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效課堂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已不只局限于傳授知識和技能,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素養。小學語文教學更是如此。基于這一認識,語文教學如何通過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使學生在短時間里獲取最多的語文素養?從教學目標精準化、教學設計合理化、課堂展示藝術化、課堂調控趣味化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發展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深化語文課程改革的關鍵舉措,也是適應國內外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迫切需要。發展語文核心素養是順應時代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讓語文核心素養落地生根?這是作為小學語文老師,當前最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要想讓“語文核心素養”在其語文教學中落地生根,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何謂“語文核心素養”?目前,教學界對“語文核心素養”還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界定。筆者從事語文教學近20年,對此的體驗和體會是:“語文核心素養”不是個抽象的理論性概念,它是指學生獲得基本的、比較穩定的、符合時展要求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擁有學習語文習慣的良好養成,并從語文方面形成豐厚的文學涵養和人格修養。由此可見,語文核心素養與語文課堂教學是前果后因的關系,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主線,語文課堂教學是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主渠道。所以,要想使“語文核心素養”最終在語文教學中落地生根,最有效的途徑是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那么,如何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是每一位語文老師夢寐以求的愿望。因為只有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才能讓學生事半功倍,即以最短時間獲取最多的語文素養。可以說,語文老師中絕大多數都有過這樣的思考并形成共識:高效課堂中的“高效”并非絕對,而是相對而言的。而且,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本身是一個永無完結、一直在路上的過程,其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那么,如何實施語文教學才能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呢?
一、教學目標精準化
語文教學目標定的精準與否,對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影響極大。如果定得精準,整個語文課堂就猶如春風化雨潛入學生的心房,教師也能輕松愉快地完成教學任務所要達到的要求和質量;如果模糊不清,語文課堂就猶如大海中夜航的船只失去燈塔的指引,學生就會迷茫無方向,教師教學也會因此彷徨而頗感無力。就拿打籃球來做個比喻吧,把籃筐架設得太高,即使學生的球技再怎么好也是無法投進去的,這樣自然就讓他們喪失了努力拼搏的信心和勇氣;可是把籃筐架設的太低,就是學生不怎么努力也能輕而易舉地投進籃筐,這樣自然也就沒有了征服挑戰的喜悅與滿足。同樣的道理,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教師要著眼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對班內差生而言,主要考慮其接受能力;對中等生及優等生而言,則主要考慮其提高。否則,會造成兩級分離而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因此,制定語文教學目標重在“精準”、貴在“精準”。現實中,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達到“精準”的要求,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認為關鍵要把握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吃透課標。要以課標為基準,既不提倡超綱,也反對沒有達到課標要求;另一方面,吃透學情。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切實做到好、中、差三個層次都兼顧到,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我要學習”的沖勁,這是始終必須堅守的底線。基于這一認識,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力求做到:80%以上的學生在課堂上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優等生,我就制定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目標,讓他們“跳一跳夠得到”;而對于那些后進生,則相應降低目標提出一些淺層次的要求,使他們夯實基礎。
二、教學設計合理化
教學設計是在上課之前,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預先制定的教學策略、教學思路的綜合方案。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中,問題與不足依然存在,比如教學設計模式相對單一、過于死板,突出表現在對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尤其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重視不夠。在此種情況下,迫切要求學校以及語文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合理設計語文教學方案,創新語文教學方式和方法,以此來提高語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使語文設計達到合理化的要求,除了確定目標,明白你要教什么;選用方法,解決“如何教、如何學”等問題外,重點要對教材非常熟悉。為達到這一要求,對每篇教學課文我都要求自己做到“三讀”:一是讀作者。