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中高職教育教學的銜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眾所周知,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國的職業教育呈現出越來越顯著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在我國職業教育教學領域中,要想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做好中高職教育教學的銜接工作,確保中高職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學習的內容有著較強的連貫性和統一性。本文將就中高職教育教學的有效銜接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中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銜接策略
在當今社會中,積極推進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不僅僅是促進中高職院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新時代社會向前發展的必然要求。做好中高職教育教學的銜接工作,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加順利在中高職兩個不同的學習階段實現平穩過度,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構建起完善的專業知識系統,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相關工作經驗,就此議題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1關于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的價值和意義分析
當前,我國教育部在關于建立和健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當中,明確提出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其中第一步便是要做好中高職教育教學的統籌與銜接工作,全面推進中高職教學教學體系的建設,進而為我國職業教育支撐產業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后盾。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中體現出來的開放性、規范性、適應性以及整體性等特點,是對教育部《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銜接行動計劃》的有效落實,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著中高職人才培養銜接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其對于促進我國未來職業教育朝著系統化、層細化、現代化方向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2關于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所涉及的具體內容分析
2.1制定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
在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當中,其中最核心的一項內容便是制定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而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通常會涉及到以下幾點細化內容,分別是:制定中高職銜接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標準、推進課程體系和教學過程的銜接、建立中高職教材統籌建設機制以及實現技能實訓課和理論課程內容的同步。此外,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還需要落實到中高職同專業或者相關專業的具體規劃和設置上面,主要包括專業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標準、教學資源等等,為統一人才的培養奠定客觀基礎。
2.2制定統一的體質、機制、學制以及招生制度
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在這一方面的具體內容包括:建立統一的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機制、建立統一的專業銜接工作機制、建立統一的學分積累機制、建立順暢的中高職銜接通道。2.3制定靈活多變的教學組織形式在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當中,中高職院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嘗試施行分段式、多學期的教學組織形式,追求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和多變性,在實際教學工作當中都要加強與合作企業之間的聯系,將教學任務劃分到學校和企業兩大主體身上,緊密結合企業實際發展需求來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組織形式,減少不必要的銜接效果和教育教學資源的浪費。
3當前我國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分析
3.1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程度較低
近些年,我國職業教育的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職業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當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國家也積極出臺了各項鼓勵、支持和引導職業院校發展的政策和規定。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正視一個問題,那就是當今社會度職業教育的認可程度還是普遍較低,在很多人的認知當中,職業院校的綜合水平是比較低的,無論是對于學生自身還是對于學生家長而言,之所以選擇進入到職業院校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在他們內心深處還是希望能夠進入到正規高校去讀書和學習的,他們認為從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在畢業后的人才市場競爭中實力非常弱小,很容易被忽視。
3.2生源質量普遍較差
在我國,進入到中職院校學習和讀書的學生基本上都是成績非常差,考高中沒有希望的學生才會選擇進入到中職院校去學習,而進入到高職院校讀書的學生則主要是普通高中走提前批的學生,很少有學生是在參加完高考之后自愿報考高職院校的,就算有通過高考渠道選擇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成績也是比較落后,達不到普通高校錄取分數線的差生。3.3欠缺中高職銜接協同意識中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銜接,是職業院校向前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其最開始的源動力還是來自于政策層面,是政策的引導作用讓中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銜接工作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程度。深入實際去調查和研究,我們便會發現目前很多中高職銜接工作并不如我們現象中那么順利,很多銜接工作都停留在了表面形式上面,甚至一些銜接工作受到了諸多因素的限制,諸如中高職院校在辦學理念、協作意識、課程銜接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都極度缺乏銜接和互動,看似在積極進行著銜接工作,但是各自還是在按照原來的模式開展著教育教學工作。
3.4銜接工作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
目前,我國中高職院校在銜接工作中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契合度比較低,特別是在專業銜接方面,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不一致,具體課程設置也存在著脫節、重復和不連貫的問題。現階段,我國的中職院校基本上多以學生未來就業為導向,其將教育教學的焦點都集中在技能的培養上面,并沒有給予課程體系構建該有的關注,這對于選擇進入到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生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而目前高職院校則將人才培養目標集中在高技能型人才培養上面,其對于課程構建還是比較關注的。總而言之,中高職院校在銜接工作中并不能夠保持統一的構建思路,這就會使得實際銜接工作很容易造成脫節的情況,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在具體教育教學工作中會存在很大差異。
