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柯羅繪畫藝術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柯羅是19世紀法國杰出的畫家,無論是在風景畫方面還是人物畫方面都成就非凡。他以獨特的創作方式融合了19世紀眾多畫派特點,形成了獨具個性的藝術風格,其作品呈現朦朧夢幻的詩意,浪漫、質樸又純真,還有一種抹不去的淡淡憂傷,表達了對于大自然深沉的愛以及對人性與心靈的禮贊。
柯羅是19世紀法國杰出的畫家,其作品在法國藝術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他一生雖然經歷了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等藝術流派,但他的作品卻與他同時代的任何藝術流派迥然不同??铝_早期在意大利學習時,曾追求過卡納列托作品中精確刻畫建筑和街景細節的畫法,回國后又被普桑和洛蘭對“理想風景畫”的傳統所吸引??铝_深受古典主義思想影響,這種古典主義思想一直隨著柯羅的內心情感變化而變化,也使他更多地尊重自己的內心感受,并逐漸把單純化的內心情感和目光轉向對現實生活的關注,轉向現實主義。在這個轉化過程中,柯羅不被某一流派風格所限制,博采眾家之長為己所用,形成了自己作品朦朧、詩意、夢幻、憂郁等特點。
一、柯羅的成長歷程
人們常說畫如其人,一個杰出畫家藝術風格的形成,離不開他的生活環境、愛好及性格等因素。柯羅生于1796年,生活在法國一個經營服裝的經濟富裕家庭,他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個性格淳樸、天真、內向又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人,在得到父母對他學習繪畫的同意并資助時,他對藝術執著追求,終生未娶,也形成他日后畫面浪漫的特殊氣質??铝_從小就喜歡繪畫,在家里商店的出納簿空白處畫滿了他的鉛筆畫。柯羅在26歲時才接受正規的繪畫訓練,他的第一位老師是風景畫家米夏隆,在此他接受到古典主義繪畫的思想。雖然僅僅跟隨學習了八個月,米夏隆老師就去世了,但米夏隆鼓勵柯羅到戶外寫生,其對自然的觀察和古典主義的理想之間的辯證思維對他之后的藝術創作影響很大??铝_一生喜歡大自然,喜歡旅行寫生,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大自然。他曾三次到意大利學習,在第一次去意大利時,其作品獨特的朦朧夢幻的藝術風格就已形成。他對于政治和社會運動并不感興趣,他的畫室常常開放供一些追求繪畫藝術的人學習,他還經常將自己的作品借給親戚朋友或者學生,供他們欣賞和學習時使用。他認為,藝術家的天職是崇敬大自然,人的天職是無私地援助他人。他德高望重,很受進步畫家的尊敬,巴比松畫派視他為思想上的指導者,技術上的權威。柯羅一生性格謙卑,在自己聲譽顯赫時也從不張揚,也正是由于他的高尚品格,才在日后創作出許多高品位的藝術作品。
二、沙龍對于柯羅作品的影響
柯羅一生創作3000多幅油畫,繪畫勤奮并致力于沙龍,沙龍對于他藝術的成長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铝_與沙龍有著密切的關系,每一次在參展遭到挫折、受到批評后,感覺自己所學不足時,都促使他去意大利深造學習來補充自己,在那里的繪畫技法學習都使他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繪畫能力。1827年,《那妮橋風景》首次參加法國沙龍,是他藝術成長的重要開端。1833年,《楓丹白露森林》參加沙龍獲得二等獎。1834年,柯羅參加沙龍的作品遭到了許多不諒解的評語,失望之余他決定去意大利學習,這也是他首次去意大利學習。學習期間他積極與其他畫家交流,大量地學習繪畫技法、大量地寫生不同景區,不僅學習風景畫技法還學習人物畫技法,在這時他作品的朦朧夢幻氣質就基本形成了??铝_在之后的作品中也一直延續朦朧夢幻的風格。