屬于是鄉村綠地了。
一、美麗鄉村中生態景觀環境的意義
美麗鄉村生態環境是創建鄉村名片、塑造鄉村形象、美化鄉村環境的重要因素,它與鄉村的文化特征和生活氛圍有關。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調節鄉村氣候、提供新鮮空氣、促進大氣循環和水循環,另外,還可以防風固沙。鄉村美化可以促進美麗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景觀設計包含生態環境設計、鄉村公園、綠地設計等,這反映了鄉村的建設和藝術水平,代表了一座鄉村的品位,是外人了解鄉村風格的窗口。鄉村生態景觀環境設計可以為人們提供休息、娛樂的公共空間環境。同時,將地域文化融入到了景觀生態環境設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市民。
二、美麗鄉村生態景觀環境設計的內涵
一般來說,景觀設計主要分為景觀規劃和景觀設計。景觀規劃主要指的是在大的方面整體上對景觀有一個大尺度的把握,總的來考慮、設計一座鄉村所涵蓋的地形、植被、河流、建筑、交通等諸多要素,從而規劃出適合這座鄉村的景觀設計,并有利于該鄉村的未來發展。細節上把握好該地區的公共設施系統、給排水系統、交通系統等多系統之間的聯系。鄉村生態景觀環境設計主要是對公共空間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根據鄉村的地域文化特色來進行規劃設計,同時要能夠滿足該鄉村發展的需要,保證人們的生態環境及生活環境質量。從狹義的概念來說生態景觀環境設計,這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具有專業性,生態景觀環境設計是考慮除建筑、基礎設施、交通等之外的景觀環境空間設計。這類生態景觀設計要求設計不僅突出鄉村文化的地域特色,滿足市民生活及美麗鄉村發展的需要,還需要考慮市民精神需求,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鄉村景觀生態環境設計屬于項目上的規劃和設計,主要是在鄉村規劃立項之后,在總的景觀設計策劃確定后,由設計所針對規劃階段出現的問題,科學合理的解決美麗鄉村在功能上、空間上、布局上、環境上的設計問題。一般來講,設計人員會采用設計圖紙、高科技軟件、虛擬及規劃模型等來分析和向人們展示設計成果。為美麗鄉村生態景觀環境方案設計提供創想,確立鄉村生態景觀生長方向,為建設方及施工方提供服務,這個設計圖紙是施工正常進行的必要依據。總的來說,美麗鄉村生態景觀環境設計是解決規劃設計問題的一個過程。
三、美麗鄉村生態景觀環境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融合性在以前的鄉村生態景觀環境設計中,一般都是采用封閉式的設計方式,將自己鄉村的生態景觀進行封閉,與人們分離、隔絕。這種做法就導致了鄉村景觀封閉單一、單調乏味、缺乏生機、缺乏交融。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大多數的住宅都是以小區的建造形式出現,唯一的區別僅僅是大規模、小規模而已,而小區內的生態環境為了方便物業更好的管理,往往圍合起來、保護起來,這樣就導致環境缺乏生氣,也與外界隔離。
(二)景觀設計層次不足鄉村生態景觀環境設計層次單一、缺少豐富性,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綠地分布不均勻,各個區域的生態景觀相對孤立、缺少銜接,地理位置分布的也不一致,一部分人能夠相對方便地享受生態環境,而另一部人卻難以進入,也就是生態景觀環境的服務半徑不夠合理。
(三)忽略了人的需求片面強調優化美麗鄉村環境,而忽略了人的感受,無形當中限制了人的生活范圍。一些美麗鄉村的管理者為了更好的維護、保護鄉村環境,將一些區域進行了封閉或設置圍欄進行管理。甚至有美麗鄉村以人工環境替代了天然環境,盲目地將當地獨有的或僅有的自然特色改造成了千篇一律的人造自然景觀,呈現出了一種模板式的美麗鄉村環境。
四、美麗鄉村景觀生態環境設計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社會、人文因素生態環境設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政府政策和政府的規章制度上。在政府的領導下,各地美麗鄉村都在不斷地展開生態環境建設,不斷學習和參考其它國家的生態環境設計方案,設計符合實際情況的鄉村景觀生態環境設計。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政府在美麗鄉村生態景觀環境方面的投入也越來越大。近年來,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國內生態環境規劃在逐步興起。每座鄉村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文化。在美麗鄉村景觀生態環境設計上,首先就是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在該鄉村中留下的痕跡,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文化也漸漸融入到生態景觀環境設計中,同時受一些思想運動的影響,催生出了現代生態景觀設計,這些也影響著美麗鄉村景觀生態環境的設計。
(二)自然因素首先是地貌因素,美麗鄉村生態景觀環境設計一般會依托本地的自然景觀,根據本地域的地形、地勢、河流等分布,景觀設計師應該參考其自然形態,針對性地設計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景觀設計。其次是氣候,居住在不同緯度的鄉村的市民,生活方式也不相同,比如,常年居住在寒冷地區的人們喜歡在冬季滑雪,大雪覆蓋在地面上,一般水系設計較少如圖1,鋪裝較多;而常年居住在亞熱帶地區的人們則喜歡在夏季游泳,水系設計較多,很多鄉村水流環繞,如圖2。所以,在進行美麗鄉村生態景觀環境設計時,首先要考慮到市民的生活習慣,設計出符合居住人群要求的生態環境設計,突出美麗鄉村的氣候、地域特征。甚至有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美麗鄉村生態景觀環境設計來適當改變鄉村的極端氣候,通過規劃布局、建筑設計、場地選擇等的方式來緩解炎熱、寒冷、干旱、潮濕等的現象,給人們提供更優質的生活環境。再次就是植被,植被的選擇是進行景觀設計的重點,南北方的植被選擇差距很大,不同的植被配置,設計出來的景觀設計會截然不同。一方面植被可以改善氣候,另一方面植被可以優化美麗鄉村的環境。地域文化的不同導致對植被的修理方式也不同。
五、總結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美麗鄉村生態景觀環境設計也更加基于市民的各種需求而設,所以需要走進大眾,了解大眾的真實需求,從群眾中來,發揮群眾的創造性,打造屬于當地的獨特景觀,到群眾中去。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并思考美麗鄉村生態景觀環境設計,給美麗鄉村生態景觀環境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洪自同,鄭金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對農戶糧食生產行為的影響———基于福建的實證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2(11).
[2]蘇曉靜.鄉村景觀環境的生態轉型[D].同濟大學,2017(06).
[3]肖小華,劉濱,劉巧.不同類型農戶農業補貼政策滿意度比較分析[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6(04).
[4]金垠秀.探析鄉村景觀的可持續性———以威海市五渚河公園景觀規劃設計為例[D].北京林業大學,2016(04).
[5]吳海濤,霍增輝,臧凱波.農業補貼對農戶農業生產行為的影響分析———來自湖北農村的實證[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
作者:宗彥 單位:長春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