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語文中比較閱讀方法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比較閱讀的方法,要在分析教材、明確教學方向的基礎上,從橫向、縱向角度比較不同作家相似主題的作品,比較不同作家對同一題材的描寫,并結合影視作品分析文章內容,以幫助學生增加知識、拓展思維、提高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比較閱讀;應用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會借助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以期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及語文素養。其中,比較閱讀作為常用的教學手段,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比較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從而對文中情感和內涵有更深入的理解。但是,在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不少教師對比較閱讀還存在疑惑。因此,本文針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閱讀方法的應用進行了以下分析。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落后的閱讀理念
當下,有些高中語文教師仍未轉變教學觀念,這是閱讀教學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教學中,這樣的教師往往利用提問等方式引導學生靠近自己預設的答案,以教參或自己的解讀代替學生的思考,這樣的學習方式會抑制學生的閱讀熱情,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對閱讀的反感或畏難情緒,進而影響閱讀教學的質量。
(二)僵化的閱讀方式
在閱讀課上,僵化的閱讀方式仍然普遍存在。教師實施閱讀教學的手段總是一成不變,未能及時根據教育思想的變革更新教學目標和手段,這直接影響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應用比較閱讀方法
(一)分析教材,明確教學方向
教師要根據高中語文教材的內容,對教學課題進行詳細的劃分,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閱讀。教師可將文學作品作為主體,把散文、小說、詩歌以及文學鑒賞引入其中。此外,對于課文當中的內容,教師也要進行重組,結合文章的主題以及題材,重新排列教學順序,以便使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容。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思路找出幾個閱讀的側重點,引導學生進行精讀,把握文章主旨,并將主題提煉出來。由于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中心思想,其主題和文體多種多樣,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不同文章的差異詳細備課,并根據作品的差異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二)橫向比較在閱讀中的應用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橫向比較是較為常用的授課手段。橫向比較即對不同作家相似主題的作品進行比較,比較中要對不同作品當中的段落、表達內容的形式、蘊含的情感等進行詳細的對比,以便使學生對其中的思想內涵有深入的理解,對作品的認識更加多元化。通過這樣的比較,學生的閱讀熱情會有明顯的提升。例如:在閱讀《出師表》時,教師要先讓學生對諸葛亮有所了解。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發明家。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后,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隱居。之后便有了大眾非常熟悉的故事,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蜀漢。在任丞相、武鄉侯之后,諸葛亮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各種不同原因而失敗,最終病逝于五丈原。除了這些最基本的信息外,教師還可利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使學生通過對比更深入地了解諸葛亮其人。學生在《三國演義》中會讀到諸葛亮善用智謀,有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空城計的故事,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使之可一弩發十矢。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但是在《三國志》當中,諸葛亮更善于治理國家,陳壽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治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边@樣,學生便能對諸葛亮有更加理性的認識,并能學會借助不同的作品客觀地對人物進行評價。
(三)縱向比較在閱讀中的應用
縱向比較即比較不同作者對同一題材的描寫,對其中的時代背景、文章內容以及主題思想進行分析,之后再從歷史、社會等角度對文章進行全面分析,并引導學生總結文章主題。這樣比較,可以提升學生對同類作品的客觀認識。如同樣為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由于背景和創作心境的不同,孟浩然在《過故人莊》中寫出了“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而陸游在《游山西村》中寫出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在應用縱向比較方法的過程中,要結合作者的差異對內容進行細致分析。例如:對《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和《我與地壇》作縱向對比時,要從作者創作的不同時代和作者的人生經歷去分析?!都偃缃o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是在19個月大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視力和聽力的,《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是當代作家,21歲時因病雙腿癱瘓,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時候,他“走”進地壇,并從此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海倫•凱勒在突然變成盲聾人之后,內心變得異??謶郑裨瓴话?,脾氣越發暴躁,但和安妮•沙莉文老師的相遇改變了她的一生,海倫在沙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憑借自己頑強的意志取得了超越常人的成就,其文章的前半部分寫出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并對其一生精彩的故事和所做的慈善事業進行了描寫。文章通過一個柔弱的、身殘志堅的女性形象,勸告身體健康的人們要愛惜生活和生命。而《我與地壇》的作者是在歷經400多年滄桑的古園中獲得了某種啟示,感悟到了頑強生活與奮斗的力量。在《我與地壇》一文中,史鐵生寫出了在古園中的見聞和所遇到的人與事,表達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還是抒發自己對于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感悟。兩部作品都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珍惜,都表現了作者從最開始的彷徨失落到最后的勇敢面對,給人以很多啟示。
(四)將文章與影視作品進行比較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經典作品已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文章與影視作品進行比較,這也是閱讀教學中經常應用的一種方法。這樣教學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通過演員的演繹,使學生對文章中描寫的人物有新的認識,在比較中深化對文章的感悟。例如:教學《林黛玉進賈府》,其中有些字句晦澀難懂,學生在閱讀時興趣不大,但是利用與影視作品比較的方法,可一掃無聊枯燥之感,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進一層。文章中的林黛玉是“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林黛玉的這一特點在1987版《紅樓夢》電視劇林黛玉的扮演者身上有鮮明的體現,其一舉一動正如文章中描寫的一般精致。文章中還寫道:“這林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苯Y合文中的描寫,再借助演員的表演,學生就能感受到林黛玉的小心翼翼,也就能進一步理清賈府內各色人等的身份和他們之間的關系。此外,通過這樣的比較閱讀,也能使學生對當時的時代背景、生活特點、政治風氣等有所了解,從而使其感受到我國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趨勢。
三、結語
總之,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比較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多個側面理解文章,能夠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文章內容進行感性體悟和理性分析,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碰撞觀點,逐漸形成獨立學習、思考的能力。比較閱讀方法尚有很多可以突破的空間,所以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廣大教師仍須創新比較閱讀教學的形式,找準內容、形式的比較點,求同求異,由此及彼,幫助學生增加知識、拓展思維、提高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燕.比較式閱讀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7(22).
[2]王麗莎.高中語文比較式閱讀教學方法的運用[J].科技展望,2015,25(35).
[3]蘇玲.高中語文教學中比較式閱讀的實踐思路淺議[J].赤子(上中旬),2015(18).
[4]徐藝.比較式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中),2014(5).
[5]羅光偉.高中語文課比較閱讀二題[J].語文知識,2014(3).
[6]莊松輝.高中語文比較閱讀例談[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5(3).
[7]焦敬華,董素一.比較閱讀在專題整體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3,14(4).
作者:趙發寶 單位:重慶市奉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