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古箏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一、“因學而教”與“教以知理”
要求古箏教師要把樂曲所含有的情感教育放在首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所謂德育,即對學生進行道德規范的教育,是教師“運用道德倡議形式激勵學生的高尚行為”。因此,作為古箏教師要在教授樂曲時,要“德”與“技”并施,統籌兼顧。既要注重對樂曲指法和譜面音準等問題的指導,同時也要將樂曲內在的思想感情,作為音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導學生正確地表達、體會和理解,以陶冶和培養學生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如箏曲《戰臺風》,這首樂曲以其豐富多樣的技法,熱烈奔放的旋律,成為學生學箏考級的必彈曲目,全曲五個段落,而每一個段落都有其深刻地思想內涵,在樂曲開始時,所表現出的是繁忙的碼頭景象,以及臺風陣陣襲來時的情境,全曲的中心段落表現了碼頭工人頑強不屈的與臺風搏斗的情景,到最后雨過天晴,碼頭又恢復了一片歡騰場面。所以,當代學院道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敏感性,因而需要教師運用一定的道德標準,對一定的事件(諸如碼頭工人頑強不屈的與臺風搏斗的情景)或行為,進行對與錯、愛與憎的判斷能力的熏陶和感知,提高學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作為本文作者在講授這首箏曲時,除講解示范樂曲基本技巧外,重點向學生講述碼頭工人與臺風搏斗的奮斗精神;講述碼頭工人不畏艱難、勇敢豪邁的氣魄;講述碼頭工人對未來必勝的信念,使學生在學習本曲之前,對碼頭工人大無畏的精神和壓倒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有所了解,也使學生更深刻地掌握本曲目的思想內涵,寓“道德教育”與學習曲目之中,從而激發起更高的學習信心和熱情,為圓滿完成古箏技能課堂教學計劃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總之在大學古箏技能課堂教學上,應該技術性與思想性并重,應該把思想教育與專業技能教學有機地統一起來,一舉兩得,實現“雙益”,不僅要求學生勤學苦練,提高演奏水平,而且還要結合曲目情節,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對學生起到積極的“教化”作用,也為學生將來從事教師職業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所以,古箏教學必須教之有型,言之成理,論之有情,由淺人深,由簡到繁,有效滲透,才能取得豐碩的教學效果。
二、“學之有思”與“學以致用”
在當今古箏教學領域,長期以來,存在一個約定俗成的定式,即:模仿,更具體來說,就是教者要求學生仿聲、仿動作,每位彈箏者彈琴的一招一式,古箏行內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誰的學生。本人在古箏教學中,不是一味地要求學生簡單地模仿,而是要求學生在古箏專業學習中做到“三思”,即:一要“學有所思”;二要“學后再思”;三要“課后多思”,尤其是對古箏專業術語的理解,要求學生多加記憶和學習,定會使學生學有所成,圓滿地完成學業。孔子曾言道“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學有所思”,這是本人對學生課堂學習提出的要求,其目的是啟發學生的思維和心智,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遇到難解的演奏指法問題時,能夠自主處理。沈陽音樂學院南校區古箏教師王瑩認為,“學有所思”,“就是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學后要思,要能夠從教師教學語言中思考相應的關系,以及能夠為之受用的道理。思而后進,進以學之,把學到的教學語言藝術精華,凝練出具有自己特色并能夠為之所用的新語言形態”。從本人學習古箏曲目的實踐規律得知,學習任何一首古箏曲目,哪怕是一首練習曲,都要注重對思維的啟動,在彈奏和練習時,多動腦子,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曾記得畫家齊白石有一句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學畫如此,他道出了技能教學的真諦。他告訴人們:任何一種器樂演奏學習,都是一種技藝才能的學習和掌握,只有多思、多想,才會少走許多彎路,才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受到啟迪,不斷提高創新與創造能力。筆者也曾學習過大量傳統箏曲,也曾得到古箏老藝人傳授技藝,如在大學期間,作為我國客家箏派傳承人饒寧新教授的學生,對于古箏技藝學習也曾有過親身體驗和教誨,從而得知,早期的老藝人在教受樂曲時,往往教授的是樂曲的骨干音,要求學生在骨干音的基礎上,進行自由的加花或變奏。資深的老藝人強調演奏者在原始譜基礎上創造旋律的重要性,強調旋律的優美與否,取決于演奏者的音樂素養與自身氣質,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發揮自主創作能力和技巧,以充分體現和地方風韻。