1835年,《麗華湖景的回憶》參加沙龍,這個作品是他以十多年對麗華湖的回憶為創作方式,表現了記憶中優美的麗華湖景色,得到了沙龍評委們的認可。1842年,《果園》和《意大利風光》參加沙龍展,其中《意大利風光》由政府收購,捐給亞維農的卡塞爾美術館。1843年,《索多瑪城的毀滅》參加沙龍,未能被展出,并遭到很多非議,這時柯羅決定第二次去意大利學習。他的這次意大利之行,使其對畫面的方向感非常明確,對于景區的選擇也是根據自己的想法來選取。1848年,第二共和黨當政,沙龍也跟著改革,柯羅等人所聯署的沙龍參展制度改革終于實現,且柯羅被選為評審委員。1849年,柯羅再次當選為沙龍評委,這時他已是人們心目中最偉大的風景畫家,與普桑等大畫家相提并論,但他參展的作品《麗華湖風景》未能展出,柯羅決定第三次去意大利學習。1870年,柯羅的作品呈現出另一個詩意的境界,他的畫面中央只剩下一艘小船,這應該是他這個時期的境況寫照。1873年,77歲的柯羅仍然堅持參加沙龍。對繪畫藝術執著追求的柯羅正是這樣,通過一次次參加沙龍和對藝術不斷的追求創作出一幅幅經典之作。
三、柯羅作品的風格特征
柯羅作品有著古典主義的典雅、浪漫主義的幻想與現實主義的樸素特點。他的作品構圖均衡,線條生動、富有情感,色調柔和雅致,筆觸自由、概括富于表現力,使人進入朦朧夢幻的情境,如在記憶里一般。他的作品強調直觀感受,尊重內心情感,追求色彩的豐富性和真實性,是個在自然中尋求詩意的現實主義畫家。
(一)朦朧夢幻的詩意美
柯羅風景畫中描繪的大部分是籠罩在輕煙薄霧之中色調柔和的清晨和傍晚景色,有著抒情詩般的韻調、音樂般的節奏,還充滿了對自然的記憶、提煉和概括??铝_一生再現和詮釋著自然,把自然物化為人的造物,渲染出一種靜謐、繚繞的夢幻氛圍,表達著他對于美的張揚與詩意。通過對繪畫藝術的探索,其藝術作品融合了19世紀眾多的繪畫流派特點,如吸取了古典主義藝術表現物象的寫實功力和處理畫面的優雅氣質感、浪漫主義表現畫面的律動感以及印象主義表現外界光線的能力等,找到了自己表現作品的方法。在構圖方面,采用均衡的古典式構圖。其畫面中的色調、反光、團塊、線條等繪畫語言都能成為他構圖的基本元素。他將這些基本元素以抽象原則在畫面中構圖,以記憶的方式組織自然結構,營造出一個理想的美好世界。在造型方面,他極其重視素描關系,畫面采用夸張、擬人的表現手法。柯羅作品中的景物外輪廓模糊,線條鮮活生動,筆觸輕柔自然??铝_從來不忽略人物本身就是作品主題,他一直注重將人物融合到他的風景畫中,這使他在藝術生涯的最后日子里,描繪的人物形象具有了新的深度與力度。在色彩方面,其畫面總是呈現出含蓄而柔和的效果,他尤其喜歡在畫面灰色區域內尋找色彩的明暗和冷暖的多層次變化,不施艷麗、不飾夸張、豐富細膩,以展現畫面抒情的詩意,使整個畫面統一在微妙的灰綠色調中。灰綠色調的營造賦予畫面朦朧、柔美、神秘、詩意的藝術美感。在光的運用方面,柯羅擺脫了古典主義的聚光法,不追求瞬間的光線效果,而是以豐富的色層進行有秩序的漸變來表現漫射光,并用微妙的明暗色層的變化營造晨曦或暮色以及薄暮冥冥的光線,從而使光色從屬于一定的主題氛圍??铝_在創作后期,將這一光線方面的研究方法和藝術思維廣泛應用于創作中,使他漸漸彌合了創作與寫生之間的矛盾。例如《孟特楓丹的回憶》,這幅作品蘊含了柯羅深沉的感情,畫面在構圖上還是沿用均衡的古典式構圖。左邊中景部分是虛霧般的湖光和倒影,前景是一棵好像被風吹動的小樹。右邊部分則是棵大樹,其中大樹的茂密枝葉占據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如果不加上左邊小樹前的三個點景人物,畫面的構圖會給人一種不平衡的感受。畫面中樹木的造型著眼點已不在立體效果的塑造上,而是采用快速且利落的絮狀筆觸來塑造,削弱了樹木的質感,更多專注于制造絨毛般樹葉的朦朧效果以達到整體畫面的朦朧效果。這種削弱形體的模糊處理方式使整個畫面有種溫柔甚至溫暖的不確定感,這也正是其作品的魅力所在。畫面在走勢上,無論是樹木還是前景部分草地上盛開的野花和嫩綠的樹葉以及主體人物的朝向,都是在有秩序地向左側靠攏。畫面在色彩的表現上強調色調感,大面積的灰綠色調與主體人物的紅色服飾相點綴,產生一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色調美感。交叉的樹葉和樹枝之間留有一些空隙,柯羅采用松動的筆觸將一些小而亮的光點點綴在深色的樹葉之中,增大了色調亮度的反差,使沉悶的氣氛變得靈活而有生機。清晨的湖面披著輕紗在微風中閃著銀光,與山巒和天空渾然一體,形成水天一色、朦朧夢境的視覺效果,表現出其悠閑自在、遠離塵囂,反映出柯羅心目中浪漫的田園詩意。
