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有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問題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完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是幫助國有企業抵御財務風險、改善經營管理機制、防范舞弊的重要途徑。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各類財務問題,往往是內部控制不到位所導致的。國有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競爭力在不斷增強,但是內部控制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很多國有企業按照監管部門要求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但是還有部分企業存在內部控制認識不足、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文章針對目前國有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現狀進行探討,提出了國有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系統建設,希望通過文章的研究提高國有企業對財務風險的管理水平,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實現對財務風險的管控。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
當前國有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財務風險呈現多樣化、復雜化的特點,各類風險影響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防范財務風險的內部控制成為越來越多企業關注的重點,我國在借鑒國際內部控制經驗的基礎上,財政部等部門陸續發布了一系列關于內部控制的文件,為企業完善財務風險內部控制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引,為國有企業開展內部控制建設提供了依據。當前我國市場走向新常態發展,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但是部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還存在著違法、違規行為,導致財務信息失真等一系列問題,容易引發國有資產流失,損害了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的正常運作。在一系列企業由于內部控制引發財務風險的同時,越來越多國有企業開始對財務風險防范的內部控制機制進行研究,以提高企業對風險的應對能力與市場競爭力。但是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還存在管理經驗不足的問題,因此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特點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對策。
一、國有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內部控制現狀
(一)內部控制的控制環境建設現狀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作為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中最為重要的基礎,還有部分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組織架構不完善,董事會沒有履行應盡職能,監事會形同虛設。同時部分國有企業沒有建立有效的反舞弊機制,沒有對財務風險的防范要求進行明確,導致企業內部財務風險較高,可能存在國有資產被挪用等問題,影響了國有企業對財務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二)內部控制的風險評估現狀
國有企業財務風險評估機制是識別各類財務風險,應對財務風險的基礎。但是部分國有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沒有針對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進行評估,也沒有對財務風險的應對策略加以明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還依靠領導者的經驗開展對各類財務風險的判斷,導致財務風險問題頻發。部分國有企業沒有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財務風險工作沒有明確的管理部門,管理職責不清晰。財務風險的評估機制作為財務風險防范中極為重要的環節,只有提高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水平,才能有效避免財務風險的產生。另一方面,企業的監督機制能夠確保企業的監管流程按照管理要求開展,但是部分國有企業的監督機制不完善、內部審計不健全,沒有通過有效的內部審計發現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
(三)內部控制的活動現狀
國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產生財務風險的活動較多,例如資金管理、采購業務、資產管理、銷售業務等環節都可能產生財務風險,但是很多國有企業并沒有針對不同的管理活動明確管理流程,管理方式較為落后,導致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四)內部控制的信息溝通現狀
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但是部分國有企業的信息系統卻沒有與時俱進,甚至部分國有企業的信息系統還沿用十多年前的系統,企業內部難以實現有效溝通,企業與外部客戶、供應商之間也沒有充分溝通,影響了企業對財務風險的管理水平。
(五)內部成員激勵機制的現狀
大部分國有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沒有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對企業管理層過于注重企業短期內業績的考評。對管理層的考評主要以短期的利潤、成本等考評指標為主,過于注重財務指標,導致部分企業的管理層為了完成短期內的業績而產生短視效應。例如部分管理層為了短期內的賬面利潤數據,盲目開展賒銷,導致大量的應收賬款無法收回,主要原因是沒有通過科學的考核方式考核管理層,導致企業管理層的利益和企業的長遠利益相背離,不利于提高內部控制的水平。
二、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的內部控制系統構建
(一)優化環境建設
內部環境是國有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保障,也是內部控制發揮的基礎。內部控制環境關系到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夠得到貫徹執行。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需要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建設:1.完善治理結構和組織架構。首先,治理結構是企業治理層面的架構,國有企業要充分遵循《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對治理結構進行規范,明確內部議事規則,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有效監督。企業在完善治理結構過程中,要明確各主體的權責邊界,明確國資委、董事會、經營層、監事會的權責。其次,要加強風險管理組織的建設,形成對財務風險的防范和管理機制。在董事會下要建立風險管理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要重點對財務風險進行管控,明確風險管理委員會的議事規則與決策程序,制定好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總目標以及企業的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由風險管理委員會對財務風險進行評估,并對財務風險進行梳理形成風險清單,根據風險清單對企業員工的工作進行指導,以發揮企業員工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再次,內部機構的設置要遵循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實現相互牽制與定期輪崗,減小舞弊發生的可能性。針對財務部門要實現財務人員權責對等,確保各類財務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在企業內部要選擇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的人員。最后,要規范財務部門的職能和會計核算流程。大部分國有企業的財務部職能往往僅包括會計核算職能,沒有充分發揮財務控制的職能,不利于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的效率。為了應對市場競爭需求,財務部門要轉變職能,優化財務崗位設置,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優化,提高財務工作的管理效率,確保財務部門實現對風險的防范[1]。2.建立反舞弊機制。部分國有企業未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的發生,反舞弊機制是內部控制環境的要素之一,國有企業常見的違規行為包括挪用企業資產、偽造變造會計憑證等。國企要建立有效的反舞弊機制,明確法律制度,有效識別各類風險并進行防范,明確反舞弊的重點領域。例如對公司的供應商、客戶等合作伙伴提出誠信要求,并通過舉報熱線等渠道發現違規行為,對違規行為進行復核與調查。國有企業需要加強對員工反舞弊意識的培養,加強對員工職業道德的教育。管理層需要通過有效的方式向員工傳達反舞弊工作的要求,以建立誠信的經營環境,確保企業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具有職業操守,有效防范財務舞弊的行為。
