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支架式教學法的概念
支架式教學首先要為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建構一種概念框架,并將這一概念框架應用于滿足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因此,支架式教學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學由5個環節組成:
1.搭腳手架:即圍繞著學習的主要內容,并按照學生的“最鄰近發展區”構建一個概念性的知識框架。
2.進入情境:就是通過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景,激發他們對問題的興趣和探究的熱情。
3.獨立探索:讓學生圍繞學習的中心內容,在一定的教學情景和問題情境中對問題進行獨立的探究,以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潛力,并全面掌握知識框架。
4.協作學習:目的是為了在共同分享學習成果的基礎上加深知識的理解,使知識更為全面。
5.效果評價:即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學習小組對學生個人的評價[3]。
(二)支架式教學法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支架式學習法作為一種旨在加強學生對知識體系的理解能力,且對于提高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的教學方法,擺脫了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的弊端,是一種適合在高職院校和其他類學校廣泛推廣的教學理念。支架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可以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得以證實。
1.理論上的必要性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支架式教學法的教學思想是來源于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最鄰近發展區”理論。支架式教學法就是旨在盡量縮短學生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其實際的發展水平幾個方面潛能之間的差距[4]。支架式教學首先提出的框架是按照學生智力的“最鄰近發展區”來構建,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因而,在理論上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2.實踐上的必要性目前,高職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著只注重培養學生對書本上的英語基礎知識而忽視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有效運用的能力。高職英語教學與社會的發展要求和社會對應于人才的需求脫節,長此以往,必將對社會造成較大的影響,也會嚴重影響高職教育的水平及其社會影響力。為改善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英語教師可采用支架式教學方法,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從而使其英語基礎知識在深層次的概念框架中得以鞏固,并能有效培養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隱性能力,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效率。
二、支架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根據支架式教學方法的5個環節
開展教學工作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支架式教學方法,首先要了解支架式教學法的基本精神理念,將支架式教學法的5個環節巧妙地運用到英語課堂中。這就要求高職英語教師首先要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課堂中構建本次課堂的主要任務,并提出相應的問題,要求學生根據問題進行自主的探究,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力。英語教學要將語言基本理論與語言交流結合,發揮語言學科的特點,把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結合起來,以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手段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并把探究轉為持久的興趣,使學生發自內心的想學、要學、樂學。
(二)注重教學課堂的靈活性,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
高職英語教學在運用支架式的教學方法時,不能按部就班地將教學過程生搬硬套,英語老師應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探索出靈活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氣氛,發揚民主的精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從參與中找到自信,從成功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心理學告訴我們:獲得成功是引發興趣的直接動力和因素。學生經常把自己在某方面獲得教師的鼓勵視為一種成功,促進自己不斷進步。營造民主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課堂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探究精神,并從探究中感受到成功感。總之,通過民主性和探究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現如今,社會對于人才的英語要求越來越高,英語對于學生特別是專業性和實踐性極強的高職生極為重要。由于我國高職英語教學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嚴重影響了英語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為改善英語教學的現狀,應該將支架式教學法應用在英語教學中。支架式英語教學是一種旨在加深學習者對于英語知識的整體概念的認知和理解,并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充分發揮學生潛力的教學方法,支架式英語教學方法的應用,對于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屈仁雄 單位: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