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后現代繪畫藝術發展過程中的因素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幾個世紀以來,在藝術中尋找個人存在意義并希望創新的思想一直是推動西方藝術發展的動力,到了現代,人類繪畫藝術無論是繪畫語言還是藝術的多樣性達到了頂峰之后便逐漸走向了衰落,而以杜尚所帶動起來的反審美思潮后現代藝術的出現預示了現代主義繪畫的消亡并取代現代藝術的地位。
關鍵詞:后現代藝術;繪畫藝術,現代繪畫;傳統繪畫
一、后現代繪畫的形成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現代藝術迎來了全盛的局面,但由于現代繪畫過多地注重繪畫語言本身的價值,同時藝術家也過分強調自我世界的藝術觀念和藝術表現,過于自由與自我導致了畫家與觀眾之間產生了精神文化分割的距離感,最后也導致藝術脫離現實與大眾的傾向日趨嚴重。20世紀60年代中期,后現代主義藝術的出現日趨輻射到其他國家,因此歐美許多藝術家西方思想界、理論界也因為后現代藝術的突起而動蕩和活躍,一時間關于后現代藝術對于藝術發展是好還是壞的討論紛紛而起,藝術家們也不約而同的放棄了繪畫藝術創作,藝術家們絞盡腦汁試圖在其他領域尋找繪畫新的表現形式嘗試在其他藝術形式領域尋找藝術新的發展方向。后現代主義藝術作為一種全新的藝術潮流,它與現代藝術之間關系是時代文化繼承的關系,在后現代主義新繪畫藝術中有明顯的體現。后現代主義繪畫藝術在繼承了現代主義藝術的敢于異于常人的基因的同時也試圖在古典藝術傳統中尋找藝術創作的元素與靈感。另一方面,在后現代繪畫創作中,后現代繪畫無論繪畫素材、作畫技法與文化意境都與傳統與現代繪畫相比較都有著顯著的區別。
二、重新融入當下現實的新繪畫
藝術發展有著其自身體系變化的規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科技的發展,電腦、電視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并不斷的改變著人們觀察認知社會的理念,數字圖像文化作為人類文明史上嶄新的文化模式正潛在地改變人們對藝術文化的想法,認為藝術就在我們身邊與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新時代的藝術家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個能讓大眾知道自己的絕好機會。他們通過對繪畫素材再定義混用和拼接的手法為形式,以反叛的態度對現代主義藝術發起挑戰。例如勞申伯格是第一位運用后現代視覺文化圖像進行創作的藝術家,在勞申伯格的藝術經歷中,他都緊密關注著現實生活的細微變化,他以“集成”式的手段反映了關于時代的畫卷。他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綜合素材組合以構成畫面,然后在畫面上涂抹油彩,產生了一種打破以往繪畫藝術形式并具有新視覺效果的作品。而他的混合藝術形式則旨在打破生活與藝術的界限同時,他創作的作品中有著許多抽象表現主義的痕跡,具有一種自由而憂郁的氣息。后現代繪畫藝術與“達達主義”藝術存在著學術上的繼承關系,但后現代繪畫已經不再是背離社會、宣揚叛經離道的先鋒派主張,更多的是逐漸融入當下現實文化社會當中,汲取流行現實圖像文化的營養,按照一定的商業規律運行。后現代藝術家與現代主義的觀念主張漸行漸遠,以令人費解的離奇拼接創作無藝術規則的作品表現社會的種種。他們的作品更注重文化的包容性和內容所能帶來的概念拓寬性與延展性。后現代藝術家與現代主義的觀念主張是完全不同的,他們的作品更注重文化視野的包容和主題內容的延展,面對商業文明下流行文化瞬息萬變的潮流,藝術作品與公眾文化始終保持了一種模糊的折衷關系。
三、對傳統繪畫藝術繼承與發展
在后現代主義繪畫中,寫實的具象繪畫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堅持以傳統繪畫技巧進行藝術創作的寫實主義畫家被重新加以認識,藝術上的成功使他們得到了社會的關注。跨進20世紀80年代,藝術家重新開始在傳統繪畫形象找尋藝術的新支點,盡管現代主義對傳統藝術有著偏見,但秉承反現代的后現代藝術家卻認為傳統藝術和古典藝術仍舊是藝術史上不可忽視的力量,通過從20世紀之前的藝術中汲取養分,同時將現代藝術的元素與傳統的形式結合起來,組合成了各種不相同的的藝術風格、藝術形式和材料在藝術創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但是,我們應對這種學習過去的行為保有清楚的認識,這種回歸更多的是學習性質的,是藝術從各種實驗性藝術重新回到架上繪畫上來的再進步。后現代繪畫擯棄了現代主義極力排斥具象寫實性的觀念,轉變為對具象寫實的技巧和素材的搬用。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當代藝術蓬勃發展的年代,層出不窮的各種展覽中出現的藝術風格也是五花八門。我們應該清醒地審視當代藝術的發展,具象繪畫已經成為了這時期藝術家創作的主要形式。藝術家們通過學習傳統繪畫來提取意象素材,并將傳統繪畫中的素材當作符號進行組合、變化,創造出不同以往的具有哲學趣味的繪畫樣式。這種概念文化與現實文化結合的繪畫形式引起了德國和意大利美術界的廣泛關注并取得了成功。德國新表現主義繪畫是現代藝術高呼“繪畫已死亡”之后產生的后現代繪畫的先驅代表,雖然繼承了德國早期表現主義的繪畫藝術傳統,作品中也表現出自由粗獷的筆觸、鮮明飽和度高的的色彩、跳躍出畫面的情感、荒誕的形象與對社會的批判精神,某些元素都可以在傳統的藝術形式中找到模糊的印象。
四、結束語
反對過度強調形式主義的審美趣味,反對現代主義的藝術創作過于朝抽象藝術靠攏是后現代繪畫藝術的主要特點,后現代繪畫將已定的概念與觀念進行重新選擇解構然后注入自身的思維意識后再重構,使藝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發展。現代藝術通過反叛傳統繪畫成就自己,后現代藝術也是通過反叛現代主義成就自己的,但是回歸傳統只是后現代繪畫的藝術形式,帶有強烈的反藝術意味與形而上學概念才是它的精神實質。
參考文獻:
[1]杰姆遜,后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J],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第160頁,第147-148頁.
[2]約翰•T•波萊蒂,后現代主義藝術[J],世界美術,1992,第4期.
[3]溫克爾曼,后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J],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414.
作者:陳俊旭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