(二)重視風險防范機制
企業的風險評估指的是識別與分析在經營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國有企業要對財務風險進行評估,明確財務風險的應對策略。但是目前部分國有企業沒有明確財務風險防范機制,難以對存在的風險采取管理措施,也沒有對各類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全面分析。因此國有企業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建立風險管理體系。具體而言,企業需要加強以下方面的工作:1.明確風險管理目標。國有企業在目標設定時,要明確各項經營業務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在公司范圍內進行溝通,采用現代化管理工具,通過精益化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全面風險管理等措施,實現對財務風險的防范。在確定風險管理目標的過程中,企業要通過上下結合的方式確定目標,并詢問管理層及員工對預算目標的意見。為確保預算目標的達成,可以通過簽訂任務書來確定各部門的經營計劃和責任。2.健全風險識別機制。國有企業要對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進行識別,考慮可能存在的風險,將風險進行細化管理,并根據財務風險發生的影響程度和可能性進行分析,對發生可能性高且發生影響程度較大的風險進行重點分析與管控。3.加強監管。國有企業要在對財務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內外部環境制定規避、承受、降低、分擔等風險應對措施,并明確開展風險管理的資源配置原則,考慮企業的財務風險承受能力,加強監管,以避免財務風險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嚴重危害的可能性[2]。4.加強建立內部監督機制。內部控制建設是動態的過程,企業在開展財務風險內部控制過程中,要對財務風險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監督,并針對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予以改進。國有企業要加強內部審計監督的作用,明確內部監督機構的具體職責,充分發揮審計委員會在企業中的作用,規范審計委員會的工作流程,提高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和獨立性。審計人員要由具有專業能力的人員擔任,企業要加強內部審計人才隊伍的建設,要求相關人才具有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確保各項審計結果能夠被決策者獲取并為決策提供支持,強化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以在企業內部建立內部審計的管控機制。
(三)關注管理活動
國有企業要明確可能產生財務風險的各類管理活動,產生財務風險的管理活動主要包括資金管理、采購業務、資產管理、銷售業務等,企業需要以流程再造的思想加強內部控制建設,使各項管理活動的流程更加合理。在企業的資金管理中,包括企業的籌資與投資活動。首先,企業的籌資活動中,國有企業要對未來的資金需求加以明確,對于重大籌資活動,必須要經過董事會的反復討論,在經過股東大會批準方可進行。在開展籌資之前,要充分考慮企業的財務杠桿和債務結構,避免隨意籌資導致財務風險加大的問題。其次,在企業的投資活動中,企業要明確投資的效益,避免不必要的盲目投資。對于重大投資活動,必須要經過董事會的反復討論與股東大會批準,確保投資環節的嚴肅性。在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環節,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種類較多,要確保固定資產管理的各環節符合規定,確保實物資產取得合理、計價正確、安全完整,并健全企業內部的資本性支出預算制度,實現對各環節的有效控制。企業要求內部控制制度貫穿于企業的業務流程再造中,把控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根據企業財務風險評估的結果,運用授權審批控制、財產保全控制、預算控制、不相容職務相分離控制等措施,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活動流程,對控制效果不佳的控制點進行調整,以形成有效的控制標準。
(四)改善信息系統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部分國有企業并沒有建立與時俱進的信息系統,不利于實現內部的高效溝通,也不利于員工與管理層及時獲取合理信息,客戶和供應商的外部信息也難以被企業及時獲取。因此企業需要加強信息系統的建設,通過ERP系統的建設實現企業內部各項管理信息的整合,強化平級之間的溝通以及上下層級之間的溝通。在外部信息收集方面,企業要加強對供應商、客戶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分析供應商、客戶的資信并加強溝通,以提高國有企業對各類財務風險相關信息的收集水平。
(五)完善激勵機制
1.建立合理激勵制度。國有企業要建立合理的激勵制度,國有企業要轉變傳統的以薪酬為激勵的管理機制,建立多元化的薪酬體系。國有企業的管理層薪酬要和企業的業績相掛鉤,制定合理的指標體系,要求年度考核指標能夠實現,以年度考核指標的值來確定企業員工薪酬,企業的考核要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并確保考核具有公平性,充分考慮各層級人員特點,合理選擇不同層級人員的考評指標體系,要求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相結合。例如,對企業的管理層應該予以股權激勵等長期激勵,避免企業管理層產生短視效應,以實現對風險的主動防范。對于企業管理層的激勵,可以通過業績股票、延期支付等方式進行激勵,實現長期激勵的目標。對于員工可以采用員工持股等方式予以激勵,以提高全體成員開展工作的積極性。2.完善年度業績考核指標體系。國有企業的年度業績考核指標要具有科學性,避免過于注重利潤、成本等指標,要通過合理的指標體現國有企業管理層的實際價值,例如可以采用EVA等考核指標,并選擇合理的激勵方法。
三、結語
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有了巨大調整,國有企業在經營方式、管理手段方面都產生了巨大變革,內部控制在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日益重要,內部控制成了防范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還處于起步階段,受制于企業經營環境、治理結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財務風險內部控制還存在較多不利環節。國有企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以提高經營效率并防范財務風險。因此,國有企業需要將內部控制的要求落到實處,對于存在內部控制問題的人員追究責任,在日常管理中提高國有企業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水平,促使國有資產實現保值與增值。
參考文獻:
[1]吳濤若.國有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策略[J].財經界,2021(1):124-125.
[2]王雅靜.國有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策略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7):180-181.
作者:欒仕玲 單位:中紡棉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