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情感表達在繪畫藝術創作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情感表達、藝術設計與繪畫藝術創作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在繪畫藝術創作中運用藝術設計的手法輔助完成繪畫創作過程,表達創作者的情感變化,有助于提高繪畫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該文將繪畫藝術創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情感表達對繪畫藝術創作的影響、藝術設計與繪畫藝術創作的關系,提出情感表達與藝術設計在繪畫藝術創作中的具體應用路徑,期望對創作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繪畫作品有所幫助。
關鍵詞:情感表達;藝術設計;繪畫藝術創作
現階段,在多元化社會思想的影響下,部分繪畫藝術創作呈現出表現力不足、感染力缺失、價值觀念模糊的問題,未能凸顯出繪畫藝術作品應有的藝術價值。為改善這一現狀,畫家要認清情感表達對藝術作品的重要性,通過在繪畫藝術創作中融入豐富的情感,增強藝術作品的表現力,賦予藝術作品深層次的內涵。同時,畫家還要敢于突破常規的創作手法,借鑒先進技術和成熟的設計手法,助力繪畫藝術創作的發展。
一、情感表達對繪畫藝術創作的影響
1.增強繪畫藝術創作的表現力
畫家既要用繪畫技法描繪客觀事物,又要通過作品表達思想情感。情感表達受到畫家主觀心理的影響,會影響繪畫創作的全過程,畫家情感的差異性能夠直接反映在繪畫藝術作品的內容、手法等方面。畫家在創作繪畫時將情感融入作品,能使繪畫作品與情感表達相輔相成,增強繪畫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豐富繪畫作品的思想內涵,使觀賞者與創作者產生情感共鳴[1]。
2.增強繪畫藝術創作的感染力
畫家在創作繪畫藝術作品時,要始終堅持自己的繪畫風格和藝術觀念,善于在繁雜多變的環境中尋找創作素材,探尋創作靈感,最終創作出具有較強感染力的藝術作品。而情感表達與藝術作品的感染力有著密切關聯,情感表達體現了畫家對事物的看法,畫家借助繪畫呈現自己的心境,能夠進一步增強繪畫藝術作品的感染力。
3.彰顯繪畫藝術作品的內涵
畫家要想保持作品的新穎性,就必須在創作時傾注獨特的創作思維,使繪畫作品具備更深層次的內涵。如果繪畫作品只是單純地復制事物,那么繪畫作品則與照片無異,難以體現出應有的內涵與價值。因此,畫家應將情感表達融入創作過程,喚起觀賞者深入探究繪畫作品的興趣,使觀賞者感受到作品的情感變化,由此提升繪畫藝術創作的起點[2]。
二、藝術設計與繪畫藝術創作的關系
1.兩者的共性與個性
繪畫藝術創作與藝術設計同根同源,都屬于藝術范疇,兩者存在諸多的共同點。繪畫藝術強調審美功能,藝術設計同樣也強調審美功能,這是兩者的共性。繪畫藝術是在平面上創造圖像,運用點、線、色彩、透視、陰暗、構圖等,使畫家的生活感受、思想情感躍然于畫布之上,散發出濃郁的藝術氣息[3]。藝術設計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設計人員需要從人的審美需求和人文需求出發,設計出具備實用性、美觀性及豐富內涵的作品。從學科分類的角度看,藝術設計屬于獨立學科,但是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環境設計、平面設計、視覺傳達、產品設計等方面,該學科綜合了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計算機等相關學科的知識,是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重要產物。
2.兩者的互動關系
繪畫藝術與藝術設計之間存在必然聯系,兩者都遵循藝術創作規律,追求更高的藝術創作成就。從當前社會的發展現狀看,繪畫藝術與藝術設計的聯系更加緊密,兩者在互動中相互汲取彼此的精華,實現了共同發展。對藝術設計而言,設計人員可以借鑒畫家的構圖手法和繪畫技巧,將其應用到藝術設計中,使設計元素轉化為抽象化的圖形符號,以此更加清晰地表達設計作品的創作意圖,突出設計主題。同時,藝術設計者還要通過學習繪畫藝術形成設計理念,學會構思圖形、手繪草圖,以此獲取更多的創作靈感。在最初的藝術設計中,平面繪畫是表達藝術設計理念最為直觀的方式之一,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必須掌握繪畫構圖技能,具備更多的審美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從藝術設計的實質層面看,藝術設計實際上是繪畫藝術的延伸和再創造,藝術設計者要在作品中融入視覺元素,通過點線面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相生、黑白對比、形態重疊等手法,設計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從繪畫藝術的實質層面看,繪畫藝術能夠助推藝術設計的發展。以達芬奇為例,他擁有超凡的繪畫創作能力,為后人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在建筑、雕刻、制圖、解剖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時在藝術領域成績斐然[4]。
三、情感表達與藝術設計在繪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
1.情感表達的應用
