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古箏重奏曲翡翠的平衡性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現(xiàn)代以來,隨著古箏的迅猛發(fā)展,古箏教學方面也備受關注,其中就包括古箏重奏方面的教學。古箏重奏是除獨奏之外的另一種重要演奏形式,且各聲部的曲譜不盡相同,并具有一定的和聲編排。在重奏教學中,各聲部間的平衡性十分重要,而平衡指的是一種協(xié)調能力,是需要通過后天訓練的。本題以重奏作品《翡翠》為例,淺要闡述了如何通過教學來訓練各個聲部間的平衡,包括音準、音色、節(jié)奏、強弱和情感四個方面,并根據(jù)作品中各聲部的特點和音區(qū)等因素進行具體的教學訓練,這樣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聲部之間音響效果的平衡。
關鍵詞:古箏重奏聲部間平衡性《翡翠》
一、古箏重奏的概述
(一)重奏的定義及演奏形式
單從重奏本身來說,其演奏形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相同樂器的重奏,另一種是不同樂器。相同樂器的重奏就是各個聲部都是由相同的樂器演奏的,因此各個聲部之間的音色融合度是極高的,所以從演奏的角度來說,要更多關注作品中各聲部間旋律的配合以及作品本身的音樂風格等。這時,聲部之間的相互配合和交錯突出作品的主題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不同的樂器重奏就是各個聲部由不同的樂器演奏出來,由于樂器各不相同,所以音色的融合度較低,這就需要專業(yè)的樂器編配調整融合度,在這里就不再詳談了。除了樂器種類的劃分之外,在聲部的數(shù)量上還可以分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以及多聲部重奏。二重奏就是兩個聲部的重奏,也就是說作品的主題是由兩個聲部交替進行或來回穿梭的進行,具體的內(nèi)容就要看作品本身了。三重奏是指有三個聲部的重奏。相對于二重奏來說三重奏較為復雜一些,在主題的表現(xiàn)形式上和簡單的二重奏大不相同,不能混為一談。四重奏相對二重奏和三重奏更為豐富,從和聲結構來說,四聲部是比較完整的。單從人數(shù)上來說,四聲部演奏的渲染力也是二重奏和三重奏所不能比較的。四重奏的組合形式有很多,例如由兩個聲部作為主奏聲部來突顯主題,另外兩個聲部作為伴奏聲部,配合主旋律演奏,之后我們要分析的重奏作品《翡翠》就是這種組合形式。
(二)重奏的教學現(xiàn)狀
在20世紀90年代,上海音樂學院的何寶泉教授組建了第一支古箏合奏、重奏方式的演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古箏合奏的開拓者,因此,古箏專業(yè)邁向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早前,古箏教學大多還是傳統(tǒng)的一對一授課的模式,近年來,隨著演奏形式的多樣化,傳統(tǒng)的獨奏教學形式已經(jīng)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因此開設重奏課程是必要的,并且還可以直接提高學生的重奏能力。不過,現(xiàn)在有關于重奏的教學還不太完善,很多人都不夠重視重奏教學,并且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沒有意識到古箏重奏教學方式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學生在這個環(huán)境中技術水平受到了限制,缺乏集體意識,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較少,并且最終影響到了學生在重奏方面的音樂素養(yǎng)水平。
二、古箏重奏《翡翠》的作品簡析
(一)作品簡介
