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電商企業稅收流失成因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電子商務經營模式應運而生。但現有的實體經濟的征稅標準無法適應電商模式,現有的稅務稽查亦存在很大的短板,無法準確確定電子交易,致使電商類企業稅收處于“真空”狀態。在比較傳統經營模式與電子商務模式區別的基礎上,分析造成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原因,提出完善電商稅收登記和征管機制,提高電商納稅意識,開發第三方協助平臺,推行電子發票等對策建議。
一、電子商務稅收概述
(一)電子商務的含義在20世紀末互聯網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對傳統經營理念繼承和發展,以一種完全不一樣的貿易形態進入貿易市場,這也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的趨勢,依據電子商務來說,這種形式更加依附于先進的科技力量和大數據的分析。總體來說,由于電商發展的形態多樣,具有復雜性和不固定性,尚未給出一個統一的定義和準確的分類來解釋電商。綜合所有知識學者的主流觀點和市場的實踐,通俗把電子商務理解為一種低成本、電子化、高效率的,依助于科技力量,網絡信息技術,而達成商品交易的經濟活動過程。
(二)電商的分類目前電商形式主要有B2B、B2C、C2C和B2G四種形式。B2B指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和貿易交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目前的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作為目前最成功的電商企業代表,產生的交易額是整個B2B模式市場中的60%。這種交易模式有利于企業提高交易效率,得到更多資源,是企業最好的交易模式,唯一缺點是對倆方企業要求高。B2C指的是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和貿易交流。最具代表的是天貓和京東,這其中的貿易物品可以是實體的物體或者虛擬的服務。這種交易模式有利于消費者與企業緊密聯系,企業直接了解消費者的消費方向。C2C指的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和貿易交流。最具代表的是淘寶,企業提供一個平臺,可以進行個人之間貿易或者其他盈利活動,個人意愿獲得另一方提供,最終獲得最大滿意度的交易行為。這種模式適用于小型交易,門檻較低。B2G指的是企業與政府之間通過網絡所進行的交易活動。多為政府機關所使用的,所以也稱B2G為“商家到政府”。
(三)電子商務對稅收的影響由于互聯網式的電子商務的出現,傳統的征稅方式已經無法應對電商的稅收,這是稅收領域的一個新問題,在這種電商稅收下,不但需要較高的技術性,而且又涉及了大量的稅收法律、稅收政策、體制變革。依照當前經濟發展趨勢,電商發展最為迅速,產生的稅收利益也不可估量。但隨著電商模式越來越快的發展,傳統的商業模式必將受到重大影響,也給傳統經營稅收制度帶來巨大沖擊和挑戰。從現在的形勢看,電子商務肯定會成為主要貿易方式之一,如果對其不征收稅務,必將會引起新的負債平衡,會使政府收入產生較大損失。因此必須要對電子商務進行依法征稅納稅。
(四)電商稅收流失現實問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促使企業快速發展,使企業獲得豐厚的利潤,但從一定意義上說也使得企業容易鉆了稅收征管的漏洞,通過微信轉賬、支付寶轉賬、掃描二維碼等等多種方式支付,足不出戶就實現交易,漏稅逃稅變得越發嚴重。又因電子商務頻繁,交易加密技術服務更加安全便捷,這使得網上交易更加靈活高效,而對電商征稅變得更加困難。
二、傳統經營模式對比電子商務模式
(一)登記規定傳統經營模式需要納稅者到工商和稅務部門辦理營業執照、確定納稅者、領取稅務登記證、確定經營范圍和地點;電子商務模式只需在經營平臺上注冊用戶,就可以開始經營,無需經過任何相關部門。
(二)課稅主體傳統經營模式要根據相關部門登記的納稅人確定納稅主體,依照法律正確行使納稅義務;電子商務模式的經營完全脫離相關部門的管理,沒有明確的納稅人。
