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廢鋼產業的再認識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廢鋼產業經歷了傳統時期、工業化初期、工業化中期和現代化時期等若干個發展階段。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對廢鋼回收利用俗稱廢鋼回收行業;21世紀后,隨著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廢鋼產業的輪廓逐漸清晰。特別是隨著廢鋼加工配送中心的興起,廢鋼加工設備制造業、廢鋼網站、廢鋼電子商務等也都進入迅速發展時期,進而逐步發展演變成相對獨立的產業體系。我國社會廢鋼的回收始于建國初期的50年代初。當時數量小且不成規模,一直由全國供銷總社負責經營管理。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物資部門在部分重點省、市設立了金屬回收機構。與此同時,冶金部也開始重視廢鋼鐵的回收與利用。原國家計委曾將廢鋼鐵回收加工列入節能項目,撥專項資金予以扶持。事實上國家真正重視廢鋼鐵回收與利用是在我國鋼鐵工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廢鋼供應出現嚴重不足的2000年前后。我國重點時期的廢鋼鐵回收、消耗情況見表1。計劃經濟時期,全國年回收廢鋼鐵超過1000萬t。
社會廢鋼所占比例較小,鋼廠自產廢鋼占比達50%~60%;進入市場經濟時期后,鋼企自產廢鋼占比下降至30%~40%,社會廢鋼所占份額上升至50%~60%,這是由于鋼企實行連鑄連軋工藝,生產中的邊角余料減少,成材率大幅提高;其次,隨著我國鋼鐵積蓄量上升,社會廢鋼產生量明顯增加。據悉:2011年我國各類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達1.62億t,回收總值5715億元人民幣;當年廢鋼回收量超過1.2億t,銷售總值近4000億元。這期間,我國廢鋼產業已進入成長期,并逐步提速發展。但我國廢鋼產業的發展歷史還不長,尚不能滿足鋼鐵工業的發展需要。
我國廢鋼產業的存在形態
21世紀后,我國已全面進入重化工業時代,粗鋼產量連續位居全球第一。我國廢鋼產業的存在形態與20世紀八九十年代雖說有著天壤之別,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處于產業鏈前端的數量龐大的回收站點仍然延續以前較為原始的經營方式。這些站點分布在城郊結合部,一般以家庭或親友合伙經營。其門面簡陋、場地狹窄,采用手搬肩扛方式,從業者素質普遍不高。而正在興起的廢鋼鐵加工配送中心則是實行工廠化作業,將廢鋼作為工業產品經營,實行批量采購、批量加工、批量銷售。貨場內行車、電磁吊、剪切機、打包機、廢鋼破碎機、抓鋼機、大型龍門剪、電子地磅一應俱全,自動化程度可與現代化鋼廠相比美。以園區為載體的廢舊金屬拆解分選是我國廢鋼產業的一種新型存在形態。按時間序列,我國廢鋼產業發展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計劃經濟時期(1986年前)
計劃經濟時期,我國鋼產量在1800~3800萬t,全國年廢鋼回收量在600~1200萬t,廢鋼消耗量約為500~800萬t。該時期廢鋼鐵屬于國家統配貨物,按計劃分配使用。國家對廢鋼鐵回收供應實行計劃管理的機構有: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冶金部、商業部、國家物資局等。負責廢鋼鐵回收經營業務的機構為:冶金部及其各地金屬回收管理處、全國供銷總社及其所屬的各級物資回收公司、物資部及其所屬的各級金屬回收公司。廢鋼回收量及所占比例大約是:冶金部1500萬t,占53%;供銷總社800~900萬t,占29%;物資系統500萬t,占18%(以1995年為例)。當時浙江省供銷社系統占全省年度廢鋼回收量的60%,浙江省物資局系統占40%。
2市場經濟前期(1987—2000年)
這階段可分為市場經濟前期和市場經濟中后期。前期(1987-1990年),國家允許鋼鐵企業留成一定數量鋼材用于串換廢鋼原料。如1989年,浙江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公司向社會采購廢鋼,送交寶鋼串換建筑鋼材能產生不錯的經濟效益。當時有一定規模的回收企業都曾經歷過這種經營方式。市場經濟中后期(1994年后),鋼鐵企業已習慣于從市場采購廢鋼,即完全進入市場經濟時期的全議價階段。看貨定價,需要多少廢鋼采購多少原料。沙鋼廢鋼采購政策及付款能力曾領先于其他鋼廠。該時期廢鋼一直比較緊俏。該時期的廢鋼產業存在形態可描述為:以公有制回收企業為主,集體、私營、股份制企業為輔,鋼鐵企業試探性成立聯營公司(沙嘉爐料公司、錫嘉廢鋼公司等就是該時期的產物)等多種經濟成分共同參與市場競爭的、尚不具備固定產業形態的初級階段。加善陶莊、臺州路橋、紹興加會等廢鋼市場在爭議中發展成形。
