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高校古典薩克斯管專業教學顫音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薩克斯管演奏過程中,顫音的合理應用能夠直接提升音樂本身的表現力,還能夠提升音樂的整體效果。顫音的使用需要按照當前音樂作品的整體風格進行選擇,并根據時代的特點進行審美趨勢的調整。一位出色的古典薩克斯管演奏人員需要明白顫音產生以及發展的整體過程,擁有這樣的知識儲備才能夠更好地將作品呈現并演繹出來,使作品本身的精神最大程度地展現出來。本文從顫音發展的歷史進程出發,結合當時的作品風格以及各個時期的演奏技法,更好地將顫音實際運用到高校古典薩克斯管專業教學中。
【關鍵詞】高校;古典;薩克斯管專業;教學;顫音
顫音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整體修飾聲音,其主要的表現意義在于展現出更加規律的跳動效果,從根本上提升音樂作品的表現能力,增強聲音本身的波動性。假如能夠運用系統、有序的音樂技術進行顫音學習,就能夠使得學生在實際應用階段更好地選擇顫音的應用技法。在高校的古典薩克斯管專業學學習期間,有效地運用顫音的優勢,能夠使學生演奏音樂變得更加游刃有余[1]。在20世紀80年代初,相關研究人員就提出,在古典薩克斯管中增加適當的顫音能夠更好地提升最終的演奏效果,并且在實際的演奏中增加顫音的技術,能夠更好地提高現場的演奏質量[2]。
一、在古典薩克斯管教學中增加顫音的教學價值
顫音本身作為古典薩克斯管演奏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方式,在薩克斯演奏過程中使用得十分頻繁,并且也會常常出現在古典薩克斯管的現場演奏中。在傳統的觀念中,古典音樂的演奏需要進一步地使用顫音的技術。所以,在當前的高校古典薩克斯管的學習中,教師十分注重對學生顫音的指導,同時音樂專業院校也對該項知識內容有進一步的研究與跟進。在高校的古典薩克斯管日常教學中增加顫音的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通過顫音進行聲音的修飾,對于聲音修飾來說,它不僅能夠利用音符規律性的跳動來提升或者降低整體作品的音高,還能夠采用顫音的方法增加或者減少振幅,從而使得音樂發聲在整體音色上有一定改變[3]。再加上采用顫音的方法本身只是起到對聲音的修飾作用,而并不會對古典薩克斯管的基本節奏以及旋律產生較大的影響,也不會對作品整體的表現力產生不良效果。在實際古典薩克斯管的演奏期間,假如能夠科學有效地使用顫音的技術,就能夠使演奏在感染力以及表現力上有所增強,進而提升整體效果。當前的音樂社會正處于傳統與現實社會相互矛盾的局面,社會的進步能夠側面影響到音樂在各個方面的發展[4]。傳統音樂的發展也同樣如此。假如傳統音樂想要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占有不可忽視的位置,就需要更大程度地去適應當前的社會背景,不斷進行更新與完善。鑒于此,在高校古典薩克斯管的教學中增加顫音的課程教育內容,是古典薩克斯管演奏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高校的古典薩克斯管教學也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進行教學改革,采用顫音與日常課程練習結合的模式才能夠更好地推進高校古典薩克斯管今后的發展,為高校古典薩克斯管今后的教學質量提供保障。顫音的演奏技術本身在高校古典薩克斯管課程結構模式中就屬于基礎性的內容,教師只有在不斷更新顫音教學理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對于顫音的理解能力,才能夠從整體上為提升高校古典薩克斯管的演奏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5]。
二、高校古典薩克斯管專業教學中顫音的應用
(一)早期古典薩克斯管作品并沒有體現出顫音的實際應用顫音從音樂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個音的音高有規律的上下起伏,顫音的基本屬性包含兩方面的內容——顫音的幅度與頻率。一個普通的音高就是固定的,沒有相互之間的起伏,而顫音的音高則呈現不固定的、有規律的起伏。古典薩克斯管最早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演奏者并不會在演奏期間使用顫音。他們之所以不使用顫音是由于古典薩克斯管的發音原理是借鑒單簧管的發音原理而來的,都是利用單一簧片振動發聲的模式將聲音發出來的[6]。并且,早期的古典薩克斯管演奏者大部分都是單簧管的演奏人員,其中也包含古典薩克斯管的發明者阿道夫•薩克斯本人,他也是一位出色的單簧管演奏家。鑒于此,古典薩克斯管早期的演奏方法與單簧管演奏模式十分相近,古典薩克斯管在演奏期間也尚未使用顫音的技術。從19世紀中葉到19世紀末期這一階段,社會以浪漫主義風格的古典薩克斯管獨奏、重奏曲目的創作為主,所有的作品都沒有涉及顫音的運用,比如,古典薩克斯管早期作品中都運用浪漫主義風格的演奏模式,聽眾都能夠感受出浪漫主義的色彩[7]。但是在當時的作品中,都幾乎不使用或者少使用帶有顫音的演奏模式,大部分的演奏家也都會參照古典單簧管演奏家在聲音方面的處理方式。
