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波普藝術思潮影響下當代海報設計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波普藝術作為當代藝術中的重要流派,綜合了多種藝術風格的特點,模糊了架上藝術與大眾生活的界線,是一種符合大眾審美趣味的藝術。波普藝術讓藝術更加生活化、更加商業化,而商業性也正是設計領域一直以來最大的特點之一,因此波普藝術對于當代設計的影響是非常廣泛且迅速的。文章從中國當代海報設計的角度出發,探討了波普藝術思潮影響下的中國當代海報設計,總結出波普藝術在中國當代海報設計中的三大表現:色彩表現、手法表現、風格表現,并分析了波普藝術對中國當代海報設計在創作觀念上的影響。
關鍵詞:波普藝術;海報設計;中國當代設計
1波普藝術
波普藝術又叫POP藝術、大眾藝術,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形式之一。它的本質與達達主義一樣都是反藝術的,他們認為雜志、飲料瓶上的圖案和美術館里的展品一樣都是有效的藝術形式[1]。波普藝術家們喜歡使用大眾生活中常見的現成品作為原料進行藝術創作,體現其大眾化藝術的內核,模糊了高端文化與低端文化之間的界線,是二十世紀以來影響最廣、大眾普遍接受度最高的藝術流派。波普藝術萌芽于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當時正是二戰后西方各國經濟逐漸復蘇的時期,此時美國的國際主義產品通過貿易席卷歐洲,冷漠單調的設計引起了戰后新生一代的不滿,他們想要有一種新的風格來體現戰后新的文化與消費觀念,所以波普運動這種探索就在英國誕生了。1952年藝術家愛德華多·包洛奇在一場演講中展示了自己的拼貼作品《我是一個有錢人的玩物》,這是“POP”一詞的第一次出現,也為50年代未興盛的波普藝術奠基。1956年藝術家漢密爾頓在展覽中展出了自己的拼貼作品《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引發轟動,才讓波普藝術真正走進大眾的視野。波普藝術被推向頂峰是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將日常用品、消費品的形象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更加模糊了藝術與商業設計之間的界限。一個藝術品是否由藝術家親手制作已經不再是決定一件作品的原真性的關鍵因素,而這個藝術執行上的概念革命,就是使得20世紀的藝術與之前所有的藝術都不再相同的根本原因。波普藝術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衰退,80年代成為經典[2]。之后也不斷有新的藝術家用這種方式進行創造,不論是哈林的卡通涂鴉還是村上隆的太陽花,都是對波普藝術的內容與形式不斷創新,從而形成了現在的“新波普”。至此,波普藝術與商業設計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很多波普藝術大師既是藝術家又是設計師,他們的作品受到大眾追捧與喜愛,導致很多設計師對波普風格產生興趣,形成了具有鮮明藝術特色的波普設計浪潮。
2波普藝術在中國當代海報設計中的發展
海報設計也叫招貼設計,它的作用就是吸引注意傳遞信息以達到促進銷售或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目的。中國的海報設計在發展之初主要集中于我國的上海地區和香港地區,如民國時期的月份牌、20世紀60年代的政治宣傳畫等都是我國海報的特殊形式。后來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海報作為最普遍的大眾的傳播媒介之一不斷發展,特別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中國與國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種國外流行的藝術風格傳入中國,對中國設計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使中國的海報設計與國際設計逐漸接軌,形成了多種中國當代海報設計新風格,從此中國海報設計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而正是在這改革開放商業發展漸入佳境的1985年,波普藝術作為當時西方最流行的藝術形式與藝術觀念傳入了中國。波普藝術家羅伯特·勞森伯格來到中國,并將他的許多拼貼作品帶到中國來巡回展出,這給當時的中國藝術思想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進而引發了后來的“85美術新潮”[3]。與西方波普藝術不同的是,中國的波普藝術更強調對歷史與政治的借用,從1990年栗憲庭首創“政治波普”的概念,到藝術家王廣義設計制作了一系列具有波普藝術風格的政治海報,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消費符號與政治形象的組合吸引了更多藝術家思考創作,形成了中國的“政治波普”。政治波普是波普藝術傳入中國后中國藝術家根據中國國情創造出來的,是中國特殊的時代文化與社會背景發展下的產物。現在的中國已經改革開放了40多年,在這期間中國的商業經濟飛速發展,中國海報的設計風格也更加多元,但波普藝術風潮并沒有就此消散,而是以一種新的形式出現。中國當代波普風格海報設計摒棄了之前政治性、批判性的藝術思想,更多地繼承了波普藝術的視覺特點,目前,波普藝術已經在中國當代海報設計中形成了一種新風格———波普風格,它讓海報在整體視覺上更具沖擊力與吸引力,讓大眾對海報內容產生強記憶點,以達到產品銷售的最終目的。
3波普藝術在中國當代海報設計中的表現
波普藝術風格是一種追求大眾化、通俗化趣味的風格,強調新奇與獨特視覺沖擊力,基于達達主義的拼貼形式,采用強烈的色彩對比處理,喜歡使用商業類大眾題材的風格。波普藝術在中國當代海報設計中的表現需要從色彩表現、手法表現、風格表現三方面進行分析。
3.1創作色彩上的高飽和
