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論高職教育學分制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第一,高職教育推行學分制,以靈活應對經濟社會多變的人才需求。受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原有應試教育培養出的空有理論知識而實踐經驗匱乏的單一型人才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多變的人才需求。學分制是與“寬基礎、活模塊”課程模式緊密聯系,而“寬基礎、活模塊”的教學模式中,每一“大模塊”的設計理念均源自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對人才的各類需求。推行學分制管理,專業課講師只需通過調整專業課程模塊來適時把握專業方向,靈活安排課程進度,以期靈活應對經濟社會多變的人才需求。由于學分制管理模式在課程安排方面擁有較大的可選空間,因此,更有助于高校生適應市場變化,為其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確保其順利就業。
第二,推行學分制管理,可以有效緩解生源差異與現代教學制度之間的矛盾沖突,提高教學質量。基于學生實際開展素質教育,充分挖掘大學生的內在潛力,提高其職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始終是高職教育的辦學宗旨。現階段,中職與普高仍是高校的兩大主要生源。因地區發展狀況和辦學條件的限制,中專院校的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個人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從某種程度上阻礙了高職教育辦學質量的提升。以往的高職教育,課程安排固定、單一,大部分高校奉行“一刀切”的辦學思路,推行大眾化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個人能力的施展,更無法凸顯“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推行學分制管理,不僅能兼顧學生個性的差異,滿足高校生個性化的學習要求,而且學習效率也大幅度提升。
第三,推行學分制管理,還可以緩解先行教學制度和終身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終身教育是當前高職院校普遍關注的研究課題。通過調整專業模塊靈活安排課程內容,能夠實現多類生源、不同學制、不同課程同時并存的“終身教育”改革理念。基于終身教育的需求,高職院校可以針對畢業生開展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9年4月在韓國召開第二屆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會議提及:“要對終身教育做出最大貢獻,職業技術教育體制必須是開放式的、靈活的且以學員為導向的。職業技術教育不僅僅是為學員提供和為具體工作提供技能,還必須使學員更廣泛地適應生活和工作崗位的要求。”要做到這一點,推行學分制管理勢在必行。
二、高職教育學分制改革的建議
2.1及時轉變教育理念,掌握學分制的意義和內涵。
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一個復雜曲折、需要長期堅持的發展過程。以往的高校教育大都實行學年制教學管理,要以學分制教學管理取代傳統的學年制教學管理,其間必然存在矛盾沖突。比如,教育成本的增減、學籍和學生的管理、教學班規模控制、教學計劃的修訂、課程安排以及教師崗位競聘等。在推行學分制管理模式的進程中,諸如此類的問題多出現在早期實施階段。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運用現代教育理念客觀地看待和處理這些問題,緊跟時代需求確立新的人才培養方案。
2.2要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基于現有教育資源,充分發揮現有設備和實習實訓場所的作用。
依托現有師資力量構建兼職教師網絡平臺,促進高級人才流通。利用有限的師資隊伍和基礎設施,結合現實,盡可能多的開設具有前瞻性的選修課,是推行學分制教學管理的目標。構建兼職教師網絡,就是高校依托高教園區、科技園區的師資力量推行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積極推進校企合作,以高校教師和企業中資深技術員為助推力,極大的豐富了教學內容,同時有助于優化高職院校師資結構,因師資力量不足而無法開設更多選修課的問題便迎刃而解。為持續推進實踐教學,可以通過資源共享來優化實訓場所的配置。這需要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作為支持一方教育的政府機構,應該加大教育基金的投入,幫助高校開設高檔次的高教園區中心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實現高層次產學研基地共享,以期解決高校基礎設施落后、信息資源匱乏的問題,從而持續推進高職教學改革,提升辦學質量。同時要積極利用企業的技術優勢和現有的設備為教學服務,堅持走校企合作之路。讓學生在企業中了解企業的整個生產流程和技術動態,使教學和生產緊密結合起來,這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結束語
高職院校必須有動態管理的準備,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思想。高職教育實行學分制改革,確實會帶來教學管理的復雜性,增加管理的工作量。管理應圍繞學生展開,管理應為學分制的實施鋪平道路。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服務,管理人員要為師生服務,人人將思想教育滲透到管理之中,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思想,并落到實處。
作者:王東升 單位:山東省東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