第一,情感的藝術性升華。在繪畫藝術創作中,畫家的情感表達要經過藝術性轉化,畫家要升華自身的情感基礎,使繪畫藝術作品融入自身的情感元素。畫家要提升藝術修養,有效升華情感和思想觀念,采用藝術處理手法將情感顯現在畫面中,使情感表達借助繪畫作品流露出來。如,鄭板橋只畫蘭、竹、石,將“胸中之竹”表現為“紙上之竹”,使抽象的情感轉化為形象的畫作;又如,凡高將自己的復雜情感表現在畫布上,呈現了“主觀化的客觀事物”繪畫,使畫作表達其主觀情感。第二,情感與色彩的調適。在應用情感表達的過程中,畫家需要借助色彩表現自身的情感變化。如,畢加索在某段時期傾向于用藍色表達內心的情感,因而其該時期的作品以藍色調為主。色彩是畫家傳達精神、情感的標記,因此在繪畫藝術創作中,畫家可以運用強烈的冷暖對比色,以及色彩之間的呼應與共振,表達情感。在當前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背景下,畫家可以運用國畫的墨色與油畫的絢麗色彩表達情感,創新繪畫的創作手法。此外,色彩對人的情感會產生暗示作用,如紅色會給人帶來喜慶之感,綠色會帶來生機之感,黃色展現出貴族氣息。在繪畫藝術創作中,創作者要熟知色彩蘊含的情感內涵,使色彩成為情感傳播的媒介,通過繪畫的主色調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5]。第三,情感價值觀引導。繪畫藝術作品要明確畫家的情感價值觀取向,反映畫家在實踐活動和審美活動中的所感所想,呈現出真、善、美的本質。從流傳于世的經典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米勒、凡高、畢加索等藝術大師的作品都具備豐富的內涵,實現了在情感表達、審美情趣、觀念展現層面的高度統一。所以,在繪畫藝術創作中,畫家要形成真、善、美的價值取向,將正確的價值取向融入作品,以豐富繪畫作品的情感底蘊,賦予繪畫作品獨特的靈魂。第三,情感表達的全過程融入。在繪畫藝術創作過程中,畫家要將情感表達融入繪畫創作的準備階段、創作階段以及結束階段,用情感引導創作過程,實現靜態畫作與動態情感的高度融合。在創作的準備階段,創作者要以飽滿的情感觀察、分析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獲得審美體驗,進而增強創作欲望。通過在創作中融入豐富的情感,創作者會逐步形成獨特的創作理念和創作風格,找到創作靈感,為創作出優秀的作品打下基礎;在創作階段,創作者要縝密地分析繪畫素材,篩選出符合情感表達需求的素材并進行整體設計。此時需要畫家運用理性思維合理安排作品的結構,升華并提煉理性思維,使作品在精神層面、價值觀層面、人文素養層面體現豐富的意蘊,為情感表達鋪平道路;在創作結束環節,創作者要深入挖掘情感因素中的創作價值,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繪畫作品,使作品達到理性與感性的協調統一。
2.藝術設計的應用
第一,對藝術設計中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當代藝術設計與科技有著密切聯系,在藝術設計中,設計人員通常會運用計算機技術完成二維、三維設計,以滿足受眾對圖像的視覺體驗要求。對于繪畫藝術創作而言,畫家可以運用藝術設計手段,將數字語言轉化為繪畫語言,使繪畫藝術創作富有時代氣息。如,畫家可以運用iPd捕捉速寫截a圖,嘗試利用新工具完成速寫與草圖,使繪畫創作由抽象化向視覺化、圖形化的方向轉變。同時,在繪畫藝術創作過程中,畫家可以利用數碼設備對比畫面的前后變化,預設畫面效果,打破時間的限制,從整體上把握創作的全過程。畫家可將電腦技術作為輔助工具,提高創作效率,使繪畫藝術創作能夠符合自己的心理預期。第二,圖形劃歸與表達。藝術設計有著諸多繪畫藝術創作可以借鑒的地方,而圖形劃歸與表達就是其中之一。如,商標設計是藝術設計的重要部分,設計人員需要從簡潔的圖像中高度概括企業產品的特征和品牌形象,使商標具備形式美感和深刻的含義。在繪畫藝術創作中,畫家可以借鑒圖形劃歸與表達方式,通過圖形輪廓識別出人物形象或某一物體。達芬奇對物體輪廓線的應用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他在作品中用輪廓線記錄下物體整體形象的虛實變化,使作品呈現出節奏與變化,增添了作品的活力。第三,對材料肌理的應用。藝術設計強調對材料的應用,通過材料展現出設計作品的肌理與質感,使作品更富有工藝性、實用性。對于繪畫創作而言,畫家可以應用藝術設計中的肌理語言,增強繪畫作品的畫面質感,彰顯作品中物象的光澤與質感。同時,在應用處理肌理的手法之后,畫家還能通過視覺傳達的方式讓觀賞者想象畫面給自己帶來的觸覺感受,使肌理的觸覺表達與畫面的視覺表達相統一,與畫面中的情境相映襯。
四、結語
情感表達與藝術設計是繪畫藝術創作可持續發展的兩大重要影響因素。在繪畫藝術創作中,創作者既要繼承和發揚古今中外經典畫作中對情感表達的運用,又要突破創新,嘗試運用現代化的藝術設計手段,為繪畫藝術創作增添生機和活力。繪畫藝術創作要結合應用情感表達與藝術設計,使畫家形成獨特的藝術語言和創作風格,賦予繪畫作品更高的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杜冰.試論當代繪畫藝術創作中真與誠的意義[J].美術大觀,2020(7):69-71.
[2]姜博倫.情感表現和抒發在繪畫藝術創作過程中的作用分析[J].藝術大觀,2019(16):89.
[3]盧斌.美術繪畫藝術創作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0(2):182-183.
[4]丁楊.藝術鑒賞力在繪畫藝術創作中的作用[J].藝術評鑒,2019(3):49-50.
[5]張黎明.淺析觸覺與感觸在繪畫藝術創作中的運用[J].明日風尚,2019(16):63,65.
作者:胡玠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