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討工業建筑美學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中從優秀的工業建筑美學設計案例出發,針對美學設計的主要內容及相關設計方法進行了詳細說明。
關鍵詞:工業建筑;美學設計;設計方法
為產品服務提供交流場是工業建筑建設的最初目的。工業建筑不同于民用建筑,其服務的對象并非是人,而是產品。但如今,越來越多的業主發現,若能更好地進行工業建筑美學設計,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的觀賞性,另一方面還可以為自身帶來一定的品牌效應,故而就逐漸加大了對工業建筑美學設計的重視程度。而本文也就以此為研究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就工業建筑美學設計的方式方法進行了說明。
1總體規劃
在現代工業廠區規劃中,不可僅滿足當前的生產需求,還需結合企業日后的發展規劃,合理預留用地,且在規劃之初全面考量建設區域與預留用地間的關系,進而提高工業廠區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以下,本文就將從生產、補給和道路流線、建筑組團和環境三個方面對工業建筑美學設計的總體規劃予以闡述。
1.1生產、補給和道路流線
工程設計人員要以緊湊、便于生產為原則布置區域組團間的生產線和電氣線等補給線路。輔助建筑務必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要求,與主體生產建筑始終保持合理的位置關系,從而推動后續擴建施工的順利進行,有效規避安全隱患。除生產和補給流線外,道路運輸流線也不容忽視。在線路設計的過程中,應減少物流與人流交叉現象,不同的物流線路、成品及半成品等需要始終堅持安全原則和方便原則[1]。
1.2建筑組團
設計人員需根據工業生產要求合理布置建筑,建筑間的密度需要做到科學合理。如某組團建筑密度過大,另一個組團建筑密度過小,一方面會影響生產和交通的秩序,另一方面也會阻礙后續的擴建工程。企業應依據使用形制為不同建筑組團設計獨特的外形和顏色,該設計方式不僅有利于建筑的區分,也有助于規范生產的秩序。
1.3環境
工業建筑容易給人以死板的感覺,主要應用于生產,但這也是人們開展生產活動的場所。所以建設良好的環境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設計的過程中,要求設計人員實現建筑、環境與景觀小品的高度結合,將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為生產者提供舒適的環境。
2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設計是工業建筑美學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在建筑造型設計中需要高度重視建筑造型設計、建筑立面設計和建筑色彩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務必高度重視工程細節,參照設計的原則和設計的要求采取不同的設計手法,以下筆者將從以上幾個方面對建筑造型設計進行簡要分析[2]。
2.1構造設計
構造設計是技術層面的內容,但是一個好的建筑也需要關注細部構造設計?,F代建筑十分重視工藝美,是工業化生產模式下產生的產品,這種景致美在未經藝術設計的前提下也可應用于建筑。一座建筑如部分采取手工完成,會給人以驚艷的視覺感受。因此在建筑設計中,務必高度重視細部處理,以完善工程結構設計的總體效果。
2.2建筑立面
工業建筑廠房設計中,設計人員要全面遵照形式服從于功能的原則。采用對比手法。將兩種不同的事物、形體和色彩等作為對比對象,在同一空間內對比兩個不同的因素,從而形成相互對立且和諧共生的關系。對比是一種具有強大表現力的構圖方式。建筑本身具有多個對比要素,合理應用對比、夸張、強調和削弱等手法,能夠使建筑外觀形成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3]。
3色彩設計
色彩設計美學特點主要體現于對色彩的把控上,合理應用色彩是產生強烈視覺沖擊的主要方式。建筑立面設計中合理應用色彩理念便可加強設計的生動性,但是在使用色彩的過程中也應合理掌握分格和比例,且設計人員也要合理選擇色彩。國外建筑主要使用標準色彩,該種方式在各類建筑與工業產品中得以廣泛應用。建筑色彩分面主要分為豎向分面、橫向分面、灰色調立面、體量分面和構成分面等多種形式。其中,豎向分面是一種具有較強韻律感的分面方式。利用不同色彩的橫向重復排列,打造理想的設計效果;色彩橫向分面得在較大范圍內得到應用,也是目前工業建筑美學設計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設計方式,需高度重視寬度與比例的協調;橫向分面主要堅持深色帶形面處于立面下部,淺色帶形面位于立面上部的原則形式[4]。色彩的體量分面運用方式較為簡單,如在相同建筑立面出現不同體量但不可做造型處理時,則可將兩種體量的立面設計為不同的顏色,該方法可體現在所有凸出的構件上。另外一種是單個立面設計中,若想打破單一的規律,則應在一塊墻面上使用另外一種較為凸出的色彩,以吸引人們的視覺感官。色彩構成分面具有較強的藝術氣息,主要應用于較小的位置,由于其控制難度較大,因此若設計人員經驗不夠豐富,則不建議輕易使用。
4結束語
工業建筑美學設計涉及范圍較廣,工業建筑設計與普通建筑設計的要求和原則存在著十分明顯的不同。因此,設計人員務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過硬的專業技能,同時還需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以此充分保證工業建筑設計的視覺效果,并從色彩、造型和立面等多個層面完善建筑設計,為工業建筑美學設計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小玲.工業建筑設計節能設計分析[J].門窗,2019(20):16-17.
[2]梁晴.建筑工程經濟管理影響因素分析與應對策略[J].居舍,2020(04):160-161.
[3]工業建筑的設計之美[J].產城,2018(02):84-85.
[4]許海兵.淺談工業建筑創新設計[J].江蘇建筑,2015(S1):3-4,6.
作者:趙越 韓銳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