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語文弘揚傳統文化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作為語文教師,應該致力于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而滲透與弘揚傳統文化是有效途徑之一。
一、傳統文化在教材中的滲透
高中語文教學的實施要求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全方位地剖析教材中所涉及的傳統文化內容。在課堂環節,教師應該細致地講解傳統文化的觀念,將其與課文充分地結合在一起,如此才能夠幫助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觀點與道理有所理解。具體而言,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把握好教材的重點與難點,并對其進行深度挖掘,將其中所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提煉出來,然后呈現給學生。尤其是古詩文的學習,教師不應該僅僅停留于字面上的講解,也要實現教材的延伸與拓展,將我國古代的名人勵志故事與教材內容相結合,通過滲透與傳播傳統文化經典,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自發地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當中。
二、課堂氛圍的營造
現階段,我國高中語文的課程教學依然是以課堂為主要陣地,因此,傳統文化經典的傳承與弘揚必然需要經歷課堂教學這一環節。眾所周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與品德在諸多文學作品中都有所滲透,其中古代文學作品多為詩詞歌賦的形式。因此,在相關課文的講解中,教師為了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需要采取有效的途徑與方法。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介紹作者及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來實現傳統文化的教育與滲透,并將與作品相關的現代影視作品結合到一起,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先進的教學技術與方法,以多種形式向學生呈現教學的相關內容,對教材中的人物、事件以及內容進行深度刻畫,加深學生對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的認識。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就可以在一個更加真實、形象的情境中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為實現語文教學、弘揚傳統文化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傳統文化的延伸
盡管在高中教學中課堂是教師授課的主要陣地,然而傳統文化的傳承依然涉及很多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致力于強化傳統文化經典的弘揚,與此同時也要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傳承傳統文化。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首先需要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來講,應該從課前預習、課堂講解以及課后復習三個環節做起。課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前布置閱讀任務,了解課堂教學內容,并通過多種渠道搜集與傳統文化相關聯的信息,從中提出疑問;在課堂環節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然后向學生布置課后復習的任務;在課后時間,學生通過閱讀經典名著來強化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如此一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知水平就可以得到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課外閱讀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作推薦,幫助學生提高鑒賞能力,并提高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高中生而言,通過課余時間獲取資源的途徑非常多,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與思想的侵蝕與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對信息進行有效篩選,確保他們能夠在豐富的課余活動中實現傳統文化的延伸,獲取到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四、教學形式的完善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對整體思路有所把握,基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對教學形式進行完善,并組織學生圍繞傳統文化展開探究,發掘其內涵,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教師應該將語文教學與現代科技結合到一起,通過網絡、多媒體等方式,將教材內容更加直觀地呈現出來,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加積極地探索教材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另外,為了充實教學內容,教師也可以采取立體化的呈現方式,通過不同的教學活動來解讀教材內容,并將傳統文化滲透于其中。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閱讀量得以增加,與此同時,他們的語文素養也可以得到提升,這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而言顯然有著積極的意義與影響。此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于弘揚傳統文化而言也有著重大意義,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參與到與傳統文化相關聯的實踐活動中,在實踐中找尋傳統文化的內涵,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作為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高中語文教學現狀,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方法,致力于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為弘揚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楊海珊.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國學經典滲透[J].中外交流,2017(2).
[2]唐梅.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未來英才,2016(12).
[3]李嬋.我國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6).
[4]康國強.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5).
作者:王江堂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