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科學碩士研究生特色培養體系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培養具有農業特色的環境科學專業高層次人才,不僅順應了當今社會對這類人才的需求,還使得農業高等院校環境科學專業高層次人才差異化于綜合性大學相同專業的高層次人才,提高農業院校環境科學專業高層次人才的競爭能力。本文以湖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為例,從研究生課程體系設置和授課內容、學位論文的選題、特色學術交流與討論體系等方面探討了農業特色環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
關鍵詞:農業高等院校;環境科學專業;特色培養體系
環境科學是研究人類社會發展活動與環境演化規律之間相互作用關系,尋求人類社會與環境協同演化、持續發展途徑與方法的科學。主要研究環境污染物在環境介質中的化學特性、存在狀態、遷移轉化和生物與生態效應,以及污染環境的修復和治理等[1,2]。我國的環境科學高等教育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綜合性大學設立的環境地理學、環境生物學、環境化學等專業[3]。近年來,各個農業高等院校的專業都在向綜合性方向發展,力圖形成以農為主,農工、農理、農文、農經相結合,各學科交叉滲透的多科性農業大學。隨著農藥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及農村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也日益嚴重,使得環境科學專業成為農業高等院校中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重要的新興交叉學科[4]。但相對于國內其他綜合性大學和理工類學校,農業高等院校的環境科學專業的起步相對較晚,在師資力量、硬件設備及專業名牌度等方面均顯得要薄弱些。因此,農業院校環境科學專業培養方案若不尋找自身特色,不與國內外其他綜合性大學培養方案區別開來,將會使農業高等院校的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的出路方面面臨嚴峻挑戰[5]。和國內一流綜合性大學相比,盡管農業院校環境科學專業在師資力量、硬件條件等方面處于劣勢。但是,作為以農為主的多學科交叉滲透的大學,在環境科學的教學中也有許多潛在資源可以挖掘。農業院校在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護、農藥學、畜牧飼料、獸醫藥理學等方面研究有較好的基礎,并且有很多相關的教學與科研基地[6,7]。這些農業領域也均涉及農業環境問題,如果能把這些農業相關研究成果整合到環境科學專業研究生教學上來,就可以形成農業高等院校環境科學專業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特色。湖南農業大學是一所農業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省屬重點高校。湖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碩士專業起源于1979年園藝學中的農業環境保護研究方向,1996年獲得農業環境保護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更名為環境工程,2006年獲得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湖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學科的發展緊扣農業環境問題,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09年在全國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綜合排名為第51名,在農業高等院校排名第二[8],2011年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成為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本文總結了湖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碩士農業特色培養經驗,旨在為構建農業高等院校環境科學碩士專業特色人才培養體系打下基礎。
1研究生課程授課內容緊扣農業和農村環境問題及農業可持續發展主題
目前,湖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碩士專業的課程體系包括“環境污染化學”“環境科學綜合技能課”“污染生態與生態毒理”“環境科學研究進展”“專業英語”“環境科學研究生討論課”六門專業學位課;專業選修課包括“環境污染修復理論與實踐”“環境污染物檢測新技術及應用”“環境生物技術及應用”“環境污染治理及其工程實踐”“環境規劃與評價專題”等課程。在授課內容上緊扣農業和農村環境問題及農業可持續發展主題,重點關注農田農藥和重金屬污染、畜禽養殖廢棄物污染、過量施肥等農業環境問題。除了上述由本學位點導師開設的專業學位課和專業選修課外,還鼓勵學生至少選修一門農科專業的研究生專業選修課,增強學生的農業知識背景。
2雙導師配置:環境科學專業導師+農業相關專業副導師
