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工智能與廣告教育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人工智能在廣告領域的應用已嶄露頭角,將人工智能應用于廣告教育,對教育者和知識接受者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人工智能在廣告教育中的應用面臨人工智能與教育耦合不足、教學投資有限和相關師資力量匱乏等困境,將人工智能課程引進課堂,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熱情,了解行業前沿動態和趨勢,增強行業人才競爭力。
[關鍵詞]人工智能;廣告教育;廣告行業
2018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印發,表明人工智能將作為國家重要的發展戰略;2019年召開的首屆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表明未來人工智能與教育的結合是教育行業的趨勢。具體如何應用以及怎樣運行,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探索。
人工智能應用于廣告教育的前景
2016年人工智能和人類創意總監比拼創意,為某口香糖做創意設計,作品以54%VS46%險勝AI。從最終投票結果來看,兩件作品差距不大。廣告人對人工智能重新認識和重視,不再忽視人工智能帶給行業的巨大震撼。
1.人工智能進入廣告教育的必然性首先,人工智能進入廣告教育是時代所趨。在人工智能時代,人工智能從基礎支撐、技術平臺到行業應用形成了產業鏈,對人們工作、生活和學習產生了重要影響,機器人寫稿、機器人播音初步踏入高級知識領域。廣告教育雖有其獨一無二的特殊性,但借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是時展趨勢,進入課堂只是時間和技術問題。其次,廣告行業變革的支撐是人才培養。廣告行業的變革對人工智能的應用非常關鍵,主要體現在數據智能收集、精準投放、程序化廣告內容生產等方面,由于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人類守住了廣告文案創作和廣告創意制作的最后一道防線。因此,為達到廣告系統的最優化,需要平衡好人工智能和人類智慧的應用,優化人才的知識結構和技術能力,充分接觸人工智能方可更好地掌握和應用其特性,助力廣告變革。最后,人工智能進入廣告教育輔助教學。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無休無眠地學習,而教師的成長是經過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以及刻苦鉆研學識,涉獵的知識范圍比較專業,研究領域明確,對一些關乎專業領域之外的知識接觸較淺,將人工智能引入課堂,作為教師教學的輔助工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知識。另一方面,每位學生的興趣、知識接受程度和掌握情況皆有差異,人工智能的引進可以幫助測評學生對課堂的反應情況和接受力,有助于教師改善授課方式和知識內容。
2.改變廣告教育人才培養的滯后性第一,學習人工智能為廣告行業變革提供人才支撐。人才是行業發展的潛在動力,行業變革離不開人,教育作為人才輸出的窗口,對于前沿的人工智能難以避之,廣告教育逆轉追趕行業需求,及時培養出引領行業變革所需人才。第二,將人工智能教學知識與行業同步變革,提高學生職業適應能力。人工智能在廣告行業的應用處于起步階段,對人工智能的應用廣告教育與行業皆在探索階段,積極掌握人工智能,可以培養出一批接受和創造能力強的亟需型人才,在行業變革中充分發揮優勢。第三,將人工智能作為廣告教學的技術手段,提高人才培養方式。在課堂應用人工智能是最直觀的人工智能應用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直接感受到技術帶給自身的沖擊,而且可以讓學生將其應用于廣告發展和創作。
人工智能在廣告教育中面臨的困境
1.人工智能與廣告教育耦合不足第一,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未實施落地。人工智能發展正處于探索和蓬勃發展時期,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落地還處于探索和觀望階段,更新迭代越快則投資越大、成本越高,這是技術發展未成熟導致的結果。第二,人工智能技術尚存在發展空間。隨著人工智能“熱”,研究開發機構紛紛成立,技術難題正在逐步破解,如對人類情緒的測定,對以往數據的過度依賴、對虛假信息的判別排除和對人文價值的隔絕,都是技術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發展空間廣闊。第三,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存在技術障礙。除去人工智能自身技術的可發展性,其與教育的融合處于研究初期,也進一步阻礙了廣告教育應用人工智能,融合人工智能。
2.人工智能應用于教育系統的制度空位首先,國家宏觀政策尚未出臺,人工智能與具體領域融合發展的相關政策仍處于摸索階段暫時尚未出臺,一方面由于發展環境尚未提供制定相關制度依據,另一方面客觀條件導致制度未發揮引導行業的積極作用。其次,教育環境不適宜,目前我國教育處于深度改革期,教育系統制度還未涉及人工智能應用方面。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同時并進,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教育環境要共同創造和諧、適宜人工智能應用的環境。最后,廣告教育中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并駕齊驅,教學雙方課程任務繁重,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壓力倍增,克服教學體制和教學計劃,難度較大。