(三)確定交易憑據傳統交易會產生紙質的憑證,也可在銀行等金融機構查詢到納稅人的交易記錄;電商多是采用非記賬的電子貨幣支付,交易記錄難以確定,且交易記錄也可更改,這使得稅務部門無法確定納稅主體、納稅期限、納稅地點、納稅金額。
(四)稅務稽查傳統交易方式可以用納稅人真實的合同和會計資料等有形依據為基礎,這就可以對納稅者的相關資料進行稅務檢查,完全避免了無從檢查的問題,賬務清楚明白;電商基本以電子形式存在的,且電子形式保存不易,容易更改和刪除,給稽查帶來巨大困難。
三、電商企業稅收流失成因分析
(一)電商征稅難以計量現行征稅方式都是依據傳統經營方式,實體經濟大多以發票、賬簿、憑證、報表等方式,來確定稅收多少,傳統經濟太依賴于紙質化。而在電商交易中,很少出現現金結算,以無紙化數字信息傳遞,而且電子交易可以隨意更改刪除,無法確定交易真實信息,使得稅收征管失去可確定的計稅信息,所以傳統的征稅方式無法規范電商的納稅行為。
(二)電商平臺納稅對象難以確定現如今在電商平臺進行交易,注冊方式簡單,不需要任何相關部門進行登記審核,直接以商品相關資料,以及銀行賬號或各個支付平臺即可直接登錄,沒有規范的稅務登記,也沒有要求經營者提供營業執照。而在傳統經營模式下,稅務登記是稅收管理的基礎,也是經營者可以進行交易的一大重要流程,稅務登記是幫助稅務局確定征稅納稅的唯一途徑。而在電商交易恰恰省略了這步驟,則使得無法準確確定納稅對象,這也就說明經營者的一切交易活動無法被稅務局確定,導致征稅工作陷入困難。
(三)稅收監管體系不健全,缺乏制度規范對電商的監管極少,管理不規范,監管未落到實處,沒有通過稅務登記以及工商部門登記,致使他們不能全程掌握控制,沒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再加上法律尚未出現電子商務有關的規定,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范,這是電商稅收流失的基本原因。
(四)交易市場不平衡,納稅意識薄弱交易市場平衡缺失,電商經營者納稅意識薄弱,沒有盡到納稅人的義務,因為電商目前沒有明確稅收,所以很多人利用電商交易逃稅漏稅,導致電商稅收流失問題日益顯現。
四、以電商B2C模式為例的分析
(一)B2C模式的電商平臺目前,B2C模式稅收流失問題最大也最為顯著,這種模式是目前征稅的一個盲區,因為針對的是消費者,所以其存在著特有的分散性,給稅收的監控帶來一定挑戰。B2C模式是以自己強大的市場份額和注冊用戶為依托,提供更加符合賣家要求的服務,充分挖掘注意力經濟的價值,從很多環節實行收費模式,為未來的盈利奠定基礎。以阿里巴巴平臺為代表的B2C模式,2018全年網站成交金額(GMV)達46350億,同比增長30%,其中天貓與淘寶網分別達到21090億元及25260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43.9%和20%。2018年阿里巴巴年度活躍消費者及收入均創最高增長,新財年增長指引超過60%,核心電商業務收入2140.20億元,中國零售平臺2018財年交易總額4.82萬億元。而其旗下天貓平臺實物GMV同比增45%,繼續擴大了B2C市場領導地位。據易觀統計,從4月到12月,天貓是中國排名第一的跨境電商平臺。
(二)天貓交易數據對比該數據是統計自2011-2018年天貓交易數據,呈現是快速上升趨勢,這表現了天貓B2C模式交易規模成倍擴大,也體現電商在蓬勃發展。圖2也具體說明電商行業收入的不可估量,如不對其征稅,將會導致中國稅收嚴重不平衡,電子商務不可脫離稅務體系,電商發展為一個社會經濟進步的趨勢,應對其有一些針對性的稅收政策。
(三)稅收流失分析1.天貓平臺和淘寶平臺發票開具情況分析淘寶多為個人商家,天貓多為企業商家。天貓平臺上的企業商戶由于多數具有工商登記和稅務登記,作為法人單位的企業商家經營相對規范,相比較而言,淘寶網上的賣家多數屬于非法人的個體商戶性質,只有少數個體商戶會選擇主動提供發票。通過圖3可見,稅收流失原因指向是否會主動開具發票和提供發票。2.增值稅稅額占總稅額比重分析通過對電商銷售環節增值稅流失進行估算,證實稅額流失存在一定問題。淘寶平臺增值稅流失嚴重,相比較而言,天貓平臺由于大部分是企業商戶,增值稅流失較少,增值稅確定流失額占應繳增值稅額的0.077%,增值稅潛在流失額占比約為0.003%。企業的組織形式和組織規模也對納稅電商有一定規范性,每一個平臺都存在著潛在的稅收流失,但平臺應有納稅意識,督促并監督平臺商家納稅。(以下為抽取420個樣本數據所得出的比例)電商的交易量是一個很大的數據。不同電商平臺的稅收流失率不同,其繳納稅收的意識不同,導致商戶的稅收負擔有很大差異,這嚴重影響了市場的公平基礎。基于電商平臺發展處于快速發展中,產生的經濟效益是巨大的,需要加強對電商稅收的管理,所以,各相關部門應該規范管理,嚴格審查登記信息,要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