當代的波普風格海報設計在視覺上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豐富多彩抓人眼球的配色,而且這些顏色大多數都是飽和度較高的純色,這也是波普藝術最鮮明的特征。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最出名的頭像系列就擁有大膽的配色,讓人過目不忘。藝術家凱斯·哈林的波普小人涂鴉也因豐富的色彩與趣味造型受到美國人的喜愛,甚至他還開了自己的店來售賣印有他作品的周邊,充分體現出藝術與設計的結合。因此很多設計師的受到波普藝術風格的影響,在創作時使用高飽和的顏色和以圖形為主體添加裝飾性元素的方法進行海報設計。而且色彩是人們對一個事物最先的認知之一,也是人們記憶中對一個事物最容易提取的特點之一,在設計中這種大膽的高飽和撞色有利于海報吸引受眾注意、產生視覺記憶,有利于增強海報的實際應用效果。
3.2創作手法上的拼貼與波點
拼貼手法是一種將不同時空的形象置于同一平面中,通過將各種圖像按照形式美的規律拼合,表達創作者內心思想的一種藝術創作方式。從最初波普藝術之父漢密爾頓的代表作到新波普藝術家大衛·霍克尼的照片拼貼,拼貼手法貫穿了英國的波普藝術。波普藝術家利用能反應當代消費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形象進行拼貼創作的方式,不僅拉近了大眾與藝術的距離,也讓拼貼開始流行起來。這種充滿創意的拼貼手法在中國當代海報設計中頗受歡迎,它能實現時間的碰撞、空間的碰撞,在二維中體現三維甚至四維,是中國當代海報設計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創作方式。疫情期間,我國設計師旺忘望就運用拼貼的手法創作了一幅波普風格海報,他把各國名畫中的經典形象拼貼在一起,再給他們“戴上”口罩并配上高飽和色彩,緊扣全世界團結起來共同戰役的主題。而波點的創作手法來自于波普藝術家羅伊·利希滕斯坦。他幾乎每幅作品中都運用了波點元素,讓人一眼就能認出他的作品。利希滕斯坦的作品簡潔明快,富有強烈的時尚感,與商業社會追求的鮮明個性需求相符,他憑借獨有的波點漫畫風格在波普藝術中占據重要地位。在中國當代海報設計中,很多波普風格海報除了運用鮮明的色彩引人注意外,還會加入歐美風女性形象與波點進行版面的裝飾,這都是受到利希滕斯坦的藝術風格影響。這種海報形式由于風格獨特比較吸睛,在中國多被用于宣傳與促銷的海報設計,從而成為了一種通俗化的海報風格。
3.3形式風格上的幼稚力與超扁平
波普藝術對于中國當代海報設計的影響之一表現為幼稚力風格的流行與發展。“幼稚力”與“超扁平”這兩個詞最早由日本波普藝術家村上隆所提出,他的波普藝術創作受到日本動漫文化的影響,更加注重娛樂性與觀賞性,他創作的太陽花形象風靡全球,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符號,出現在了多個國際時尚大牌的設計中。他的“幼稚力宣言”與“超扁平宣言”一度影響了當代的設計風格。這種風格在中國當代海報設計中表現為卡通化的時尚感,近兩年在受眾群體為年輕人的綜藝海報設計中特別流行。熱門綜藝《奇葩說》第六季的整體設計風格就是這樣,以扁平化的手法繪制卡通元素,在畫面配色上大膽撞色,使畫面整體充滿年輕的活力。當代海報設計偏愛這種風格,是因為當代設計考慮到現代成人兒童化心理的青年亞文化對大眾審美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多彩的、稚趣的設計風格,所以這種卡通又不失時尚、畫面熱鬧又不失藝術品位的波普風格設計特別符合青年人的審美,常常被用于目標受眾群體年輕化的海報設計當中。
4波普藝術對中國當代海報設計的創作觀念影響
4.1流行符號的運用
美國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被譽為波普藝術的領袖,對波普藝術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他的很多作品都利用了當下的流行符號。比如他創作的《金寶湯罐頭》《瑪麗蓮夢露》等一系列利用復制與排列組合的方式創作的絲網印刷作品,不僅進一步極端化了波普作為商業藝術與消費主義的表現,還給當代海報設計提供了一種新的創作思路,即利用大眾熟悉的流行符號或明星形象進行海報設計。在中國當代海報設計中,利用與知名IP形象聯名的方式吸引大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甚至受到很多年輕消費者的追捧。中國知名品牌“老干媽”在2018年推出的雙十一海報,把“老干媽”陶華碧的經典形象與產品形象作為一種流行符號,利用波普藝術重復手法及大膽撞色的形式表達出來,體現個性的同時又拉近了與年輕消費群體的距離,完美地體現了“老干媽”品牌的主張與態度,成功贏得了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4.2從平面到立體
漢密爾頓和大衛·霍克尼的拼貼是在二維中體現三維,其本質還是二維,但美國的波普藝術家湯姆·韋塞爾曼則是將二維與三維結合起來進行藝術創作。韋塞爾曼的經典作品之一《浴室三號》就是先在畫布中用寫實的手法畫出浴室的墻壁和在浴室中洗澡的裸女形象,而周圍的浴簾等物品都是由真東西組成的,以構成一個真實合理的環境。韋塞爾曼這種二維與三維相結合的表達方式為中國當代海報設計提供了一種新的創作理念,常被用于戶外海報的設計當中。青島街頭海爾家電戶外海報就是利用了這種手法,把一個鏤空的海報貼在方形的井蓋上,使立體的井蓋變成了電視機的屏幕,與平面的海報成為了一個整體,讓人忍不住感到新奇。這一手法推動了中國當代戶外海報設計的發展,讓城市中的海報設計更加富有創意。
5結語
如今波普藝術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與經典。通過波普藝術的口號:“讓藝術流行起來”就可以看出,波普藝術的根本目的就是將藝術大眾化,波普設計的產生也是波普藝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在設計中波普藝術為設計師提供了很多的創新思路,也為中國當代海報設計提供了很多新的設計方向。
參考文獻:
[1]李黎陽.波普藝術[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2]張雪.探討設計領域的不老松———波普藝術[J].現代裝飾(理論),2014(11):135-136.
[3]楊明.波普藝術在中國[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05):285-286.
作者:周靖茹 單位:遼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