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在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必須制定新的教育目標與教學內容,根據其專業核心的特點,采用更加靈活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目前該專業的技術人才,主要劃分為三大類,首先是基礎型的設備操作與維護人員,其次是安裝與調試類的技術人員,還有善于設計研發的專業工程師,這是現在該專業主要的培養方向。不過為了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實現一體化的全方面教學,本文會對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進行探索,提出有效的策略作為參考。
關鍵詞: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教學目標
從當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來看,正處于持續發展的狀態中,隨著應用數量越來越多,對于研發工程師與維護工程師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所以只有系統地培養該專業人才,才能助力智能制造行業的不斷發展。對于專業技術的教育來說,其目標就在于能夠走向社會、走向實踐,因此必須要加大培養該專業的人才,促使其成為應用型技術人才,為我國工業技術人領域,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除此之外要積極開展該專業的課程研究,并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也是培養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的關鍵。
一、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問題
目前在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大多數采用課堂講授與課外實踐的模式,不過會以課堂理論知識為主,所以會產生比較明顯的枯燥感,導致學生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在開展實踐環節時,也會通過校內實踐的形式,因此并不能滿足實踐教學的需求,所以校內實訓缺乏有效性,無法對學生的操作能力提供幫助,學生也不能把知識轉化為技能,這也是當下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的劣勢。除此之外校園在技術方面更新較為緩慢,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很多技術來跟上發展的腳步,所以無法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進入到社會實踐,很多學生在畢業后依然缺乏實踐操作能力,這也是教學中的一大缺陷。
二、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目標
作為一門專業的選修課程,其教學目標就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工業機器人的特點、結構與分類還有其他領域專業的知識,甚至與人工智能的關聯,等等。一般來說基礎內容就是了解機器人的控制技術與方法,其次是作用與任務,最后再進行相應技術的研發,因此要按照流程開展教學,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掌握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目前該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關鍵,很多國家的制造業水平與科技水平,都要通過該領域進行衡量,所以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發展,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該領域相比傳統的機電產品,要具備更加良好的環境適應性與智能,其教學目標不僅要注重基礎,也要深入了解工業機器人,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通俗易懂,也要保證具備先進性,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該技術,并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探索
(一)以項目作為驅動力在當下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最缺少的因素就是驅動力,教學過程趨于平淡,沒有辦法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因此要以項目為驅動力,或者通過任務的形式引領學生,開展線上線下教學,采用這種混合教學模式,來提高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效率與質量。雖然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也突出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想要真正推動教學,必須要利用項目與信息化手段充分融合,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該技術的教學重點就是應用,不僅要掌握理論必須能夠應用在實踐中,才是最有效、最成功的教學,所以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設計,必須要符合實際的教學項目,并以此來作為教學動力實施開展。
(二)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細節的把控,并且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切實的幫助學生獲得提高。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需要規劃好教學環節,包括課前、課中以及課后,大多數情況下,教師設計教學多媒體課件,以及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視頻,并通過平臺共享教學資源,來完成基礎知識的教學。在課中階段教師也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創造能力,包括學生之間的團隊精神,在開展相關項目過程時,教師應該倡導小組互動與討論,以此來完成教學。在課后學生通過平臺展示或分享成果,教師可以進行總結評價,并做出相應的修改與提升,最終幫助學生獲得有利的提高。
(三)以賽促教賽教融合對于該專業來說,必須要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才算是有效的教學,因此要實施以賽促教的方法,鼓勵師生參加相關的專業競賽,這樣就能判斷學生的能力,以及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從而進行后續的完善與優化。當然賽教融合的教學模式,還可以融入到教學改革中,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尤其是對于理論知識的運用與掌控,其次教師在過程中也會明確教學中的缺失,并有效掌握當下的市場變化,以及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等。由此可見這個比賽平臺,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都有很大的幫助,學生的能力會更加突出,而教師也會轉變為雙師型教師,最終實現師生共同的進步與提高。(四)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當下最有效的教學模式,也最適用于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在以往的機電一體化專業中,對于該教學方法的使用較多,尤其是現代學徒制的教學,讓學生借助本土企業平臺,進行實踐鍛煉與提升,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最終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條件。目前校企合作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完善與優化,這樣才能實現校企雙方的共贏局面,并發揮出各自的優勢,為我國的工業機器人技術領域,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當下校園應該積極聯合企業,完成校中廠的建設,或由雙方共同出資,建設相應的實訓基地,這樣才能達到工學結合的目標。
