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留學生在工程材料工藝課程的教學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來華留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對于留學生的教育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熱點問題。本文針對留學生的人群特點及工程材料與熱成型工藝課程特點,展開討論了這種類型課程的教學模式,希望促進我國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提高來華留學生的教育教學質量,為其他高校相關課程的開設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留學生;教學模式;工程材料與熱成型工藝
1.引言
隨著現代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的實施,國外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人也越來越多,根據不完全統計,來華留學生人數今年來大幅增加,來源國大多中國鄰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與以往相比,非亞洲的留學生數量呈快速增長的趨勢,進一步反映出我國教育水平得到國際教育的廣泛認可。這些國際化教育的快速發展,也從多方面考驗著我國國際教育水平,在以往教學研究中,更多的關注對于中國學生的教育問題,對于國外留學生的課堂教育問題關注較少[2],提高來華留學生的教育教學質量,成為推動我國高等院校國際化發展的重要保障[3]。本文針對推動工程材料與熱成型工藝課程中一些教學問題,圍繞來華留學的學習特點,探討了該類課程的教學模式,給出一些比較常見問題及相應的應對措施,系統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明的相互融合。
2.工程材料及熱成型工藝課程特點
工程材料與熱成型工藝課程(EngineeringMaterialandHeatTreatment)為面向我校國際教育學院機械工程本科留學生的全英文必修課程,在學習本課程以前,學生已經完成了高等數學、材料力學等基礎課程的學習。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金屬材料及其熱處理方法、復合材料、光電材料及材料設計方法等。針對材料的力學、光學、電學等特點展開討論,利用PPT等多媒體方式,采用全英文授課形式定性的介紹相關材料的制備、使用過程中的難點,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們對于現在常用工程材料領域的發展情況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和輪廓,同時為以后的針對性專項學習提供一定基礎。
3.留學生學習和認知特點
由于來華留學生全體特征特殊,其生源、宗教和文化背景等存在多樣化,導致思維習慣、學習方式等有較大差異。來到新的學習環境,由于語言差異,在與中國學生和老師交流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障礙和不適應,留學生會表現出焦慮、壓抑等心理問題。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國內的教育標準和要求與國外不同,存在一定的跨度和知識空白,這個需要留學生在漫長的留學生活中逐漸彌補和適應。來華留學生所在國家的母語大部分不是英語,其語言水平參差不齊,聽說讀寫能力較弱。因而在聽課過程中,存在聽不清、聽不懂的問題,對于一些關鍵知識點信息的獲取存在一定難度,需要老師針對該問題用板書、簡易圖片方式描述,才能理解,大大降低授課效率。
4.課程過程中教學模式
結合留學生的人群特點及工程材料與熱成型工藝課程特點,對一些常見教學模式問題進行探討,下面是根據該課程特點給出的一些建議。
4.1建立健全學習模式。提升來華留學生教育教學亮點與品牌特色,提升歸屬感和榮譽感,建立留學生課堂管理體制。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留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深受母國文化影響,喜歡自由,不受約束,在課堂紀律方面表現的尤為明顯。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留學生普遍存在上課遲到、早退或隨意曠課等現象。針對此種情況,為培養留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風氣,將平時上課出勤、隨堂練習、課后作業及期末考試都納入學籍考核評定中。讓留學生做到逢課必到、逢問必答,逐漸參與到教學中來,在培養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也能夠盡快掌握所學知識;并且,最后給出的學籍成績,也是比較合理客觀的。
4.2整合優化教學資源。教材是開展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留學生對于教材的依賴程度相比于國內學生更高,對教材的語言專業性、內容完整性及編排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參考國外同類課程的原版英文教材,結合我國教育思維模式,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英文教材。參與教課的老師既不會產生“水土不服”,又能在習慣的思維模式下,將課程的教學內容更完善的展示出來;參與學習的留學生在保留了具象思維的同時,又能學習到具有中國特色的抽象思維,從而更能適應中國式課堂。
4.3打造教學團隊。留學生自小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喜歡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環境,敢于在課堂上直白的表達不同的見解,這與我國授課方式截然不同,對授課教師而言,如何在文化差異下,成功的完成教學,是個十分嚴峻的考驗。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兩方面來著手解決:首先,尊重留學生的母國文化,在教學課堂上,努力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另外采用多種途徑和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結論
來華留學的教育教學問題近年來得到國內各大高校的廣泛關注,其教學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本文結合自身課程特點,對教學過程中常見問題進行闡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和解決措施,希望通過該方法,使得中國文化和科學技術能夠真正融入到留學生教育中,使其成為中國與世界交流的一個重要紐帶,同時為我國教育國際化的具體實施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喻愷,胡伯特•埃特爾,瞿曉蔓.“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高等教育國際輸出的機遇與挑戰[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8,39(1):68-74.
[2]王冬燕.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性規則提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作者:郭磊 王傳婷 焦俊杰 方中 單位:機械工程學院南京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