古箏作品《翡翠》是根據(jù)王丹紅創(chuàng)作的同名彈撥樂的合奏改編而來的。作曲家運用了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素材,通過和聲的色彩變化、人聲哼鳴的交融,呈現(xiàn)出一幅玲瓏剔透、色彩斑斕的美妙畫面。該作品打破了民族器樂傳統(tǒng)的曲式結構和創(chuàng)作模式的束縛,注入了讓人耳目一新的新元素,同時也向前推進了傳統(tǒng)民族器樂的寫作和發(fā)展。該作品曲調韻律十足,曲風清新動感,就如同“翡翠”的寓意。整首作品的創(chuàng)作緊湊,主題突出,和聲肢體完整,節(jié)奏明快,除了運用了較高難度的技法,還加入了大量的變化音,凸顯出非常鮮明的民族特點。
(二)作品風格及分析
這首重奏作品的整體結構和傳統(tǒng)民族器樂的曲式結構有所不同,與對稱的五部曲式相似,作品首尾是對稱性質的多段結構。樂曲的A段(1~24小節(jié))作曲家運用古箏特有的指法“搖指”來呈現(xiàn),第一段的主題鮮明,持續(xù)的旋律音型凸顯了強弱的情感轉換、音響上的色彩交織,旋律風格呈現(xiàn)出朦朧飄忽的美感。B段(25~46小節(jié))在速度上與A段形成鮮明的對比,樂曲的整體情緒也變得激動起來。Ⅱ、Ⅳ聲部左手加入了低音區(qū)八度“大撮”技法,旋律的節(jié)奏感和律動感增強,為后面的旋律埋下伏筆。B1段(52~70小節(jié))是齊奏,重復了B段的音型,并且成為主旋律,Ⅰ、Ⅱ、Ⅲ聲部通過八度的聲部加厚加強了齊奏的氣勢,使旋律的律動感十分突出。C段(75~116小節(jié))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上片是第75到84小節(jié),下片為第85到116小節(jié),其中上片部分為節(jié)奏引入,Ⅰ聲部持續(xù)彈奏一個音,Ⅱ聲部用左手拍擊琴盒,Ⅲ、Ⅳ聲部則是移碼轉換調式。在背景音型的持續(xù)下,轉調十分自然,形成很好的過渡,為下片(85~116)奠定基礎。之后的下片(85~116小節(jié))調性明確,旋律較為平穩(wěn)。連接2(117~128小節(jié))部分前五個小節(jié),Ⅰ、Ⅱ、Ⅲ、Ⅳ聲部分別進行了調式轉換,為下面的B1(129~147小節(jié))做準備。連接1(148~155小節(jié))加入了人聲,將下一個段落A1(156~175小節(jié))推向高潮。連接3(176~179小節(jié))運用了“點彈”的技法,在高音區(qū)重復,節(jié)奏鮮明、顆粒感強。結尾(180~182小節(jié))在主音上持續(xù)彈奏,使調性更加明確,突顯出結尾的穩(wěn)定性,旋律的走勢不斷增強,最后結束加入人聲,更凸顯了作品的人文色彩。
三、平衡性的教學研究
(一)“平衡”的含義和重要性
“平衡”這個詞從字面意思上看,我們可以理解為兩個或者是多個的力,作用于同一個物體上,各個力的作用相互抵消,使物體形成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也就是泛指穩(wěn)定、平衡。而平衡性是指一種協(xié)調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培養(yǎng)出來的。從古箏重奏的廣義上講,“平衡性”可以是指音響以及音量上的平衡,也可以指各個聲部之間數(shù)量上的平衡,還可以指聲部之間的平衡性,而在樂曲作品當中的色彩性的平衡也是“平衡性”的一種。本文將以《翡翠》為例,闡述在古箏重奏中各個聲部之間的平衡性。在演奏中,平衡是構成優(yōu)秀的古箏重奏的條件之一。在古箏重奏中,各個聲部的分工都是不同的,找準各個聲部中的演奏規(guī)律和角色,促使各個聲部演奏出的旋律平衡發(fā)展,從而各個聲部促進和帶動整個樂曲的演奏。每個聲部都各歸其位,各盡其職,才能使重奏更加完美。在古箏重奏中,能影響各個聲部之間的平衡因素有很多,例如力度或者音響效果的對比,音色的變化,通過作品要求來表現(xiàn)的情感和強弱對比,還有各個聲部間節(jié)奏的控制及配合等等。
(二)音準的訓練
1.音準的釋義
