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房屋建筑環保節能材料的推廣使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我國,房屋建筑規模龐大,且消耗海量建筑資源,與節能型、環保型社會建設嚴重背離,要想推動房屋建筑綠色發展,必然要重視環保節能材料的使用。本文首先就常見建筑節能材料予以簡述,指出阻礙環保節能材料推廣的具體要素,并提出具體的應用推廣對策,旨在促進綠色環保房屋建筑發展。
關鍵詞:房屋建筑;環保節能材料;推廣
1前言
建筑行業發展至今,其節能、環保標準有很大提高,環保節能建材也在不斷推陳出新,極大促進綠色建筑發展。但在實際房建施工中,由于材料認知、成本、技術等因素,環保節能材料卻未得到較好的應用,甚至帶來建材浪費與房屋質量問題。為此,需要著重研究環保節能建材推廣問題,下面將針對環保節能材料品類、應用問題及推廣建議展開詳述。
2環保節能材料分類
2.1節能型墻體材料
在房屋建筑中,墻體作為主要圍護結構,仍是建筑節能的重點關注對象,為此研發出多種節能型的墻體材料,常見材料如下:一是加氣混凝土砌塊,為減少墻體施工建材資源損耗,提升墻體的性能,研發出在更具輕質、隔音、隔熱保溫等功效的加氣混凝土砌塊材料,較為適用于房建施工,特別是在高寒環境下,解決了主墻體材料的面層凍融、隔氣防潮等難題。二是EPS砌塊,其材料優勢在于墻體構造更為靈活,且操作簡便,能夠在墻體澆筑期間一同施工,可改善墻體性能。三是空心混凝土砌塊,極大節約了材料用量,但需要做好砌塊模數的量化工作。四是模網混凝土,不僅有足夠材料強度,減少墻體材料用量,而且保溫、隔熱效果顯著,需進行現場組裝,可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效率。
2.2節能型外墻保溫材料
在房屋建筑中,外墻保溫也直接關系建筑節能,相應節能型材料有:一是礦物棉,其作為外墻保溫材料,不僅有顯著的隔熱、保溫功效,而且因其材質為玻璃棉或者是巖棉,阻燃效果良好,可提高外墻保溫層穩定性,然而還需做好前期試驗工作。二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其在外墻保溫中的優勢在于,低吸水率、低密度且材質均勻。三是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因其具有閉孔結構的特點,可使保溫層材質導熱系數更低,而且對不良環境的耐受力強,但材料造價成本較高。四是水泥聚苯板,其在外墻保溫層中的應用,充分體現其耐久性、保溫及抗沖擊能力,然而缺點在于材質自重大。
2.3節能型門窗材料
在房屋建筑節能設計中,也要重視門窗材料的選用,環保節能門窗材料,有助于建筑能耗的降低,有著較大發展潛力。節能型玻璃材料主要有:一是中空玻璃,這在房屋建筑中多有應用,其優勢在于低導熱率且隔音效果顯著。二是鍍膜低輻射玻璃,可減少外界光源輻射強度,還具有良好保溫作用。三是真空玻璃,主要是通過惰性氣體填充的方式,提高玻璃性能。同時,門窗框扇節能型材料也有多種選擇,如塑鋼型材,可使框扇結構也具有良好保溫性能,減少門窗框扇部位的熱量交換。
2.4其他環保節能材料
現階段,對環保節能材料的研究仍屬重要科研方向,而且不斷研發新型材料,如納米微膠囊相變材料,其材料特性在于熱存儲方面,盡管距離實用仍有差距,但也為節能環保建材領域發展指明新的方向。再就是新能源與建材的結合方面,如利用太陽能轉換材料,替代房屋建筑常規建材,可減輕建筑使用中的能源壓力,使建筑更加的節能。
3阻礙環保節能材料推廣的相關因素
3.1對節能環保材料認識不足
在房屋建筑中,盡管已有多品類、不同檔次及性能的節能環保材料可供選擇,但實際應用效果卻往往與節能環保材料預期效果偏離甚大,而且節能材料利用率也偏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對節能環保材料認識不足,對環保材料性能、特點、施工要求把握不準,且綠色建筑施工技術水平有限。正因認識不足,阻礙了綠色施工技術的進步,仍舊采取常規材料的施工操作方式,很難發揮材料的節能、環保效果,對新型材料推廣構成阻礙。
3.2工程成本管控壓力大
如今,效益最大化仍是房屋建筑開發的核心要求,而相較于常規建材,節能環保材料并不具備成本優勢,甚至材料造價成本有較大提升,也就帶來了節能環保材料應用與成本管控的矛盾。然而許多房屋建筑承建單位,對上述矛盾處理缺乏有效手段,在成本管控壓力下,不得不放棄對綠色環保建材的應用。一方面缺乏長遠考慮,建筑單位僅關注項目建設成本,對綠色、環保、高標準建筑空間缺乏足夠重視。另一方面,綠色環保材料在規模化、循環生產方面,做得不夠到位,環保建材不具備性價比優勢。
3.3綠色環保施工技術滯后
在綠色環保建材應用中,不論是何種新型材料,要想達到最優的環保價值,須嚴格依循所配套的綠色施工技術。然而,部分房建施工單位對其所應用的新型綠色節能材料,沒有及時進行相關技術培訓。在新材料的應用中,由于綠色施工技術的滯后性,可能達不到綠色環保材料應用效果,造成優質建材的浪費,甚至威脅房屋建筑質量,進而阻礙環保節能建材推廣。
4促進環保節能材料應用的具體對策
4.1加大新材料開發力度