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視野往往受到自己本身知識背景的限制,不同知識背景的科研工作者在相互交流過程中更容易發現新的科學問題,且容易找到新穎的研究方法來解決這些科學問題。在研究生培養上,導師對研究生的指導也會受到導師專業知識面的限制。建立雙導師制,第一導師為環境科學學位點導師,第二導師為農業相關專業學位點導師。環境科學專業導師和農業相關專業導師相互合作,共同指導研究生開展學位論文選題和研究,更容易促進學生對農業和環境的有機融合,有利于學生在可持續發展農業的理念下發現農業環境問題和解決農業環境問題。
3學位論文緊扣農業和農村環境問題
和國內一流綜合性大學相比,盡管農業院校環境科學專業在基礎研究方面處于劣勢。但是,作為以農為主的多學科交叉的大學,農業高等院校環境科學專業在教學方面有許多潛在資源可以挖掘。例如結合土壤學、植物保護、農藥學、獸醫藥理學、肥料學、畜牧飼料等專業的教學資源和科研成果,在土壤污染與防治、病蟲害的生態綜合防治、動植物廢料處理與資源利用、無公害蔬菜的栽培與管理、農業生態學等領域去挖掘學位論文題目。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題目與導師的科研理念和研究課題直接相關,這也要求農業高等院校環境科學學位點導師從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農業與農村環境問題及治理等角度出發,去挖掘農業環境相關的科學問題,申請相關的課題,帶領研究生開展農業環境科學相關的研究。湖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學位點近20年來一直堅持以農田重金屬污染及治理、農藥的遷移轉化為主要研究方向,學位點導師重點圍繞這兩個方面開展科學研究,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也主要圍繞著這兩個方面開展,培養的環境科學碩士研究生在農田重金屬污染和農藥遷移轉化方面具有鮮明的特色。
4加強學術交流,營造“農業與環境”氛圍
為了提高本學位點研究生的農業環境知識素養,本學位點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學術交流活動,主要體現在農業特色研究生學術活動、研究生涉農特色夏令營、農業環境高級研修班及舉辦或承辦農業環境相關的大型學術會議等。目前我校每年舉辦一次研究生學術活動節,本學位點借學校的研究生學術活動節交流平臺,圍繞“農”字做特色文章,有的放矢地邀請國內外農業環境領域的學術大師給研究生和學位點老師做學術報告。此外,還鼓勵本學位點研究生多參加其他農科學位點舉辦的農業領域的學術報告,引導研究生跨學科交流。除了比較固定的研究生學術活動節環節外,本學位點還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多種具有特色的學術交流和高級培訓活動,例如近幾年來,先后舉辦過湖南省“農業環境污染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研究生暑假夏令營、人社部農田重金屬污染修復理論與實踐高級培訓班、聚焦我國農業環境問題———農作物產地污染阻控技術專題研討會等活動。通過這些多種多樣的學術活動,增強了本學位點研究生的農業環境知識素養,開拓了學生在農業環境污染及治理領域的知識面。
5結語
特色研究生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牽涉到研究生課程體系設置和授課內容、學位論文的立題與研究、特色學術交流與討論體系的構建等方面。農業高等院校環境科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只有在這些培養環節中不斷注入農業和農村環境元素,才能培養出具有鮮明農業特色的農業環境科學高層次人才。
參考文獻
[1]湯潔,董德明,劉淼,等.環境科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質量監控[J].中國大學教學,2007(3):35-36.
[2]張學洪,吳志強,曾鴻鵠,等.立足特色,豐富載體,構建創新人才培養平臺———以廣西地區環境類研究生培養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1):25-28.
[3]王立新,趙吉,賈志斌,等.以人才培養為核心,提升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整體水平[J].大學教育,2014(4):13-14.
[4]田俠,鄭慶柱.農業高等院校環境科學專業教學模式初探[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9(8):193-194.
[5]蔣成愛,吳啟堂.農業高等院校環境科學本科專業優化教學探討[J].高等農業教育,2003(11):57-59.
[6]李旭霖,崔德杰,辛言君.農業院校環境科學專業學科群建設及課程體系設置[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0,35(1):7-11.
[7]周震峰,史衍璽,王凱榮.農業高等院校環境生態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J].高等農業教育,2013(7):66-68.
[8]2009年教育部學科排名[EB/OL].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
作者:邵繼海 陳安偉 彭亮 羅斯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