在這里音準是指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定音(定弦或者調音),定音是實踐排練或者演出前重要的準備工作,尤其是在重奏中,古箏之間音準頻率的一些細微的偏差都會非常明顯,所以定音要做的更加充分才可以。除了解決基礎調式的定弦問題,還需要注意到樂曲的中間是否有轉調的需求,而作品《翡翠》就需要轉調,教師需要在課上跟學生強調,在各個聲部中分別在哪個地方轉調,在轉調中需要變動的琴弦提前畫上記號,同時還要注意把變動琴碼的預留位置留好,方便在演奏中變調。第二個方面就是左手的音準,古箏的重奏是由多個聲部同時進行演奏,所以說音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古箏的調性比較特殊,許多變化音都是通過左手的按弦來表現(xiàn)。所以,在重奏教學中老師要嚴格要求學生控制左手,因為這些音的音高都是要靠左手按弦的力度或深淺決定的,一個學生彈奏出的音偏高或者偏低都會影響到整體演奏的效果。而在古箏重奏作品《翡翠》中,有大量的變化音,所以,在實踐課上教師需要單獨訓練學生的音準問題。
2.音準的教學方法
在學生音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古箏調音器進行訓練。首先是準備工作,在上課前,讓每個學生都準備好一個古箏調音器,然后讓學生在課前根據(jù)自己的聲部畫出所有需要左手按出的變化音。作品《翡翠》一共有四個聲部,所以首先要分四個小組單獨練習。其次,打開調音器的十二平均律,讓學生每按一個音都要在調音器上對音,直到調音器上顯示準確后再換音練習。先讓學生自行練習一段時間后,老師再從一聲部到四聲部逐個檢查,聽一聽各個聲部的學生一起彈的時候,音準是不是很齊的對在一起,如果聽到有個別學生按不準,就單獨拉出來練習。因為音準的準確和統(tǒng)一也是可以直觀影響到各個聲部之間平衡性的。最后,讓學生回去之后也要運用古箏調音器的十二平均律這個方法進行專門練習,并且要求學生每次在練習《翡翠》這首曲子之前,都先用這個方法練習音準,保證每個音都要準確無誤。這樣系統(tǒng)性的訓練,為這個作品以后的練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防止左手出現(xiàn)“怪音”或是“音不準”的現(xiàn)象,避免了音樂風格出現(xiàn)的偏差而導致各個聲部之間的不平衡,保證了以后在重奏中的音響效果的平衡,也更可以突顯出學生以后表演的專業(yè)性。
(三)音色的訓練
1.音色的釋義
音色代表了一個古箏樂團的基本氣質,也是保證各個聲部之間平衡性的重要條件之一。首先,要確保各個聲部的學生演奏出來的“基礎音色”是保持一致的。那什么是古箏的基礎音色呢?就是能把古箏的最佳聲音給演奏出來。而影響音色的因素是有很多的,例如,觸弦速度、觸弦方式、觸弦角度等等。但是音色它并不是單一的,它可以是潤澤的、柔和的,也可以是跳躍的、輕快的,甚至偶爾狂躁或者虛幻的音色也可以給音樂的音色增加不一樣的色彩,不過這些變化都是在保持“基礎音色”的條件之下進行的,這樣才可以保證音色的統(tǒng)一,達到最佳的音響效果。
2.音色的教學方法
在音色的基本訓練中要保證“托”“抹”“勾”“打”分別彈奏出來的聲音一致。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單個手指單獨進行系統(tǒng)訓練,這個部分其實是應該在一對一的教學課上進行的內(nèi)容。古箏有兩種彈奏方法,分別是夾彈法和提彈法。例如可以先練習“托”的夾彈法,我們可以運用“離離”和“貼離”兩種觸弦方式來練習,然后再練習“托”的提彈法,運用“貼離”的觸弦方式練習,根據(jù)學生的彈奏情況來定速度,一般來說可以節(jié)拍器80的速度,以四拍一個音,兩拍一個音,一拍一個音,一拍兩個音,一拍四個音這五種速度來練習。其他三個手指也同樣運用這個方法進行練習,最后要保證四個手指在同一根琴弦上彈奏出來的音色和音量是相同的。
(四)節(jié)奏的訓練