4關于中高職教育教學有效銜接的具體策略分析
4.1加強對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的配套政策支持力度
關于加強對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的配套政策支持力度,筆者建議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第一,教育部門應給予政策支持。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以及相關主管部門,應該意識到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的重要價值,從政策層面給予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更多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其應該配合學校一起探究中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新模式,推進中高職院校學生升學和繼續學習制度的落實。此外,筆者建議,相關部門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取消一些硬性規定,降低高職院校的招生門檻,給予中職院校畢業生和高中畢業生同等的學習機會。第二,高職院校應積極開展招生制度與學分認定標準改革工作。高職院校針對中職院校的招生標準中,應該將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和職業素質測評都納入到具體標準當中來,根據不同學歷和層級的學生實施不同的學分標準,針對中職院校的學生制定出適合中職學生層級和水平的學分標準,適當給予中職院校學生相應的渠道照顧,讓中職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到高職院校里面來讀書和學習。
4.2做好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工作
眾所周知,在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當中,最核心的內容之一便是專業課程的銜接,這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中最受關注的一個問題。在全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各行各業需要的是德才兼備、理論與實踐能力共有的綜合型人才,這也就意味著中職教育向高職教育延伸是一種必然發展趨勢。專業課程教學是培養優質人才的基礎,也是展現職業教育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方式,因此,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中必須要將專業課程體系的銜接作為重中之重。當前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應該以職業發展作為共同目標、學生技能培養作為主線、建立起具有統一性的課程體系。所以,我們在此過程中必須要處理好中高職課程銜接內容和機構之間的邏輯關系,將專業課程的目標、內容、方法以及評價體系等等全都考慮進來,確保學生能夠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實現內容的遞進、能力的提升,銜接工作必須要符合中高職學生的認知發展和技能形成規律,對相近課程進行整合,優化課程方案,體現層次和生源特征差異,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工作還需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驗證、修訂、優化,要通過調整和完善來確保課程銜接工作與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4.3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強大的師資隊伍是確保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質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是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第一,要引導中高職教師在理念層面達成共識。中高職院校可以在實際教學工作當中多組織和開展中高職學校教師的交流活動,要求中高職學生一起參加培訓講座,一起參與解讀人才培養方案,允許中高職院校教師走進彼此的學校去學習和了解雙方的實際工作情況。第二,中高職院校要緊密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和教學需求來適時適當地拓寬師資引進渠道,引進熱愛教育并有企業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或者作為外聘教師來指導實踐課程。第三,中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給予雙師型隊伍建設在更多的經費與資源支持,確保每一項措施都能夠落到實處,全面提升教師群體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
4.4堅持產教融合的銜接理念
目前,在中高職院校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尋求校企合作,追求產教融合已經成為中高職院校推動自身發展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因此,在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當中,堅持產教融合也成為了一項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堅持產教融合,即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來隨之調整銜接的方向,最終確定銜接的內容。此外,目前國家正鼓勵開展現代學徒制,中高職銜接更能充分發揮現代學徒制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優勢。因為只有工作與學習相結合,企業與學習相結合,才能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和發展[9]。從某種程度看,現代學徒制能充分跨界整合職業教育資源,深化中高職銜接。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與改革過程中,中高職教育教學工作的銜接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做好中高職教育教學的銜接工作,確保中高職教育教學銜接工作的有效性,不僅僅會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我國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使得教育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優化和利用,其更有助于為國家和社會培育更多更優質的人才,進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整體實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曹婧.中高職貫通教育語文教學有效性銜接的途徑[J].現代職業教育.2018(18):198-198.
[2]鄧雪梅,楊金鳳,陳小英.以“藍墨云班課在外語教學中的運用”為例的中高職英語教育銜接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20):253-254.
[3]陳蒙.中高職銜接教育中關鍵問題與對策研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3):10-12.
[4]王娜.情感教育在中高職銜接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師).2018(3):214-214.
[5]李麗娜.“2+3”中高職銜接中職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析——以哲學與人生課程為例[J].廣西教育.2018(19).
[6]張淑紅.中高職銜接背景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9(15):224-225.
[7]郭鑫,張云華,吳山.中高職學生升學銜接問題分析及對策[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97-99.
[8]胡迎九.基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中高職教育課程體系銜接探索——以電子技術類專業為例[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9(1):41-45.
作者:龍霞 尚蕾 康博涵 趙鵬 單位: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