如今,在房建行業中,環保節能材料造價成本、技術要求等是阻礙其推廣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現有新型材料的市場局限所在,所以,仍需加大環保節能材料研發力度,需綜合政府、科研機構及大型建材企業的科研力量,不斷豐富環保節能材料類目,還要針對地域特點,研制出具有廣泛適用性的新型材料。同時,材料研發過程中,應平衡好環保節能材料的性能與造價關系,獲得更具性價比且符合房屋建筑特點的相關新型建材。可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在其具有性能優勢的綠色環保材料基礎上,作本土化改造或技術改進,使其更為符合國內房建施工條件,促進綠色環保建筑發展。
4.2加強宣傳教育,轉變材料認知
在房建施工領域,針對節能環保建材,仍需從綠色、環保角度出發,加強理念宣貫,明確環保建材的戰略價值。而且,還要強化內部交流,深化探討環保節能建材施工經驗,積極借鑒相關工程案例,還要掌握項目本身的綠色施工要求,對相關技術進行論證,切實發揮材料的環保、節能性能,打好房建施工的技術基礎。此外,要重點就環保節能材料采購人員予以培訓,豐富其新型材料知識儲備,更好地把握環保節能材料的造價及性能差異,使房建工程材料選用更為科學。
4.3科學規劃材料使用,強化材料成本管控
在當前新型材料市場中,高成本仍是主要問題,要想解決其與成本管控的矛盾,關鍵是要深化房建工程各相關單位溝通,在環保節能材料應用的必要性上建立統一認識,并對新材料的選購與使用做科學規劃,從設計、施工等環節,降低環保節能建材損耗,提高材料利用率。當然,材料使用規劃的建立,還要考慮房屋建筑品質要求,結合材料市場變化,進行全面的數據分析,并且要加強采購監督,嚴格把控環保節能材料選購環節,提高材料應用的實
4.4提高綠色施工技術水平
為切實發揮環保節能建材性能優勢,首先要解決施工技術問題,這對綠色施工技能培訓提出明確的要求。房建施工企業,應當就環保節能建材的性能、特點、施工要求等,常態化開展相應技術培訓,緊跟環保節能建材更新趨勢,通過模擬操作等方式,不斷深化施工技術要求。同時,還應落實考核制度,針對房建項目所用綠色建材,對其施工要求以實操的形式進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不僅可降低環保建材損耗,還能提高房屋建筑綠色環保性能。除此之外,環保節能材料使用過程監督也是必要的,由于材料新穎且操作復雜,若不加以技術監督,易發生不規范操作,損害材料的環保、節能效能。所以,綠色施工現場應重視監管,可利用BIM等先進手段,落實現場監管與效果評估,對環保節能材料應用問題做到實時排查,不斷改良現有技術工藝,推動綠色建材應用推廣。
4.5推動規模化及循環生產
要想促進環保節能建材的全面推廣,還要進行產能刺激,通過擴大材料生產規模,統一綠色建材生產標準,提高環保節能材料市占率,還能拉低綠色建材成本,進而從源頭上促進綠色建材推廣。但還要加強對市場反應的關注,對需求量大的環保節能建材,要重點扶持相關企業,使其在相應規定標準下,逐步擴張環保建材產能規模,制定合理的擴產計劃。同時,對于環保節能建材,更要貫徹綠色理念,從產業整體布局,落實好循環生產的要求。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積極回收廢舊的環保材料,還可將相關廢舊資源用于環保節能材料生產,建立起完善的循環生產體系,從根本上解決環保節能材料浪費問題。
4.6政府帶頭推廣綠色建材
在環保節能建材發展中,因其屬于新興事物且在材料成本、技術等方面具有先天劣勢,很難取得房建施工企業青睞。這需強調政府的參與,不僅要進行理念宣貫,更要從政策、制度上進行頂層設計,制定建筑的節能、環保標準,有效遏制綠色施工中的形式化問題。同時,借助政府的公信力,對環保節能材料品質、效能等進行背書,可增強新材料的市場信心,還能有效規范環保材料市場。工程建設管理部門,還應積極介入綠色建材生產、銷售等環節,發揮其宏觀調控作用,減少其各類費用,有效控制環保節能材料整體成本。除此之外,還要深化綠色建材行業內部交流,對材料的市場反應、問題反饋、施工難點等積極的反饋,幫助環保節能材料研發獲取第一手數據,使其在技術上獲得不斷改進。
5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必然要大量應用環保節能材料,并配套相應的施工技術,使建筑空間更為環保、舒適。但在材料推廣使用中,受制于節能環保材料認識不足、成本管控壓力以及施工技術滯后等問題,仍難以有更大的發展。為此,需要繼續加大環保節能材料研發,推動規模化、循環生產,房建施工單位也要科學規劃綠色建材的使用,強化材料成本管控,并常態化開展綠色施工技能培訓,使材料效益得以最大化。此外,還要強調政府參與,帶動推動環保節能建材使用,建立規范化、秩序化的環保建材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魏凱通,郭先奇.環保型建筑節能材料的特性及應用趨勢[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0(5):89.
[2]陳慧勤,秦俊遠.建筑與裝飾工程環保節能材料的技術分析運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9(12):4+6.
[3]張弛.節能環保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住宅設施,2018(12):33~34.
[4]焦體靜,楊舒.房屋建筑設計中的節能環保問題探討[J].居舍,2018(29):85.
作者:薛穎 單位:中鐵十六局集團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