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在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主要是根據高職教育特點和學生培養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習慣、創新能力和逆向思維。
(一)創新意識。在高職教育中,學校要根據社會人才需求和學生自身發展需要,通過各種教育、教學、管理、激勵等機制,激活學生創新動機,培育學生創新興趣,培植學生創新情感,增強學生創新意志,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意識是形成創新思維的前提。
(二)創新精神。在創新思維培養過程中,要培養和幫助學生樹立一種勇于拋棄舊觀念舊事物、創立新觀念新事物的意志、信心、勇氣和智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創新精神是形成創新思維的支柱。
(三)創新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貫穿于整個的創新活動之中,并長期堅持下去,從而形成一種創新慣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習慣。培養創新習慣是形成創新思維的支撐。
(四)創新能力。當今社會的競爭,與其說是人才的競爭,勿如說是創新能力的競爭。因此,必須提高學生創新新理念、創建新方法、開發新發明的能力。培養創新能力是形成創新思維的核心。
(五)逆向思維。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過程中,還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逆向思維也叫反向思維或叫求異思維,它是對習以為常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向進行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要培養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將思維向對立面的方向延伸,從問題的相反角度進行深入地探索。人們習慣于沿著事物發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辦法。其實,對于某些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反過去想或許會使問題簡單化。逆向思維有時可以輕易解決常規思維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在別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發現,可以使你在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中獲得最佳方法和途徑,可以將復雜問題簡單化。
二、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過程中,必須注意解決好學生在創新過程中存在的思維定勢、思維慣性和思維封閉問題。
(一)克服思維定勢。思維定勢就是按照累積的思維活動經驗教訓和已有的思維活動規律,在認識事物中通過反復使用從而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維方式、程序和模式。思維定勢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大敵,因為任何事物都在變化,特別是當一個事物的條件發生質的變化時,產生思維定勢就會使人們的思考墨守成規,難以涌出新思路,作出新決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教會學生如何打破思維定勢的影響。
(二)打破思維慣性。人的思維具有一定的慣性,特別是當人們的意識在一種特定環境中進入精力高度集中的狀態時,如果特定環境突然發生改變,一般情況下人們沒有辦法一下子進入到新的情境狀態,從而導致人們的思想意識還停留在原來的感知過程,這種思維慣性影響和制約著思維創新。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打破人們的這種思維慣性。
(三)突破思維封閉。思維創新的本質是要打破已有的思維框架,突破原有思維的束縛。但是在創新過程中,有的人往往把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變成僵死的條條,并以此作為裁判評定標準的思維方法,從而產生思維封閉。一旦產生思維封閉,人們遇到新事物的時候,便用自己頭腦中原有的框框、條條套一套,一旦和原有的框框、條條不符合,不是去想想自己的框框、條條是否合理,而是抱怨事實不符。所以,他們對各種新事物總感到“不適應”,從而把新觀念看作是“離經叛道”,把新方法視為“歪門邪道”。人們產生思維封閉,創新就停滯不前了。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過程中,必須解決學生的思維封閉問題,只有思維開放了,創新才能得以進行。
三、高職教育擔負著為社會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必須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而創新思維的培養必須對現有的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建立全新的符合實際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新模式。
(一)更新教學理念。在高職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學主導的教師,必須摒棄那種“教師教,學生學”、“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陳舊教學方式,真正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理念,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尊重學生的人格及創造精神,因此,必須以適應社會、市場需求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來設計教學,重點強化思維創新訓練和動手能力培養,確保學生具有創新思維能力、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較強的目標,以適應市場對人才的渴求。
(二)改革教學方法。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改變“滿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變灌輸式為探求式,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努力創設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教學氛圍,運用有利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創造條件。只有通過發現式、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等最先進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鼓勵學生質疑。在當今的信息社會,知識更新極為迅速,要在海量的知識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和批判精神,鼓勵學生在學習和繼承人類已經創造出的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勇于打破成規,敢于對固有的知識提出質疑,在發現和創新方面敢于獨辟蹊徑。教師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正確面待學生提出的質疑,不要怕被學生問倒。只有鼓勵學生質疑,保護學生創新精神,才能為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創造條件。
(四)改善教學評價標準。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是要培養既具有大學知識,又具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要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因此,必須改變在傳統教學評價中把掌握課本知識作為唯一標準,著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和熟練的考核,缺少鼓勵學生創造的傾向。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過程中,特別是在學生考核評價當中,要鼓勵學生拔尖,發揮學生專長,激勵學生創新。對有創新思維、創新見解的學生要提出表揚、鼓勵和加分,從而使創新思維形成班風、學風乃至校風,最終全面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
(五)構建獎勵機制。高職院校要建構鼓勵學生創新思維的激勵機制,對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學生予以鼓勵,對勇于發現、勇于發明的學生予以重獎,從而形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氛圍和機制。
四、總結
總之,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過程中,特別是在向學生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過程中,必須建立和形成一種全方位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新機制,從而才能保證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具有最基本的創新思維,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才能更好地實現高職院校的育人目標。當然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取得顯著成效的,它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這一目標的實現,還有待于各個高職院校進行不懈努力才能最終實現。
作者:周英俊 單位: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