五、電商企業稅收流失對策
(一)完善電商稅收登記和征管機制我國現行稅收制度無法滿足電商稅收需要,稅收的前提是要確定納稅主體和納稅金額,可查詢到交易記錄,所以經營主體應該辦理工商登記,提供自己真實的相關資料,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稅務機構也要做好納稅人信息識別,保證納稅者個人身份信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及時保證稅收工作的有效進行。雖然我國的電商環境在不斷完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個人需要提高自己的納稅意識。相關部門需加強監管力度,努力完善電商的法律制度,進一步鞏固電子商務的基礎建設和管理。
(二)宣傳電商法律制度,提高納稅意識加強對電商平臺的稽查力度,鼓勵電商企業自主提高平臺納稅積極性。電商企業應從自身做起,提高納稅積極性。稅務部門做好相關稅務制度宣傳,讓電商納稅者了解電商稅收征管,認識到納稅的重要性,為未來的電商平臺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開發第三方協助平臺,提供交易信息開發第三方支付平臺或利用大眾所接受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該支付平臺應該與相應的稅務機關納稅平臺連接,方便經營者納稅行為,也能夠提高對交易記錄的監管,利用該平臺來提供與核實經營者信息,以此判斷是否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國家及相關部門應開發電商平臺第三方納稅監控系統,自動分辨納稅人信息和交易記錄,配合稅務部門進行稽查和監管,提高電商稅收效率,極大減少稅收流失問題。
(四)推行電子發票,為稅務稽查提供準確信息因我國納稅就是以開具發票等紙質憑證來證明稅收交易的進行,但電商無法開具紙質發票等憑證,所以推行電子發票來保證稅收稽查。電子發票作為電商征稅的最有利的憑證之一,且也是稅務機構對電商監管的方式之一,電子發票還可以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所以推行電子發票必不可少。由此,我們應該全面推廣電子發票,提高電子發票的普遍性和認可度,讓電子發票存在于每一次的電商交易中,成為一項重要的服務項目,進而降低稅收流失的程度。如今,電子商務與人們的生活已經密不可分。傳統的稅收制度無法給電商稅收提供有效規范。電商的登記制度、管理機制的缺失、納稅意識的薄弱、無紙質交易憑證等等都是導致電商稅收流失的原因。所以,應該在加強制度規范、提高納稅意識以及確定交易憑證等方面提出解決方案,以應對電商稅收流失問題,從而促進電商行業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鄧光青.電子商務環境下稅收征管問題及其對策[J].納稅,2019,13(8):5-6.
[2]王渝.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及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1):216-217.
[3]劉曉麗,羅國祥.互聯網經濟下新疆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研究[J].新疆農墾經濟,2018(2):81-86.
[4]關麗爽.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稅收流失問題及其對策[J].商業經濟,2017(3):100-102.
[5]司月峰.電商企業的稅收流失及征管問題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6.
作者:鄭興東 單位: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