本人在古箏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課堂上“學之有思”,而且,還要做到“學以致用”,以檢驗學生的而接受能力.”學有所思”這一環節,檢驗的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解決的是興趣問題,“學以致用”則是解決學生的接受能力,將學習內容化為演奏實踐.所以,為了提高學生演奏實踐能力水平,本人在教授各流派箏曲時,通常以樂曲的“骨干音”為基礎,將“顫”、“按”、“滑”、“揉”等技巧、各箏派不同的演奏風格和“加花”、“變奏”特點,以及“古箏搖指的點、面、角、速、力、氣等所構成的不同音色的幾個要素”,作為重點進行講解和示范,使學生能夠基本掌握各箏派的演奏特點和技巧,在基本的樂曲框架內,讓學生能動的自由發揮,使演奏的樂曲不僅具有地方性的風韻,同時也具有演奏者自身獨具的特色,特別是古箏的“搖指”,技法和種類很多,不僅有“搖指”,還有“輪指”,僅就搖指古箏“搖指”而言,就有“大指搖”、“食指搖”、“中指搖”等技法[6],由此看來,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從教師教學語言中思考相應的關系,以及能夠為之受用的道理。思而后進,進以學之,進而將知識融會貫通,理解透徹。“學以致用”,是師者的期望,也是學者的追求.每一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后,以至能夠登臺演奏,這是學習古箏曲目的最終結果。學習最終目的是能夠學有所用,學以致用,而談到學以致用,則必然要提及教學實踐的過程,古箏也是一門專業藝術,學生學箏是為了有“用武之地”,以便日后言傳身授,為己所用,為社會服務,這是每位高等院校教學工作者所期望的。
三、“音樂之美”與“欣賞之美”
一般來說,音樂教育的核心是以審美體驗為尺度,衡量音樂所帶來的美的感受,古箏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在古箏藝術教學中,作為民族器樂專業學習,本人通常也將美感教育,放在技能教學的突出位置,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古箏的學習和演奏中,盡情滴享受旋律之美、音色之美。為了讓學生對古箏演奏的姿態之美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感受古箏這一古老樂器的藝術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習箏的興趣,本人通常是將美育教育注入古箏曲目學習的全過程,從而使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美,欣賞美。比如在古箏獨奏曲《漁舟唱晚》的教學中,就是如此。《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是一首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箏獨奏曲。樂曲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出一幅夕陽映萬頃碧波的畫面,十分優美動聽,確有“唱晚”之趣,《漁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夕陽西下,晚霞斑斕,漁歌四起,漁夫滿載豐收的喜悅歡樂情景,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美麗河山的贊美和熱愛。全曲分為三段,而每一段都表現出了獨特魅力的音樂之美。如:第一段的慢板,深刻滴表現了柔情似水音樂之美,悠揚如歌,平穩流暢,極富有抒情性。在右手彈奏時,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整段音樂展示了優美的湖光山色,展現了迷人的景象:漸漸西沉的夕陽,緩緩移動的帆影,輕輕歌唱的漁民,它帶給人以“唱晚”之意,抒發了人們對美的感受和對景色的贊賞。樂曲第二段的音樂,雖然速度有所加快,但仍描繪出幽美美的意境。這段音樂形象地表現了漁夫蕩槳歸舟、乘風波浪前進的歡樂情緒,以及進入第三段快板以后,音樂旋律雖有變化,但在演奏過程中,運用了一連串的音型模進和變奏手法,形象地刻畫了蕩槳聲、搖櫓聲和浪花飛濺聲,加之突出運用了古箏特有的各種按滑疊用的催板奏法,展現出漁舟近岸、漁歌飛揚的熱烈美好景象。在樂曲進入高潮突然切住之后,樂曲尾聲緩緩流出,所展現的出人意外的音樂之美,使人沉浸在美麗的景象里,流連忘返,回味無窮。筆者認為,在對學生講授古箏演奏基本技能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傳授樂曲中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將會使得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古箏演奏美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古箏的興趣,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審美能力,更有助于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從而提高學生創造美和表現美的能力,這是古箏藝術教育要達到的一個教學目標。
