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國家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出臺,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數量不斷增加。人才又是第一生產力,為了更好地培養管理會計人才,應用型本科高校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創新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模式:優化高校會計課程設計、改革教學方法、重視管理會計人才實踐課程等,提升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師資隊伍質量,進而適應新時展的要求。
關鍵詞:營改增;應用型本科;管理會計;人才培養
國外等發達國家如美國有90%以上財會專業人員從事管理會計等相關工作,而我國僅有不到2.6%左右的財會專業人員從事管理會計工作,這與國外發達國家相距甚遠。與此同時,我國這些從事管理會計的人員中,出現“財會人員過剩,管理會計人才匱乏”等供給失衡問題,導致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我國財會人才培養模式沒有適應市場的需求,不能以市場為導向,使得我國創新型、綜合型管理會計人才嚴重不足。2017、2018連續兩年,財政部出臺相關文件與政策,希望推動管理會計人才培養不斷轉型升級。應用型本科高校作為管理會計人才的搖籃,應重視對課程體系的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由知識型向技能型轉化。
1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隨著國家推行“一帶一路”倡議,以及振興鄉村計劃,帶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管理會計人才,管理會計人才對于企事業以及一些重大項目的科學決策,提供了大量的數據支持與相關的理論保障。同時,國家財政部也連續出臺多項政策與相關的文件,加大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以適應社會對綜合型會計人才的需求。然而,應用型本科高校在會計人才培養的課程設計與培養方案過于陳舊,與社會需求脫節,很難適應社會發展。因此,應用型本科高校需要不斷改進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管理會計人才新方法,培養真正懂會計數據分析,又能進行相關規律總結的綜合型管理會計人才,才能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對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提高決策的科學性,顯得至關重要。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有助于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能有效適應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時代對高端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
2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2.1會計專業實踐課程不足,課程理論體系不夠完善
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會計課程的設計上還是理論課程多,實踐課程少,課程理論體系不夠完善,造成學生個個都是“紙上談兵”。會計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實踐是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至關重要,這決定其能否適應社會的發展。同時,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的實踐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會計專業課程的實訓,一部分是學生頂崗實習。由于會計實訓需要學校投入大量的實訓設備,受到資金投入的限制,高校會計實訓設備存在老舊并且設備較少等問題,這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實訓的效果,使得管理會計實踐課程難以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同時,應用型本科高校中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由于缺乏專業會計教師的指導,加上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與會計專業匹配度極低,頂崗實習變成流于形式,這樣的頂崗實習達不到效果。
2.2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教學方式陳舊,學科內容重疊嚴重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化給高校教師教學帶來了諸多便利,如微課、幕課的興起。然而,應用型本科高校因師資力量的不足,還是以傳統課堂授課為中心,采取“灌輸式”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外加課后會計專業習題的講解,會計專業課(審計學、成本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等)學科的內容重復嚴重,不利于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這是對會計教學資源的嚴重浪費,使得學生厭學情緒高漲,與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目的相背離。
2.3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教學資源缺乏
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教師多數以剛剛畢業的研究生為主,有的研究生本科學的是會計專業,而研究生卻是其他非會計專業,這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師資存在的短板。同時,在這些會計教師中,很少有在會計師事務所、證劵、銀行金融等相關會計領域實踐工作過的經歷,管理會計自身注重從理論進行定性研究,使得在培養方向上出現偏差,這就造成高校的會計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現象,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雙師型”師資缺乏,不利于高校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
2.4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不匹配
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目標以教會學生怎么做賬為主,重視學生財會理論知識的學習,這樣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學生與市場需求的高端財務管理人才相差甚遠。出現了供給不足(高端會計人才需求不足),供給過剩(普通財務人員嚴重過剩)的局面。企事業十分渴望能招到具備扎實專業知識,又具有較強實務操作的高端財務管理人才,然而應用型本科高校培養的普通財務人員又不符合市場對高端會計管理人才的需求,這就出現供求失衡。
3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進研究
3.1強化會計專業課程設置,創新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該強化會計專業課程設置,創新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目標(以高端管理會計人才為導向)、培養標準(與市場匹配和社會需求緊扣)上進一步完善管理會計人才體系,進而能有效地消除“財會人員過剩,管理會計人才匱乏”等供給失衡問題。同時,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上,需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針對性、實踐性、時代性、前延性。在會計教學過程中由基礎模塊與選修模塊過度到能力模塊與實踐教學模塊,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實現知識向能力轉變,知識輸入轉為知識輸出,由教師被動的教學到學生自我主動學習的轉變,打破課程限制,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會計知識的動力。如下表1是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框架: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會計人才培養上優化了會計理論知識,突出會計主干課程,刪減部分模塊課程中細枝末節,增加了許多實踐教學內容,通過實踐讓學生能進一步熟悉會計業務流程與管理會計職業的特征等,增強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
3.2注重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教師隊伍建設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與世界接軌,“一帶一路”拉近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這對高端會計人才需要增多,會計教師隊伍與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師資隊伍的強大與否直接決定培養的管理會計人才的質量高低。因此,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該強化管理會計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專業性與實踐性。同時,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該投入專項資金,把優秀的會計教師輸送到企業進行鍛煉,提升會計教師實踐能力,培養雙師型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夠為今后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提供必要的師資力量支撐。對于會計教師在教學創新方面有突出貢獻,要給予職稱、職務晉升上的政策傾斜。與此同時,應用型本科高校還應提供多種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博士學位以及在相關財會領域具有實踐工作經歷的教師,擴大學校會計教師師資隊伍的組成部分。
3.3加大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類教學設施經費的投入
眾所周知,會計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日常的會計教學中,離不開會計教學軟件與相關硬件的使用。因此,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該加大管理會計類教學設施經費的投入力度,加大會計類教學實驗室儀器的采購,通過日常教學中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與具體的會計實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應用型本科高校還應根據市場對高端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加大會計教學軟件與先進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引進,進而提升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教師上課的質量,提升學生接受會計知識的效果,進而為培養管理會計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3.4以校企合作為抓手,積極構建產教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培養人才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接受生產一線的檢驗,以校企合作為抓手,完善人才培訓體系,積極構建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所走的必由之路。應用型本科高校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從教育數量到教育質量的內涵式發展,校企合作至關重要。因此,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該與會計師事務所等金融機構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既能解決了學校資金不足的問題,又能有效解決了會計專業的學生學習實踐不足的問題,會計師事務所可以在實習的學生中選拔想要的優秀畢業生,進而解決企業人才儲備問題,實現校方與企業雙贏。
4總結
隨著我國對外開發的持續推進,我國與世界融合交流越來越密切,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數量不斷增加。為了更好地培養管理會計人才,適應市場的需求,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該著眼于自身的實際,創新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模式:優化學校會計課程設計、改革教學方法、重視管理會計人才實踐課程等,進而提升高校管理會計人才的質量。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今后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方面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史永紅.高職應用型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方法研究[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
[2]郭素娟.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相關專業管理會計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探析[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4):38-41.
[3]廖艷.大數據背景下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的轉型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1).
[4]邢永梅,劉新文.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會計教育的轉型發展[J].欽州學院學報,2017,(02).
作者:盧振興 單位: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