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文化環境設計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首先探討浙江鄉村文化環境建設理論依據,從政策戰略思想、建設視角和研究方法三個方面進行總結,然后研究新媒體時代農村文化發展方向,自媒體、網絡學習平臺、網絡購物應該出現在鄉村文化建設的項目中。最后總結新媒體時代浙江鄉村文化環境設計策略,農村建筑設計在凸顯當地文化特點的同時,要適當加入具有時代感的元素,適當發揮網絡紅人的宣傳作用,加強經濟建設,建立標準統一的物流行業規范。
【關鍵詞】美麗鄉村建設;自媒體;文化環境
引語
進入全球經濟化時代之后,我國的經濟水平明顯提高,浙江地區在國內占據的經濟組成比例很大,部分農村的經濟流通程度也明顯得到強化。人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地域性的文化特色應該有所凸顯,鄉村文化環境建設也應該有所進展。不可忽視的是,當今傳統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夠顯著,很容易被時代遺忘,在國家層面的發展規劃中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重視程度也明顯提高。
一、浙江鄉村文化環境建設理論依據
(一)美麗鄉村建設戰略思想的提出
自從2003年“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拉開帷幕之后,浙江省就正式進入了鄉村文化環境的建設事業中。“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在2008年推出,計劃對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進行明晰。要求覆蓋了整體布局、自然環境、經濟收益、文化文明四個領域。建設美麗鄉村的維度定位應該從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和諧入手,要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鄉村文化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息息相關,新時期建設鄉村要體現系統性和全局性的思想,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努力建設美麗鄉村的目標,同年的11月份國家在全國范圍內確定了1000個美麗鄉村的建設試點,這意味著建設美麗鄉村成為中國的時代主題。到了2014年國務院針對美麗鄉村建設制定了十大模式,并將相關文件公布在各大平臺上。之后提出了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戰略思想,一系列舉措的共同目標是建設新農村,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學術界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展開討論。
(二)立足于多個視角建設美麗新農村
鄉村文化環境設計應該立足于多個視角,首先是自然與社會,打造良好的村容村貌,提高生態環境水平,幫助農民積極創業,增加農民經濟收入,讓鄉村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提高農民素質,創建高水平的鄉風文明。其次是生活和生態,良好的鄉村文化環境要實現生態宜居的標準,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打造美好生活,構建人文和諧的生活環境,讓農村成為農民樂享其中的家園,也成為城市人心馳神往的地方。最后是消除城鄉差別,建設美麗鄉村,追求的是中國最大的公平正義。建設農業、發展農業、富裕農業三者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共同努力,最終實現城鄉等值化。發展的方向是讓城市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逐漸向農村聚集,讓農村獲得良性改造,這樣目前存在的城鄉差別就會逐漸消除。以微觀視角進行解釋,要注重保護鄉村內的文化,并積極傳承鄉村文化,還要側重于鄉村的景觀設計問題。從宏觀視角進行解釋,建設美麗鄉村,需要統籌城鄉,發展生態文明,實現全域化。
(三)模式分析和經驗總結
