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革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目前,在校的“90后”大學生是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獨立思考意識較強,但部分學生對大學里統一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存在成見或偏見,即認為這些理論離現實太遠,解決不了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他們盲目推崇西方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心存懷疑和困惑,把西方政治學、西方經濟學等理論看作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靈丹妙藥,主張用它們來取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從北京理工大學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所做的一項調查情況來看,大學生最喜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所占比例分別為38.8%和36.5%,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與“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兩門課程只占15.2%和9.5%。[1]由于對理論學習的偏見影響了部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無論教師怎樣努力,總有部分學生游離于課程之外,部分學生迫于學分的壓力不得不來上課,但認真聽課的比例不高。目前,各高校都加強了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管理,通過教學督導員隨堂聽課和學生打分等措施來規范教學,并與教師的評獎、職評稱晉級等掛鉤。在這一制度安排下,部分教師為贏得學生的好感,只好降低對學生的要求,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大做文章,以授課形式的多樣化、生動化來吸引學生,甚至放松必要的課堂管理,以提高學生的認可率,從而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出現理論弱化的傾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論弱化傾向的危害
1.對教師的危害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體,職業要求任課教師必須具備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和推進理論與時俱進、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論弱化傾向給教師帶來以下危害。
(1)會削減教師在理論研究方面的力度,影響教師理論水平的不斷提高。由于部分學生對課程學習普遍不夠重視,為提高學生的到課率和聽課率,教師需將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于教學案例的收集及教學方法的改進上,對課程本身理論內容的研究則明顯不夠,只是做一般性講解。長此以往,無疑會影響教師理論水平的提高。
(2)出現理論研究與實際教學分離的現象。從各高校情況來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都是大班上課,教師的教學壓力很大,而且有關方面的研究課題又偏少,一些教師為評職稱晉級,只好另謀它路,所搞科研與教學大多沒有太多關聯,出現教學與科研兩張皮現象。近幾年,雖然中央加大了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別設立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專項課題。各高校為了加強自身的科研實力,也都制定了相應的科研成果獎勵政策。但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來說,一些教師由于之前科研基礎薄弱,短期內想要實現這方面的跨越還是有相當難度的。
2.對學生的危害
(1)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論弱化直接影響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影響到他們理想信念的確立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選擇什么樣的理論作為自己的人生向導,對大學生成才至關重要,這也是我們在大學階段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初衷,即要把青年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青年時期,是大學生思想最活躍也是最不穩定的時期,他們主張思想自由,喜歡標新立異,但又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和判斷能力。當前,眾多社會思潮涌動,如果我們的大學生被一些錯誤的理論思潮所吸引、所迷惑,形成了錯誤的人生導向,那將是我們高等教育的失敗和悲劇。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青年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論弱化會導致大學生理論思維的幼稚化,有違科學精神和時代進步的要求。大學生理論思維的幼稚化主要表現在:一是對一些社會問題的認識僅停留在感性階段,不能做深入、理性地思考。二是缺乏科學思維方法的指導,愛鉆牛角尖,愛走極端,這是有違科學精神和時代進步的要求的。理論學習不僅僅是一個掌握理論的過程,它還是一個科學精神的培育和鍛造過程。大學生要承擔起未來國家建設的重任,必須克服理論思維的幼稚化,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只有培育起大學生對理論學習的濃厚興趣,并逐步具備科學的思維方法,他們才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少犯錯誤、多出成績。黨中央制定了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決策。在各種創新中,理論創新是基礎和前提,沒有理論方面的創新,思想和觀念還局限于舊的思維框架內,就不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創新,而理論的創新又必須以理論的學習和把握為前提,需要正確的理論方法的指導。如果大學生在學期間忽視了理論學習,缺乏求知進取精神和科學方法的指導,就很難在日后的工作中有所創造、有所作為。
(3)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論弱化還會影響大學生人格品質和意志力的培養和鍛煉。大學生對理論學習的懈怠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它反映出部分大學生不愿吃苦,熱衷于玩樂的一種不良學習風氣。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學生在考試結束后給教師打電話、發短信懇求照顧加分,以求不勞而獲,這種投機心理對大學生的成長是十分有害的。理論學習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并付出艱苦努力的勞動過程,是人格品質和意志力的培養、鍛煉過程。
走出教學理論弱化的誤區,不斷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1.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更好地發揮對大學生的引導作用
我們強調大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作用可有可無。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僅承擔著向大學生宣講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對他們進行思想上的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這種引導作用,教師自身素質必須先要過得硬才行。如果教師沒有認真地研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經典,不能很好地將其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就不可能講清楚理論的來龍去脈,用理論自身的力量說服人、打動人,讓大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如果教師本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不堅定,自然也無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理論引導。自2005年以來,和教育部每年舉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骨干教師理論研討班,以促進教師理論水平的提高。當然,這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每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深刻意識到自己肩負責任的重大,自覺地將理論學習日常化,成為個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努力培養自己的科學精神、理論思維和實踐精神。[2]
2.進一步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將形式與內容有機結合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認真研究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特點,研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真正入腦、入心的具體路徑。在拋棄照本宣科、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采用更加靈活的問題式、案例式、研討式等新教法的同時,應必須特別注意處理好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社會生活和大學生思想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在剖析現象的過程中深化大學生對理論的認識和理解,而不是將學生的注意力僅僅停留在對某類事件的關注上,簡單地發些議論了事。同時還應明確,我們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大眾化,但對于不同的社會群體要求是不同的。對于大學生這一群體,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大眾化不能僅僅停留在通過恰當的形式,幫助大學生了解這一理論,更重要的是要讓大學生從內心深處理解、認同這一理論,并激發起對理論學習和研究的熱情,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
3.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評教與評學相結合
目前,各高校都制定了系統的教學評價體系,包括教學督導員聽課制度、教師互相聽課制度和學生評教打分制度等。制度設置得當,會有效地保護和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推動工作的順利開展。如果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則會影響工作效率。從教學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的角度來講,還應增加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環節。因為教與學本來就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單一方面的評教不足以全面反映教與學的情況。增加教師的評學環節,將任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納入考評體系,使教與學互相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水平才會不斷提高,才能真正發揮對大學生的理論教育和思想引導作用。(本文作者:齊愛蘭 單位: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