(二)浪漫的現實主義風格
柯羅是古典主義的忠實者,浪漫主義的崇拜者,又是寫實主義的追求者,他的人物畫兼有古典派和浪漫派的特色,筆觸輕柔細膩、手法洗練,表現的人物純凈善良??铝_從19世紀40年代起,特別是1850年以后,人物畫成了他關注的題材,他的人物畫作品在進入20世紀后受到評論家們高度評價。柯羅說:“我所感覺到的東西全是真實的東西,我看一個東西或一樣東西,就被某種美好的東西感動。不要丟掉這個印象,力求做到真實與準確,永遠不要忘記賦予形象以使你感到激動的那個外貌。”從這段話不難看出他對于寫生的重視程度以及他的現實主義思想??铝_為了給予人物以準確的地方色彩,他會研究各地的本土服裝,并靈活地運用于畫面中,而不是以原模原樣的照搬或者新聞報道般的方式去作畫,柯羅更關心真實感受在畫面中的表現。盡管柯羅的一些風景繪畫很感人,但抵達他的藝術巔峰的卻是他的一系列婦女作品。如《藍衣女郎》,是柯羅的最后一件人物畫。在構圖上,主體人物與背景的安排達到精確完美。在形象造型上,刻畫得生動而傳神,表現的是柯羅喜歡的模特兒多畢格尼,穿著洋裝,露出窈窕的身體曲線,發型梳高的盤頭,動態是一只手托著腮頰、身子依靠在一張大桌子邊的姿態,神情帶著若有所思的淡淡憂傷。在色彩上,表現得明快有力,人物服飾的大面積藍色、地面的土黃色和桌子的暗紅色形成三大塊強烈的對比色,但又統一在黃綠色背景墻的調子中,整個作品給我們建構了一個強而有力的宏偉畫面。作品中藍衣女郎形象也許是柯羅晚年的心靈化身,充滿著象征性的光芒,呈現出浪漫的現實主義色彩。
(三)徘徊不去的淡淡憂傷
柯羅筆下的人物一般都是思想純凈、心地善良的形象,他似乎是尋找著理想中的靜謐和那一股不可言喻的淡淡憂傷,作品透露出一種平凡的真實和偉大。“這些作品在題材上特別偏重于婦女,這引起了注意。要記得它們是年事已高的人的作品—滿載榮譽、可有點過時了—這個人盡管明顯地極其珍視女性陪伴,卻終身未婚。據柯羅自述,他是為了保有自己的藝術自由、一位到處漫游的風景畫家的藝術自由而回避婚姻—在當時這可是個十分常見的社會現象??铝_的婦女肖像畫心靈的不透明性似乎是畫家表現他自以為與他喜好的對象(婦女、世界)保持距離的方式,他拒絕與之熟悉親昵,自相矛盾的是,他又贊成熟練地掌握他選擇的了解她們、表現她們的手段?!雹佟八U明了在柯羅的繪畫中徘徊不去的憂郁和退縮,這種氣氛一開始就存在,但愈趨于他生命的結束則愈濃厚,歸根結底是藝術家自己;如此易于接近又如此不可企及。”②“談及柯羅,還有與他同時代而又年輕些的巴比松畫派依據他們對19世紀生活的現代化和都市化的擔憂”③,羅伯特•赫伯特曾評論,“他的寧芙、吉卜賽人以及東方婦女是變體的自我,反映了他們自己在法國的四面八方流浪,反映了他們失去家園的感覺”。④
結語
柯羅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風景畫和人物畫藝術大師,他對藝術的追求孜孜不倦,他高尚的情操深深地影響著他作品的格調,他的作品具有夢幻的詩意、浪漫的現實主義色彩和徘徊不去的淡淡憂傷的風格特征,他的作品讓古典主義的色彩出現了生命,使畫面更具有內在的生命力,為印象主義的產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他一生所探索的藝術思維與創作方法成為我們創作的思想導向。
注釋:
①②③“重新認識柯羅”利•施瓦布斯基.世界美術,1997年第3期
④羅伯特•L.赫伯特著.再訪巴比松.克拉克與韋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作者:李紅娟 單位: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