實證分析是建設美好鄉村文化環境的重要方式。不僅個案是實證分析的關鍵點,各種模式的比較也同樣重要。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已經出現的模式有安吉、高淳、永嘉和江寧模式,通過比較分析這四種模式,得出有價值的經驗總結。當前已經得出的經驗是:政府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呼吁社會參與,大力推進適宜項目,在規劃的引領作用下達到產業支撐和鄉村經營的良好狀態。建設良好的鄉村文化環境,應該找準出發點和落腳點,激活鄉村內力是關鍵,增強鄉村產業的吸引力,讓群眾積極參與進來,讓農村的公共服務質量水平得到改善,逐漸提升農村的文化內涵。致力于實現城鄉統籌①。到目前為止,關于美麗鄉村的研究有很多,但是這些內容還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僅僅是對于鄉村建設的語言描述。相關的理論分析并歸納現實中的實踐情況,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制定相關的建議措施。但是這些分析理論的深度沒有達到一定層次,不僅如此,文章的立場也比較單一,大多是站在政府和研究學者的立場上進行分析,參考的價值十分有限。
二、新媒體時代農村文化發展方向
(一)自媒體的特點
自媒體產生于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呈現出獨有的特點。媒體信息的傳播者開始走向平民化,自媒體的運營者越來越大眾化。個人形成自媒體,自發傳播信息的媒介主要是電腦端、手機端,而且傳播活動不會受到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傳播的內容更加貼近受眾的實際,信息的內容主要是個人的所見所聞、個人日常,這就意味著自媒體傳播的內容是更加個性而又全面的。所以說自媒體本身有很大優勢,數量龐大,個體之間差異性很大,自媒體的優勢是其他媒體形式所不具備的。就傳播的媒介而言,有著明顯的智能化和普遍化優點,比如微博、抖音、NOW直播、映客直播、快手、騰訊微視等等②。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支撐作用下,為受眾推送的信息更加準確。自媒體有著十分廣泛的受眾,這是因為網絡的滲透作用比較強大,網絡傳播快捷迅速,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是點到面,而自媒體的傳播模式則是點到點。這意味著自媒體傳播的滲透能力更強。
(二)自媒體將改變農村成人學習的現狀
自媒體與農村成人學習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成人學習依靠的仍然是傳統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意味著學生學習是被動的狀態。針對成人學習而言,他們的學習不僅具有一般學習的特點,而且也有自身的特點。有著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的定向特點。會受到外界的控制,學習的內容更加偏向于理論經驗。自媒體時代農村成人學習會發生很大的改變,有望從傳統的被動式學習中解脫出來,學習活動也不會再是單一而又封閉的。學習的方式會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學習活動需要依靠個人探究,學習活動完全是依靠個人獨立自主。目前自媒體已經滲透到商業和傳播業。自媒體也正在不斷向教育界滲透。教育學習方式在自媒體的影響下會發生巨大的變革,從觀念和技術上讓教育領域發生徹底改變。在此條件下,農村成人學習面臨的是機遇,也是一種挑戰。在自媒體的影響作用下,終身化學習的浪潮更加猛烈,農村成人學習很有必要,同時也是十分緊迫的。農村成人急需提高個人文化水平,自媒體的到來創新了學習的觀念,良好的學習效果需要建立在學習興趣上。會突出強調學習者的自我構建意識,興趣和個性化學習的重要性也會更加明顯。學習時間碎片化,學習者可以自行確定學習需求和學習任務。
(三)農村地區有很大的物流需求
浙江地區有很多電商企業,電商企業的運營離不開物流行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農村地區的物流企業采取的是十分傳統的營銷方式,相應地,企業運營的營銷觀念也十分落后,只有單向的物流活動是很多企業發展的弊端。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些經營面貌。更多的企業家開始意識到物流服務模式的建立應該以消費者為中心③。當下農村地區的物流需求已經明顯增加,這是因為在新媒體的影響下,農村地區的信息化程度已經明顯上升。農村居民參與網購的頻率明顯增加,而且也有很多農村居民已經成為了淘寶賣家,又或者是加入了微商行業。農村居民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參與到網購的大軍中,使得農村地區的物流產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另外,農村地區生產的農產品受到城鎮地區居民的青睞,而且城鎮居民對農產品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說物流行業能夠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農村地區的物流產業有了發展的機遇,同時物流也會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三、新媒體時代的浙江鄉村文化環境設計
(一)鄉村建筑凸顯文化特點