3.相關師資力量匱乏第一,教師學識背景中對技術型知識和人工智能知識研究較少,早期的廣告教育教師隊伍以新聞學、設計學、文學等專業人才構成,側重于人文社會科學,技術性知識相對薄弱,即使是廣告學專業背景的老師,對人工智能在行業的應用知識相對薄弱。第二,教師教學風格主要以知識傳授和課堂理論學習為主,創新性培養匱乏,大部分廣告學教師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較少,在教學中引進行業精英作為校外導師,指導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三,有些教師自身對人工智能在教學中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不高。
當下廣告教育應對人工智能的策略
1.跨專業師資力量共享一方面,跨專業引進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師。人工智能開發和應用研究專業性特別強,通過引進人工智能方面的老師,為學生傳授人工智能相關知識,讓學生了解其基本原理、操作原理、應用原理,使學生更高效、準確地與廣告連接起來,為研究人工智能在廣告的中應用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將人工智能基礎知識作為通識教育的一部分,對于以后其在各個方面的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引進行業領軍人物進行專題講座。人工智能已應用于廣告行業,行業領軍人物已經深刻認識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因此他們在考慮行業發展時人工智能不可或缺,對人工智能在行業的應用有自己直觀的深刻的感受,也是最先被人工智能觸動的行業人,將他們邀請到課堂為學生分享人工智能在未來行業的重要性和對行業就業的沖擊力,對未踏入行業的就業者們來說更具有說服力。
2.引進人工智能課程第一,課程安排納入教學計劃。新媒體對廣告的沖擊余力仍存在,廣告教學應將新媒體引進新媒體課程,將其納入教學計劃中以提高學生的新媒體運營能力和策劃創新能力。人工智能納入教學計劃時學校從教學規劃角度認同人工智能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開設人工智能課程,跨專業引進人工智能方面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人工智能機會。第二,案例教學為主。案例教學是學生接受力較好的教學方式,將人工智能應用案例引進課堂,一些案例緊跟時代步伐,案例鮮活,更新快,靈活性強,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案例增強學生與行業先進技術接軌,實時了解人工智能前沿成果。案例便于組織討論和發言,帶動課堂活力,將硬核知識簡練化,與理論基礎知識相配合,構成完整的理論與應用案例相結合的完備課程體系。
3.激發學生學習人工智能熱情第一,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在信息化熏陶下成長的學生對新事物有較強的接受能力,老師發揮引領作用,引導學生學習人工智能,應用于廣告行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可能會有意外收獲。第二,激發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課堂時間對知識的學習是有限的,高校教育還應該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應用網絡教程資源自主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補充教師教學,達到以學促教的效果。
4.促進廣告行業人工智能應用第一,學校建立專業的人工智能小團隊,吸引行業人才進入。以團隊平臺吸引人工智能行業人才進入學校建立團隊,以研促學,不僅可以培養出一批與行業接軌的實用型人才,也可以作為人工智能教學的試驗基地,探索人工智能在廣告教學中的研究,為后期人工智能成熟發展和擴大推廣奠定基礎。第二,參加行業人工智能前沿比賽,以賽促學。以比賽的形式吸引高校學生參加人工智能廣告的創作,不僅可以在賽前準備期間做充足功課,也可以通過與老師和行業高手的交流過招,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在廣告中的應用,在實戰中學習知識,挖掘感興趣的知識,是以賽促學的重要目的。
參考文獻
[1]曾靜平,劉爽.智能廣告的潛進、陣痛與嬗變[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8,25(03).
[2]王學男,林眾,朱慧.基于科學素養的機器人教育與人才培養——訪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鈸院士[J].中國電化教育,2019(06).
[3]王婷婷,任友群.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才戰略——《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解讀之三[J].遠程教育雜志,2018,36(05).
[4]秦雪冰.智能的概念及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在廣告產業中的應用[J].廣告大觀(理論版),2018(01).
作者:杜娥 王海燕 單位: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