四、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建設思路與方案
(一)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建設思路首先要基于該專業課程的實際需求進行分析,這樣才能了解學生的培養方向,其次要了解企業的相關標準,還有崗位工作要求與需求、專業能力的要求等,必須要做全方位地了解才能實現教學目標。當下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必須要注重一體化教室、項目實訓車間以及企業課堂的建設,教學內容必須與實際項目環環相扣,這樣才能在建立基礎知識理論的情況下,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般來說此類專業課程,會分為大致三個階段,基礎理論、實踐操作以及系統集成,必須要按照這個流程開展教學,才能形成工業技術化課堂教學模式。其次要開展產教融合的教學方法,這也是實現工業化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教學過程中要實現理論與技能的統一性,并給予適當的教學評價,以此來判斷教學的有效性,并掌握學生的基礎情況。當下開展校企合作非常重要,必須要為學生提供實訓平臺,以此來加深產教融合的教育目標,并促使學生能夠適應崗位環境,除了可以體驗現實氛圍,也能在過程中實現理論與技能的轉化,從而獲得綜合性的提高,最終成為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人才。
(二)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建設方案(1)專業的主要導向。該專業的課程建設,應該注重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稱為應用復合型人才,所以在課程教學建設方案中,必須要以能力為基本原則,并突出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特點,通過與實踐項目緊密聯合,促使學生滿足現代行業發展需求。當下可以參考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并了解行業與企業對于學生的要求,可以利用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并尋找共同特點,分析企業對當下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及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從設置出對應的專業方向。除此之外要根據市場的動態變化,及時做出有效調整,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專業人才。(2)基礎學習的階段?;A學習會分為三個主要階段,首先是基礎的理論知識學習,這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起點,也是學習該專業的基礎條件,如果理論知識掌握不足,也就無法參與到后續的教學活動中,甚至不能進行實踐教學。其次就是涉及項目操作的實踐,更是把理論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關鍵,因此這也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學生會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最后就是系統集成化學習階段,對自己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復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與能力。(3)項目實訓為核心。在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其核心依舊要以生產性的項目實訓為主,因此必須要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訓機會,包括多功能的實訓平臺、機器人制造實訓車間等等。一般來說工業機器人多功能實訓平臺,是鍛煉學生操作能力的關鍵環節,可以在該平臺中不斷磨煉,促使學生熟練操作各種類型的機器人。智能制造單元實訓車間,也是最體現學生能力的環節,該項目會針對學生進行全過程的培訓,包括從毛坯一直到最終的合格成品,其中所涉及的環節,促使學生獲得綜合性的提高,并全面工業機器人的制造。除此之外還可以為學生建立智能制造虛擬仿真實訓室,這是軟件系統的訓練操作環節,學??梢耘c軟件開發公司進行合作,建立項目仿真實訓間,以此來實現數字化編程、設計的培養,促使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能夠全面掌握工業機器人相關的技術。
五、結語
從當下的教育目標來看,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必須要把實踐教學貫穿全程,并以此來設計教學內容,目前應該利用好產教融合的方式,以此來推進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并促進其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從根本上去提高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對于特定方向的職業發展,必須要確保學生具備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突破以往應用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瓶頸,因此要不斷完善該專業課程。教學探索是一個長遠的規劃,這要求教師不斷的改良、改革,才能切實地做出轉變,最終培養出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峰.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資訊,2020,18(25):166-168.
[2]劉國云.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同步實訓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師,2020(14):103-104.
[3]熊建國.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09):182-183.
[4]朱洪前,余皡,鄧旻涯.機類專業“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教學內容初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0(04):6-7.
[5]徐淑英.產教融合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教學資源開發路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5):351-352.
[6]孟穩.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01):3-5.
作者:殷瑜媛 單位:杭州第一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