如今大部分的農村地區,人口稀少,土地資源豐富,要讓土地資源得到良好的運用,賦予土地資源特定的功能。與此同時不斷完善居住環境。要保留當地的文化地域特點,不僅如此,還要重點凸顯厚重的鄉村文化,在建設的過程中,不能污染土地資源,要尊重居民原本的生活習慣,保留原有的建設形態。凸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鄉村文化元素,設計鄉村文化景觀,讓居民的生活環境有所改善。讓鄉村的文化內涵得到傳承。很多鄉村都有自己的物質文化,也有自己的非物質文化,農村開發需要保留這些文化,更要傳承這些文化,構建公共空間是鄉村文化景觀建設必不可少的內容。在公共空間中,農村居民可以自發組織活動,也可以在公共區域內舉辦鄉村風俗儀式,因此在公共空間建設上,要更加凸顯當地的文化。文化建設要構建鄉村地區的親和力和凝聚力。比如祠堂是村民的精神寄托,雖然這些內容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但是在建設農村文化的過程中,仍然要讓這些寄托精神的建筑繼續傳承下去。
(二)建設鄉村文化禮堂
加強鄉村文化禮堂建設,由于資金和場地面積限制,鄉村文化禮堂可以與村委會結合。其他地區已經開始積極實踐此項計劃,建設的鄉村文化禮堂大多是無電梯的多層建筑,一樓的空間用作村委會,其他的樓層用作鄉村文化禮堂,也有的文化禮堂位置在建筑的五六層。考慮到如今的狀況,鄉村的民眾老年人居多,由于身體原因,活動不便,在參與文化活動時受到很多限制。所以建設的文化禮堂要為不同年齡段的人群考慮,讓鄉村文化禮堂能夠真正豐富人民群眾的生活。文化禮堂能夠促進鄉村文化環境的良好發展,與歷史建筑的結合會有效延續存在于鄉村的歷史文明。將文化禮堂建設在鄉村內的古祠堂旁,或者是舊校舍附近,讓文化禮堂與歷史建筑遙相呼應,成為鄉村環境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文化環境建設設計體現時代感
在設計浙江地區的鄉村文化環境時,應該體現當地優美的景色。以浙江某地區的古街入口處的設計為例,將鷗鷺作為環境設計的主題內容,鷗鷺飛翔于叢林之間,這樣冰冷的裝飾藝術就有了生命力的點綴。此時的鷗鷺代表的是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勇拼搏的年輕人④。這樣的設計是對生命傳承不息的應答。卷洞門由青磚砌筑而成,而金屬桿裝置有著十分強烈的現代感,二者之間遙相呼應,卻又充斥著不同的時代感,給人的感覺是亦舊亦新,這也充分反映了當下的時代特點。沚江亭的造型復制的是老街的入口,只是使用的材料有所不同,墻體呈現的面貌是凹凸層疊,而且對模糊的燈籠也有所表現。在水波中會形成繁華的倒影,仿佛古老滄桑的老街在此處揭開了面紗。一般情況下,擴建工程會將原有的窄巷和居民房拆除,這樣才能開辟出一個新的天地。一條條細小的巷陌好似毛細血管一般,是對歷史細節和韻味的最好表達。在改造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將一部分石砌墻垛保留下來,與此同時使用現代的青磚砌筑了學校的新圍墻,之后將此路徑一直延伸到老街的沚江亭。圖1即為本文描述的沚江亭。
(四)房屋建筑設計加入現代時尚元素
當今時代,網購和網絡紅人炙手可熱,在設計鄉村的文化環境時,應該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積極順應時展的同時,讓浙江鄉村的文化內涵獲得更廣泛的傳播。農村成人不斷通過網絡媒體感受時代崇尚的元素,會將當地的鄉村文化積極地傳播出去,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民走進鄉村,這很有可能促進鄉村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在設計鄉村公共空間文化景觀時,要突出當地居民的主體地位,環境設計與居民的良好結合形成景觀設計的穿插線條。基本的骨架要良好地服務于鄉村居民的日常服務交通⑤。不僅如此,還要滿足居民日常的人際交流需要。除了公共空間的建設以外,房屋的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房子的整體效果應該更加舒適,正常情況下,房屋應該面朝南方,重視整體的美感,體現良好的視覺沖擊感。在選擇建筑材料時,應該更多使用具有當地地域特色的材料,這樣會讓當地居民的歸屬感明顯增加。現代人的審美觀點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房屋建筑應該適當加入這些元素,同時要運用好調和與對比的表現手法,使人產生一定的視覺美感。
結語
綜上所述,鄉村文化環境規劃設計工作者、建筑設計師在鄉村文化建設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農村的城鎮化建設能夠促進國家綜合國力提升,良好的鄉村文化環境能夠讓整個國家呈現出形態豐富的精神面貌,實現城市和鄉鎮的均衡和完整。房屋建筑、文化禮堂、歷史古跡的共同發展才能構建完整的鄉村社會現代化環境,進而讓農村群眾有著追求健康生活的良好心態。
作者:張全 單位: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