越劇與古箏音樂元素融合淺談越劇與古箏兩者多有共通性,均以“韻”字著稱,越劇以唱腔身段為韻,古箏以吟揉按滑為韻。越劇中的唱腔細膩纏綿,婉轉繞梁,其身段輕柔曼妙,有板有眼,與古箏的左手技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古箏是擁有千年歷史的民族樂器,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越劇中的音樂元素均能通過古箏的不同技法表現出來,而這些元素的運用也大大提高了古箏的表現能力,增加了古箏的演奏技法。越劇元素為古箏演奏增添了許多古典韻味,而古箏藝術也推動越劇的發展與傳播,使得越劇在海外獲得較高的聲譽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成為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之一。
一、越劇與古箏的淵源
越劇于清末起源于浙江嵊縣,因古越國所在地而得名。其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并經歷了“落地唱書調—小歌班—紹興文戲—越劇”的稱謂演變。越劇的題材通常以表現愛情為主,尤其是悲劇情,而古箏則非常適合表現這種纏綿悱惻的情思。越劇中的人物唱腔清麗婉轉,與古箏明亮潤滑的音色異常吻合。因此,不少古箏作曲家致力于提取越劇中的相關元素作為創作古箏作品的基礎。近年來,越劇在古箏協奏曲中的運用與融合頗多,《陸游與唐琬》和《梁山伯與祝英臺》都是較為成功的作品。
二、越劇元素在古箏作品中的運用
1《陸游與唐琬》
古箏協奏曲《陸游與唐婉琬》由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何占豪根據越劇《陸游與唐琬·浪跡天涯》選段中的內容創作而成,描寫了陸游自福建歸來重游沈園,驚愕于唐琬已改嫁趙士程的悲痛場景。古箏主旋律由越劇唱段的伴奏動機發展而來,唱詞部分直接運用越劇中的人聲唱腔來表現。這部作品采用箏、樂、詩的創新表現形式,在作品中加入了聲樂演唱的部分,并運用《釵頭鳳》的詩詞原句作為唱詞,而古箏則使用琶音、刮奏等技法來烘托越劇唱腔,使古箏旋律具有越劇伴奏的功能。樂曲開頭以單音旋律的輕慢顫來鋪墊全曲的憂傷氛圍,奠定人物的心情基調(見譜例1)。樂曲中部加入越劇《釵頭鳳》敘述故事的發展,作品中陸游母親對陸游和唐琬的壓迫,陸游的報國無門,唐琬的被迫離開,都表現了主人公對于世俗壓力的反抗。該作品打破傳統的演奏模式,將古箏在演奏形式與內容上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同時在中國古典文化與西洋古典音樂體裁的融合上別具一格,古詞韻味在古箏藝術和越劇唱腔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此樂曲唱詞運用宋詞配合越劇唱腔旋律,直白地表現作品的悲憤情緒,古箏同人聲旋律基本一致,鋼琴作為低音背景渲染悲涼的氣氛(見譜例2)。樂曲最后運用快板,表現陸游與唐琬分離時的悲痛之情。越劇《陸游與唐琬·浪跡天涯》中的劇情內容、伴奏旋律及唱腔手法都被完美地融入這部古箏作品中。
2《梁山伯與祝英臺》
摘要:為了跟上新時期大學教育的發展步伐,使當代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領會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及精神實質,理工科院校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必須進行適當的變革:教學內容要通俗化,具有針對性;教學方法要多樣化,具有實效性;考核方式要多元化,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
近年來,“國學熱”掀起了一股積極傳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潮,各大高校開設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也隨之受到了更多關注。作為一門文學專業的基礎性學科,據筆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在理工科院校的開展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理工科院校的學生經過十幾年的應試教育,雖然對許多古文名篇、詩詞佳作能夠倒背如流,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對中國古代文學并不感興趣,選修這門課程是為了相對好拿的學分。因此,作為理工科院校的公共選修課,中國古代文學就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在課堂上常常出現這樣的場景:老師臺上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臺下充耳不聞,睡覺、玩手機的比比皆是。筆者認為,想要改變這種學生不喜學、老師不樂教的尷尬狀況,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等方面都要進行深刻變革,并結合理工科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切實形成行之有效的全新教學模式,從而彰顯出理工科院校該類課程自身應有的教學特色。
