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宏觀經濟管理中經濟信息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只依賴市場開展經濟管理工作已無法滿足信息時代的需求。然而經濟結構規律及宏觀調控體系不完善、經濟信息服務機構建設落后及運行機制不健全、人員信息素質水平偏低及對經濟信息的整理不科學等問題的存在,導致宏觀經濟管理中對經濟信息的應用是低效甚至無效的,急需采取相應的保障措施來解決。
一、經濟信息對宏觀經濟管理的影響
經濟信息的內涵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上的經濟信息指的是直接在經濟運動中表現出來的信息,而廣義上的經濟信息指的是與整個經濟運動有關聯的各種信息,通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把經濟運動的變化規律及特征反映出來[1]。不管是狹義還是廣義,經濟信息都能在宏觀經濟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對于宏觀經濟管理來說,國家各級政府應基于市場調節來保障國家經濟穩定運行,調節整個經濟活動并進行有效的控制,確保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經濟信息的影響是:一方面,經濟信息會影響投資規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規模是經濟增長的直接影響因素,是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內容,而投資規模的關鍵影響因素就是經濟信息。由此可見,經濟信息與投資規模之間是相互補充相互影響的。為確保投資規模適度,就應考慮一定時期內的經濟信息產生的影響,以滿足國家經濟增長需求,促進宏觀經濟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經濟信息會影響資源配置的合理性。經濟信息能促進資源結構變得合理化,從而發揮資源配置的效用,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當今社會,可利用的資源相當有限,擁有的資源也是很有限的,所以資源配置及利用的合理化非常關鍵。對于宏觀經濟管理而言,市場經濟自身的缺陷是不可消除的,市場調節的盲目性也一直存在,只有通過應用經濟信息來宏觀調控經濟,才能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二、宏觀經濟管理中應用經濟信息的效益
管理并應用經濟信息的目標在于追求宏觀經濟效益。在一定時期里,宏觀經濟效益指的是各個環節、各個經濟部門效益的總和,它的主要表現方式是一個國家國民總值的增長,或是國家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整體提升。總體有時候是局部的總和,但有時候局部的提高并不會使總體得到相應的提高[2]。在很多情況下,局部與總體之間都有很多矛盾存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政府就需用一定的宏觀經濟管理手段和方式促使局部與總體之間達到平衡。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整個國家的社會效益;在精神文化建設過程中,經濟信息導致的部分經濟行為將影響到國家社會的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效益。但是,既然在宏觀經濟管理中應用經濟信息所產生的社會效益有正面的,那么負面的經濟效益也不可避免。所以好的宏觀經濟管理、經濟信息的有效應用等不僅能產生好的經濟效益,還會產生正面的社會效益。如果能把良好的經濟效益體現出來,那么生態效益也會逐漸獲得穩定發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在不同方向、不同程度上也會對是否能完成宏觀經濟效益目標產生影響,只有通過有效應用經濟信息,才能使它們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三、宏觀經濟管理中有效應用經濟信息的保障措施
(一)探索經濟管理結構規律,健全宏觀調控體系
健全宏觀調控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前提。宏觀調控的任務包括:通過采取行之有效的宏觀經濟管理辦法,基本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不斷優化經濟結構,引導國民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全社會共同進步[3]。為此,我們應始終堅持不懈探索、實事求是的觀點,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不僅要看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還要結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商品經濟的水平,有針對性地選用與我國國情相符的宏觀經濟調控方法,不斷建立健全經濟結構和宏觀經濟調控體系,確保經濟信息的應用充分、有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里,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資源就是經濟信息,如果經濟信息得不到有效應用,那么宏觀經濟管理就是無米之炊、無水之源。而宏觀經濟調控體系是一門新興學科、應用學科,綜合性強、涉及面廣,由于它的多層性、廣泛性,決定著它的內容復雜而豐富,它的規律需要在不斷的改革實踐中才能進行探索。面對這些復雜而豐富的內容,可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如按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可分為直接管理、間接管理;按照不同的管理主體和職能,可分為宏觀經濟決策、經濟規劃與調節、經濟監督等。所以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認識經濟信息的重要作用,通過探索經濟結構管理規律、健全宏觀調控體系來統一規劃,不斷加強經濟信息管理,采取正確的技術策略實現經濟信息應用的現代化,促進提高宏觀效益。
(二)建設經濟信息服務機構,完善建立運行機制
宏觀經濟管理機構包含最高決策機構、經濟調節機構、信息服務機構等。長時間以來,在計劃經濟的影響下,我國設置機構時都忽略了信息服務機構,即便設立了各種各樣的信息中心、研究中心,但并沒有在決策過程中得到重用,導致宏觀經濟管理效能的發揮不充分。最大的信息用戶是政府,政府同時也是最大的信息采集、生產和擁有者。政府信息機構采集到的經濟信息的特點有客觀性、宏觀性、綜合性、預測性等,能為各種職能部門、企業乃至全社會提供經濟信息,它的職責就在于為宏觀經濟管理決策提供信息服務,把經濟信息定期公布給社會,從而對經濟活動進行指導,確保經濟信息得到有效應用[4]。同時,經濟信息服務機構運行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促進經濟信息得到有效應用的另一個前提。我國當前的宏觀經濟管理機構應深入改革,真正實現政資分開、政企分開,盡量減少直接管理的微觀經濟部門,或直接撤銷,發展社會監督、服務組織,分擔政府的部分管理任務,從而提高效率,為經濟信息服務機構的運行提供條件,最終有效應用經濟信息。
(三)提高人員信息素質水平,優化信息整理工作
信息、物質和能源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資源,如果對信息的開發和利用程度較低,那么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也難以提高。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后,世界經濟走進信息時代,我國宏觀經濟管理人員面臨的要求就更高。對此,宏觀經濟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強烈的信息意識,還要保持對經濟信息的主動性、敏感性,熟練掌握經濟信息知識;不僅要具備現代管理學知識、經濟學知識,還要掌握計算機知識、信息技術知識等,鍛煉自己運用經濟信息的技能,不斷提高自身信息素質水平,善于從無序的、零散的經濟信息中捕捉有價值的信息,為有效應用經濟信息資源提供保障。當然,經濟信息整理工作是應用的前提,需要宏觀經濟管理人員按照特定需求審核、重組、分類、編碼、存儲、更新收集到的經濟信息,并建立信息檢索系統,把孤立無序、凌亂分散的經濟信息整理好,為宏觀經濟管理的應用提供方便。整理經濟信息的目的在于確保信息的真實性,為檢索經濟信息奠定基礎,使經濟信息管理更加準確、及時、系統、經濟、有效,使經濟信息整理工作變得更加優化更加有條理,以滿足宏觀經濟管理的需要。
四、結語
在信息時代里,經濟信息是宏觀調控經濟管理的重要依據。對我國宏觀經濟管理而言,經濟信息具備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我們只有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出經濟信息在提高宏觀經濟管理效益中的優勢,才能為經濟結構的合理性、國民經濟發展的持續性等提供保障。
作者:張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