在重奏中,節(jié)奏對于各個聲部之間的平衡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節(jié)奏也是引導古箏作品中情感轉變的重要因素,并且,頻率快慢和變化方式都和節(jié)奏息息相關。在古箏重奏作品《翡翠》中,節(jié)奏變化非常的豐富,一共有5種節(jié)拍,分別是2/4、3/4、4/4、5/4、6/4。因為該作品的節(jié)奏型較多,所以學生很難把握。在彈奏中如果有一個學生節(jié)奏錯誤,就可能導致整個樂曲的節(jié)奏錯亂、失衡。由此可見,節(jié)奏的訓練是多么重要了。關于節(jié)奏的訓練,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黾俞槍?jié)奏感的具體訓練,這個教學過程必須要循序漸進,節(jié)奏型的數(shù)目從少到多,速度也要由慢到快。在樂曲中,想要按照作曲家原定的速度,把節(jié)奏較為復雜的一部分處理好,可以有兩種比較通用的方法:第一:把較復雜的節(jié)奏還原成簡單的節(jié)奏,在學生熟悉節(jié)奏特點之后,再按照之前的節(jié)奏練習。合奏的時候需要對位,要嚴謹?shù)木毩?,特別是每個聲部中出現(xiàn)的重音一定要一致。第二:放慢節(jié)奏來練習,放慢一倍或者是兩倍的速度。例如,十六分音符時值比較短,放慢一倍之后變成了八分音符,放慢兩倍之后就變成了四分音符,或者可以放得更慢、時值更長的音,這樣的話處理起來就會比較容易。
(五)強弱即情感的訓練
在拿到一首重奏作品時,最開始應該去查閱資料,詳細地了解作品的風格、特點以及內(nèi)容等,還要了解這個作品的作曲家和創(chuàng)作背景。在演奏一首古箏作品的時候,如果只是把作品的旋律彈出來,那是沒有情感的,沒辦法讓聽眾進入你的彈奏中,甚至不能吸引他們聽你的演奏。那些優(yōu)秀的演奏家們,往往對他們演奏的作品有著深刻的理解,所以,這些大師們不僅僅是用手去演奏,而是用心去演奏,彈奏出的音樂是富有情感的。所以說,教師在排練重奏作品時,一開始要明確的給學生講一下音樂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簡介,包括怎么去表達情感等,盡可能地讓學生們對這首作品有更清晰的理解,方便學生找準自己聲部的定位,使各個聲部在演奏時,可以有一定的情感交流,例如聲部之間的強弱對比,肢體上和眼神的交流等。
四、結語
雖然古箏重奏在現(xiàn)如今走向了較為成熟的發(fā)展階段,但是許多重奏教學并不是很完善,人們對重奏的教學也不夠重視。重奏的形式在未來會成為很重要的演奏形式,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種演奏能力。本文通過對重奏作品《翡翠》的教學研究,分析在重奏中平衡性的訓練方法。探索在古箏重奏中演奏技巧、方法等對平衡性演奏的重要影響,通過對音色、音準、節(jié)奏等方面的針對性的教學訓練。為了促進古箏重奏方面的教學,需要我們對各種重奏作品展開分析和研究,學習他人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各個方面學習研究,探索在重奏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古箏是我國的傳統(tǒng)民族器樂,身為古箏專業(yè)的本科生,有義務學習和研究古箏的音樂藝術,向大眾普及古箏音樂的藝術文化。
參考文獻:
[1]王予希.王丹紅兩首古箏重奏作品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7年.
[2]李萍萍.論古箏重奏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以《漢江韻》《蝴蝶泉邊》《鎖風沙》為例[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7年.
[3]方青.古箏重奏作品《秋望》創(chuàng)作及演奏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8年.
作者:文曉園 單位: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