為讀懂作者,我堅持不弄清三個問題不罷休:(1)作者寫了什么?(2)作者是如何寫的?(3)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二是讀編者。為讀懂編者挑選及編排文章的用意,我同樣堅持弄清三個問題:(1)為何要將此文編入這一單元?(2)前后文與它有何聯系?(3)又有何區別?三是讀學生。著重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前,已有哪些知識儲備?進入學習時會遇到哪些困難?通過“三讀”,我也讀出了我自己。以學生自主學習這一環節為例,我的教學設計理念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導學:一方面,為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完成自讀課文進行導學,即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課文并養成良好習慣的基礎上,將自主閱讀課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教讀課文時設計出來,然后再返過來指導學生細讀課文,掃除學習障礙;另一方面,為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進行導學,即引導學生對語言實踐活動進行綜合訓練,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并學會運用語言。我的“導”與學生的“讀”互為滲透、相得益彰。它不僅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雙向互動關系,更體現了師生及教材之間的多邊信息聯系。
三、課堂展示藝術化
在語文教學中,課堂展示是檢驗學生自學效果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是語文課堂的主旋律,是學生進行自學反饋和互相學習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對于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展示個性,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重要意義。課堂展示具有三大特性:問題性、互動性、創生性;主要體現在學生的“三動”:動口、動手、動腦。它既包括組內小展示,也包括班內大展示;既包括口頭展示,也包括書面展示;既包括行為展示,好包括實物模型展示。但無論它具有何種特征,也無論以哪一種形式出現,都是為了達到活躍思維、鍛煉勇氣、培養能力、塑造人格這一目的。基于此,要增強課堂展示的目的性、有效性,教師要樹立全員參與意識,激發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展示并使更多的學生得到展示的機會。同時,要讓學生在零干擾狀態下灑脫自如地“說”,百無禁忌地“動”。當學生進行展示時,要堅決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尤其是學生答案不正確或是學生與老師的答案不一樣時,教師不要急于引導和點撥,而要讓學生對答案置疑辨析,對問題進行再思考、再回答,直到最后的最后還是無法回答和解決。此時,教師不但不能袖手旁觀,還要細細琢磨,講究“點”“導”和“撥”的技巧與藝術。“點”要點到關鍵處“,導”要導到學生心里,“撥”要撥出水平來。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才能體現出優質高效語文課堂的價值理念,才能發揮語文課堂在培養語文核心素養上的主渠道作用。
四、課堂調控趣味化
新的教學理念,雖然強調學生在學習上的主人地位以及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但也要求教師必須發揮學生學習及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課堂上,教師最主要的作用還是體現在對課堂的有效調控上。做法上,要對課堂進行有效調控,使課堂教學高效而有序地開展。首先,要有效調控學生的參與度。通過適時、適當增加學生自主權的下放度、學生思維的多向度、學習小組合作度等,讓學生真正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真正做到“我的課堂我做主”。其次,有效調控課堂節奏。如何使學生在一節課40分鐘里一直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是作為小學一線語文教師始終都在操心和思考的問題。它是打造優質高效課堂的前提和基礎。為此,在具體教學中,我十分注重課堂的動靜轉換,注重合理搭配學生的“學”與老師的“教”,注重發揮學案調控課堂節奏的“杠桿”作用等,保證課堂節奏與學生的心理特點與生理特點相適應,使學生思維的各個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再次,有效調控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與否,對課堂效率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無數的教學實踐證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最有效方法。基于這一認識,在課堂教學上,我經常利用教材、圖片、實物及多媒體動畫等,變換使用看、聽、說、想、做等各種要素;通過適時、適當的課堂評價以及不斷錘煉自身的素質,比如優美的語言、漂亮的板書和幽默等,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調控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從心靈深處喜歡上語文,使語文課堂變成充滿快樂、充滿激情的課堂。總之,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效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也是一個過程,更是一種理念。作為語文一線教師,必須自覺在“核心素養觀”的指導下,與時俱進,善用巧力,努力使教學目標精確化、教學設計合理化、課堂展示藝術化、課堂調控趣味化,從而使語文課堂達到越來越高效這一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互聯網文檔資源.高效課堂”學習收獲總結[EB/OL].2018-05-30.
[2]湯圓.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與反思[EB/OL].2018-05-30.
[3]互聯網文檔資源.學習心得[EB/OL].2018-05-30.
作者:翁淑琴 單位: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北岸東埔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