一、教學內容通俗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何種科目的教學,都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這要求教師必須準確把握學生的求趣需求與求知需要,滿足他們的強求新欲望。因此,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恰當取舍是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成功與否的關鍵。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教材。當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材有數十種版本,筆者所在的學校使用的是由駱玉明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簡明中國文學史》。該書立足于文學本位,內容完整,脈絡清晰,理論新穎,知識性較強,但對理工科學生來說過于簡略,需要配合作品選來講解。筆者的體會是以《簡明中國文學史》為底本,再制作多媒體課件加以補充輔助,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有助于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中國古代文學。其次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我們教學的對象是90后大學生,他們心態開放,富于冒險精神,喜歡追求新奇與刺激,往往對網絡文學和玄幻作品趨之若鶩,而對佶屈聱牙的古文則避之惟恐不及。為了激發和提高他們對古代文學的興趣,教師最好能夠古今結合,用現念與思維解讀古代文學作品與文學現象。比如百家講壇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系列講座之所以能夠引起較大轟動,正是由于他準確把握了學生想要輕松求知的心理,以幽默詼諧的現代化語言解讀歷史、品評人物,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能給予聽者莫大的精神享受。另外還要有針對性地突出教材的重點,指導有興趣的學生進行古典詩詞寫作,再進一步上升到學術高度,適時推薦閱讀前沿研究論著和最新研究成果,為學生開啟學術研究之門。第三要把教書育人的理念貫徹始終。傳道、授業、解惑,永遠是教學的不變主題,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思想性,做到雅俗共賞,而不能一味媚俗。如今“小鮮肉”、“屌絲”、“神馬”等網絡熱詞大行其道,雖語出驚人卻粗俗不堪,極大地沖擊著雅正的傳統文學語言。中國古代文學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學生陶冶情操,培養語言能力和提高文學素養,因此要以教書育人為第一要務。筆者建議,如果時間允許的話,要先對中國古代文學史進行系統串講,然后把教學重點放在對歷代優秀文學作品的品鑒賞析上。這些作品可以由教師選定,也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但一定要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較高的文藝價值:先秦時期要選講老子、莊子、論語、孟子等諸子散文,漢賦選一至兩篇精講,魏晉南北朝選駢文,唐詩宋詞元選大家名篇,明清小說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這四大名著為中心展開。舉例來說,在講唐詩宋詞時,側重講解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辛棄疾、陸游等名家名作,他們的作品不僅有著高超的藝術技巧,而且飽含著對祖國、對人民、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從而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教學方法多樣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文學類課程一直運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法,它的優點是信息量大、知識點突出,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都非常有利。隨著時代的發展,講授法的主流地位雖然未見動搖,但其局限性開始變得明顯:長期的被動接受使學生養成了依賴心理,覺得文科就是上課教師講,自己聽、記筆記,考前背重點,缺乏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筆者曾經就“中國古代文學課到底該怎么上”在學生中做過深入調查,發現許多人都認為中國古代文學其實就是高中時的語文,老師講講說說,學生讀讀背背,課本上和老師講的內容幾乎都能自己去看,毫無新鮮感可言,當然提不起勁兒來聽課了。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想法后,筆者嘗試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以增加真實體驗帶來的新奇感。上學期的第一堂課時,筆者提議在課前留出五分鐘請一位學生推薦至少一首自己喜愛的詩歌或一篇古文,PPT展示或者播放視頻都可以,但要用自己的語言講解給大家聽。筆者同時宣布他們的表現將記入平時成績,這決定著期末是否能夠取得好成績。剛開始學生的抵觸情緒很大,當時就議論紛紛,還有人大聲表示反對說:“老師,我們都大四了,忙著找工作、寫畢業論文,哪有空做這些?”筆者趁機因勢利導,指出這項實踐活動正是他們鍛煉口才和寫作能力的好機會,否則到時候論文通不過、簡歷不會寫、面試結結巴巴可怎么辦?就這樣,在同學們的一片反對聲中,筆者堅持把這項活動推行開來。幾堂課下來,大家從剛開始的敷衍應付,變得越來越認真,參與熱情也越來越高漲,受到好評的想下次表現得更好,被指出問題的想得到改進。