(二)出現古典薩克斯管顫音的時間以及20世紀上半葉顫音的應用形式古典薩克斯管顫音最早在爵士樂中有所呈現,當時古典薩克斯管作為一種獨奏的樂器被融入爵士樂的演奏中,對于爵士樂的發展起到根本性的推動作用。同時,爵士樂的風格也能夠從側面促進古典薩克斯管演奏技術的發展及演變。產生這一影響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古典薩克斯管演奏中顫音的產生。當時爵士樂逐漸走入歐洲,古典薩克斯管的演奏人員也逐漸開始吸收爵士樂中的顫音演奏方法,并將其有效地融入古典薩克斯管的現場演奏中。正因如此,在早期的古典薩克斯管現場演奏資料中,能夠聽到的顫音都會或多或少地帶有爵士樂的風格類型[8]。在當時的顫音演奏中,大部分都是在標準音高的模式下進行上下之間的起伏,主要的特征就是幅度大、頻率快,并且,幅度與頻率基本能夠保持穩定不變。比如,在法國演奏家演奏的《克里斯頓》中,聽眾可以感受到顫音特殊的表現力,當時的顫音表現模式最為明顯的缺點就是整體十分的機械,并沒有過多的變化內容,在薩克斯的演奏期間,整體聲音也不夠柔和、優美。再加上本身顫音就是在原本音高的基礎上進行提高一下的運動,幅度較大,在演奏階段常常會因此影響音準的問題而導致整體效果出現誤差[9]。
(三)20世紀下半葉古典薩克斯管顫音的變化以及實際應用由于古典薩克斯管的不斷發展,在古典薩克斯管顫音逐漸形成的同時,顫音技術的發展也在一直推進。在20世紀80年代之后,顫音的技術出現明顯的改進與創新。為了能夠解決早期古典薩克斯管顫音演奏中的音準以及音色等細節方面的問題,古典薩克斯管演奏家借鑒并采用了新的模式對顫音內容進行改進,對比長笛與雙簧管中顫音的應用方法對古典薩克斯管顫音進行創新,這樣的變化模式能夠讓顫音的音高更加接近于作品的標準音高,在這樣的基礎上保證音樂的音色得到了延伸與拓展[10]。比如,聆聽法國演奏家在不同時期演奏的《克里斯頓》的同一作品的錄音時,就能夠感受到顫音的演變過程。這樣的變化就是由于社會的背景在不斷變化,演奏人員在古典薩克斯管演奏期間的演奏技法在不斷革新。從那時開始,顫音在實際的應用中,其幅度與頻率就會隨著音樂的不同狀態進行一定的變化,已經不再是固定性的模式。當音樂作品的情緒較為輕柔、舒緩時,則顫音的幅度較小、頻率較慢,甚至演奏者會有選擇性地使用顫音;反之,當音樂作品本身的情緒較為激烈、緊張時,則顫音的幅度較大,頻率也會隨之加快。鑒于此,顫音在印象主義色彩變化期間的作用是十分關鍵的,教師在進行高校古典薩克斯管的教學期間也需要進行歷史方面的正面引導,讓學生能夠在具備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古典薩克斯管顫音知識的學習與應用。
四、結語
隨著國家對于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在高校的古典薩克斯管教育教學中也應該積極進行創新,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的教育教學方針,讓學生能夠在校感受到音樂背景文化知識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薩克斯管演奏技術的學習。在古典薩克斯管的演奏期間,顫音的使用是古典薩克斯管演奏人員必備的基礎技能,采用顫音能夠讓演奏者更加準確地進行音樂作品的表達。在學生了解到各個階段的顫音概念、特征以及差別之后,在實際的教學階段教師還需要對作品本身的特點進行反復的分析,并認真斟酌,幫助學生將顫音所具備的優勢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現出來,使得他們對顫音的應用能夠更加自如,展現出更加強烈的音樂感染力與表現力,為音樂整體所展現出的風格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珺.薩克斯管駕馭古典與爵士風格演奏方法探析[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40(03):126-128.
[2]楊文鵬.淺析古典薩克斯樂曲的藝術特點與演奏技巧[J].藝術評鑒,2020,(04):61-62.
[3]周楚為,全鳳英.普通高校音樂專業薩克斯管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懷化學院學報,2019,38(12):109-111.
[4]張梓敬.薩克斯<LapequeaCzardas>(小查爾達斯舞曲)的演奏中情感的表達[J].北方音樂,2019,39(21):26-27.
[5]文炫芳.論薩克斯的多元藝術價值與專業性——以當前流行且具有代表性的薩克斯古典曲目為參考[J].藝術家,2019,(09):176.
[6]王玥,王新煜.薩克斯演奏中的音色控制——以<性格小品-組曲Ⅴ>為例[J].戲劇之家,2019,(19):62-63.
[7]瞿全.格拉祖諾夫薩克斯管作品<降E大調協奏曲>演奏分析[D].吉首大學,2019.
[8]張磊.薩克斯演奏技巧在民族音樂風格中的體現[D].吉林藝術學院,2019.
[9]韓名津.薩克斯作品<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新探戈音樂風格及演奏技巧分析[D].吉林藝術學院,2019.
[10]陳啟璋.薩克斯管古典與現代(爵士)演奏法及演奏風格的差異[J].樂器,2019,(02):55-57.
作者:岳書明 單位:廣西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