當課程進行到一半時,更是出現了全新的表演形式:有一組學生用話劇的形式演出白居易的《琵琶行》《賣炭翁》,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考慮到90后大學生多元化的審美需求和對時尚性表達的偏愛,筆者還采取了其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文學閱讀觀,提高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比如重視原典解讀,對重要作品作家進行細致分析,培養他們的文本細讀習慣;還采用課堂讀書報告會的形式,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敢于置疑經典,打破思維常規,在交流與辯論中獲得知識與教益。筆者經過三年的教學實踐,覺得效果較好的還有以下兩種方式:一是流行歌曲引導法。90后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紙質書本,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用手機上網、聊天、玩游戲,即使是閱讀也喜歡看電子書,哪怕上面錯字連篇、語句不通,也照樣讀得津津有味。針對這種現象,筆者特地上了一堂名為“手機音樂”的課,允許學生使用手機播放流行歌曲,條件是歌詞或曲風必須與古代文學掛上鉤。整堂課同學們興致高昂,搜索出了很多由古詩詞改編的歌曲,如李白的《靜夜思》,李商隱的《無題》,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等等,這些都是他們耳熟能詳卻不曾留意的作品,換個思路來聽頓覺新鮮感十足。筆者則請學生欣賞了臺灣女作家瓊瑤作詞的歌曲《在水一方》:“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綠草萋萋,白霧迷離,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我愿順流而下,找尋她的方向,卻見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與她輕言細語,無奈前有險灘,道路曲折無已。我愿順流而下,找尋她的足跡,卻見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佇立。”還有電視劇《還珠格格》的主題曲《當》:“當山峰沒有棱角的時候,當河水不再流,當時間停住日月不分,當天地萬物化為虛有,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手。”讓學生找出《詩經•蒹葭》和古樂府詩《上邪》的原句進行對比記憶。另外,筆者還讓他們聆聽古箏《春江花月夜》,觀看昆曲《牡丹亭》,力求能夠寓教于樂,使課堂充滿活力與吸引力。二是古詩詞誦讀法。中國古詩詞瑯瑯上口的節奏與韻律使其非常適合誦讀,筆者讓學生認真學習葉嘉瑩、文懷沙等先生的誦讀,鼓勵他們進行模仿,仔細品味古典詩詞的唯美情韻,并指導他們課下舉行誦讀比賽。通過反復誦讀的教學方式,不僅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也使學生獲得了不一樣的審美體驗。當然,每一種方法都不是萬能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在與學生的互動中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摘要:中國古代文學有著渾厚的人文底蘊,同時古代文學既為華夏文明傳承的側重點,同時也是高校文科專業的一門重點課程呈現在教育領域。高校古代文學教學即為深化學生對古代文學感受及理解能力的一種途徑,讓學生對經典的古代文學作品予以正確的審美,進而達到樹立學生正確審美觀的目的。文章將以古代文學教學中學生審美素養培養的路徑為切入點,在此基礎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關內容如下所述。
關鍵詞:古代文學教學;學生審美素養;培養;路徑
一引言
文學教學的目標需側重于能力、知識的整合,而新課標明確指出,對古代文學教學的基本標準:“對鑒賞古代文學產生興趣,同時要提高文學欣賞的能力,完善內心感情,培養正確的審美意趣”,所以在對學生實施古代文學審美教育前要明確古代文學審美教育的基本方向: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古代文學賞析的基本概念;其次,深化學生鑒賞古代文學的能力,要體會古代文學,感受作者的基本情感,進而深化學生的審美素養;最后,從美學層面賞析古代文學,并會意其中的魅力。
二明確古代文學審美素養培養方向
古代文學審美素養培養要匹配于高校古代文學教學的整體計劃,要將古代文學審美素養培養滲透至日常教學中。課程結構即為常規教學,同時也可通過鑒賞課予以專題性的學習。與此同時,需要利用有指向性的課程資源,“課程資源”即為構建課程的內質成因與相關的實施條件,課程資源即為課程和教學內容的來源。而課程的優劣性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附于課程資源的利用程度。一些教師將教科書中的資源視作僅有的課程資源,這種觀念造成教師與學生以本為本,側重于死記硬背的教學原則,此類教學形式不但不利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同時也遏制了學生的創造力。現階段將教材視為教育的基點,但側重于通過課外資源去拓展學生的知識,進而挖掘學生的想象力,長此以往可使課程更為趨于多元化,讓學生可以在愉快學習氛圍中學習知識,進而深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古代文學審美素養培養,常規的教學要依附于學生的實際與古代文學的基本特性,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通過音樂、視頻、圖像等介質構建古代文學氛圍,進而刺激學生的情感。在此基礎上可通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經啟發的方式調動課堂氛圍,因此深化學生古代文學的鑒賞能力。教師可通過畫面鑒賞、討論以及對比鑒賞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古代文學中的審美傾向;同時在使用校本教材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加設古代文學鑒賞選修課;在實施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盡可能通過多元化的網絡資源予以教學,在古代文學審美素養培養中教師要最大限度的豐富教學形式。同時在古代文學審美素養培養的教學過程,要運用合理的教學評價。只有實施合理的教學評價,才可以從根本上深化古代文學審美素養培養的有效性[1]。師生間的思想互融,將課堂交給學生時,學生才可以被完全釋放,此狀態下的學生思維是異常活躍的。所以,在古代文學審美素養培養過程中,教師要保持平等、開放的教學態度。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教師要找準時機有針對性的向學生“請教”問題,通過此方式增強學生的信心。作為老師不但要重視并全面分析學生所存在的各類問題,同時還要讓學生主動的參與“釋疑”,讓學生了解其過程及“釋疑”時的思維方式。
三古代文學審美素養培養途徑實踐
【摘要】文學和音樂都是傳播文化價值度的重要媒介。在聲樂學習中加強文學修養可以完成兩者的相互轉化,從而增強學生的表現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本文對其重要性進行分析,并且提出探討策略。
【關鍵詞】聲樂學習;文學修養;探討性策略
引言
在系統的聲樂學習中,過于拘泥于聲樂技巧則很難形成創新的藝術風格,傳統教學模式過于僵化,學生對于聲樂內容不具備感知能力,因此不利于聲樂表現力的開拓。同時,聲樂不單單需要胸腔和嘴唇共鳴,還需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輔助聲樂學習到達新的高度。只有加強了文學修養,才能獎文學中的藝術內容在聲樂中融會貫通,增強聲樂內容的理解力,并且塑造成具有良好禮儀的聲樂藝術家。
1.聲樂學習中具備文學修養的重要性
1.1聲樂是音樂與文學的綜合體
首先,聲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學內容,它并不是傳統意義中認為的簡單的唱歌,大多數人對于聲樂這門學科都有誤解,將其單純的歸納在音樂范疇。事實上,即便是進行唱歌練習,如果發音不標準甚至吐字不清楚,也很難稱為合格的音樂學習者。而聲樂中更是將這些表達技巧提升了一個大的幅度,文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部分人認為聲樂只需要坐在鋼琴前跟著學習練歌,對于熟知的一些聲樂技巧例如美聲或者民歌進行仿照練習,按照自己習慣的發音方式和演唱標準,進行聲樂練習。而這種方法只停留在技巧層面,無法進一步對聲樂內容所表達的感情進行深化。大部分教學工作者按部就班的讓學生進行聲樂演唱,過于注重技巧,缺沒有讓學生對練習內容進行感知,在演唱過程中缺乏真情實感,表現起來極為空洞。盡管演唱到位,吐字也清晰,但是不能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時學生自己也缺乏對聲樂的感知,從而無法真正理解其思想境界,在演唱時為了效率沒有掌控節奏,導致雖然演唱完成卻不具備質感,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僵化,對于聲樂練習只是簡單的完成任務,并沒有完成身心的享受。而只有讓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才能對聲樂內容更好的理解,首先對于各種字形和生詞很快理解,對于許多歌詞得含義能夠快速消化,對于其包含的思想基調能夠快速掌握,從而能夠反應在自己的演唱技巧。例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這是一首民族歌曲,由于缺乏草原文化和歷史文學的關注,大部分學生基本上演唱起來在聲調沒有改變,有些高音例很快用轉音技巧跳過,而低音部分又是快速的唱完。這種方式極其生硬,都是一種歡快的氣氛。而事實上,這首歌是一種具有歷史厚重的人文情懷之歌,在高音部分需要營造出對民族團結的向往,因此節奏應保證抑揚頓挫。我國的文學著作《詩經》不僅僅是一部詩集,也是一部音樂著作。事實上,音樂與文學的結合古來有之,《詩經》中大多是反應市井生活和愛情風俗的作品,有風雅頌三種,從宮廷到民間一網打盡。其中,蒹葭和氓都是流傳千古的作品,只因為其中蘊含著當時時代的縮影,反映在聲樂中也就豐富了題材,并且拓展了內容。西漢的《漢樂府》也是詩集,但是組成這一詩集班底的卻是伶人,其中有流傳千古的傾城傾國一詩出自李龜年,而李龜年是有名的伶人。縱觀大多哀怨婉轉的歌曲都出自伶人之口,這是因為時代造就了他們自怨自憐,而大多數滄桑的歌曲出自將軍,這是因為他們的壯志。因此,一部好的音樂作品離不開引發人共鳴的真情實感,這種感情通過人的演唱傳遞,穿透時間界限,不斷流傳。因此在當代,進行聲樂練習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更應該結合時代內容,增加自己對時代文化的理解,從而營造藝術心境,使聲樂內容極具表現力。如果聲樂練習不具備文學修養,不僅無法理解現代的人文情懷和社會價值,即使以傳統文化作為基礎進行仿照練習,由于不具備傳統文化精髓,更難以引發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