3市場經濟時期(2001—2011年)
進入21世紀后,我國鋼鐵工業快速發展,鋼鐵工業對廢鋼的需求日益增長,這是促使我國廢鋼產業逐步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華東、華北等地鋼企對廢鋼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由此引發鋼企紛紛涉足廢鋼和爐料經營。該時期,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倡導的廢鋼鐵加工配送中心和廢鋼鐵加工配送示范基地建設也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地展開。目前已建成40余家廢鋼鐵加工配送企業,年加工廢鋼產品在2500~3000萬t。
21世紀前后,通過建設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和再生資源集散市場,我國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市場功能逐漸完善。先后形成了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區進口、拆解廢金屬產業群,四川、山東、河北、汨羅、永興、湖北等再生資源產業群。浙江臺州、寧波鎮海再生資源產業園區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年交易量達數百萬噸,寶鋼、沙鋼均在園區常年設立辦事機構。廣東清遠、天津子牙、河南大周、界首田營已成為工業生產原材料采購供應基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如永康廢舊金屬交易市場誕生后,自然就改造和吸引了原先的大園東廢鋼鐵市場。臺州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的建立,自然就淘汰了路橋廢鋼鐵市場。加工園區和集散市場的環保投入、安全生產、規范交易、信息服務等市場功能與先前的廢鋼市場不可同日而語。
就流通領域而言,計劃經濟時期的傳統廢鋼經營企業(供銷、物資)經營比重有所下降,廢鋼領域的整個經營組織發生了深刻變化。鋼鐵企業的廢鋼經營(或稱之資源公司),由于其掌控廢鋼應用權,經營份額逐步上升;民營企業則大步前進;外資企業開始涉足國內廢鋼產業。(1)鋼鐵企業創辦廢鋼公司,涉足廢鋼產業。鋼廠從事廢鋼經營,其出發點可歸結為:一是為保證煉鋼生產所需;二是將廢鋼作為爐料商品經營(如寶鋼資源);三是利用鋼廠優勢,把廢鋼作為鋼廠牟利的途徑之一。鋼廠廢鋼處職能延伸,創辦廢鋼經營公司是當下鋼鐵企業最為流行的做法。涉足廢鋼產業的鋼鐵企業有:寶鋼資源、武鋼資源、天管資源、沙鋼榮德、馬鋼廢鋼、杭鋼新世紀、蘇鋼日益升、中天邦益等。寶鋼、沙鋼、武鋼、蘇鋼、西城都已進入中國廢鋼協會倡導的廢鋼鐵加工配送中心。鋼鐵企業掌控廢鋼資源量正呈不斷上升態勢。(2)傳統廢鋼經營企業。原供銷總社、物資局系統的國有、集體廢鋼回收經營企業,經市場經濟洗禮后,通過改制、重組,重新煥發經營活力。如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安徽雙贏再生資源集團、浙江省再生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物聯等。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2011年收購廢鋼等再生資源達450萬t。“十二五”期間,中再生將打造10大廢鋼基地和30個廢鋼加工配送中心,“十二五”末廢鋼經營量力爭達到550萬t。(3)民營廢鋼經營企業。民營企業在計劃經濟時期因規模小,曾被稱為個體戶。這類企業得益于宏觀經濟環境,成長于改革開放中后期。如江蘇豐立公司、張家港容利、湖北興業、山東玉璽、安徽吉寬等,這些具備一定規模的廢鋼經營企業,已先后被廢鋼協會授予“廢鋼鐵加工配送中心”稱號。寧波興發物資回收有限公司、寧波興波金屬回收有限公司年經營廢鋼也都達數萬噸,目前正在積極向“廢鋼鐵加工配送中心”靠攏。中金再生資源(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是香港投資注冊的一家廢金屬經營企業,它在廣東、浙江、江蘇、天津等地建有廢鋼加工基地。和瑞升、長江集團等也是具有外資成分的廢鋼經營企業。科洛尼公司是專營不銹鋼廢料的德資企業。
4廢鋼網站、廢鋼電子商務等
21世紀后,廢鋼信息服務業快速興起。目前,國內從事廢鋼信息咨詢服務的專業網站有:我的鋼鐵、富寶咨詢、亞洲金屬、聯合金屬網、卓創咨詢、廢鋼網、鋼之家等。自南寧商品交易所(江陰)推出廢鋼電子交易后,2012年10月底,大連再生資源交易市場與唐山中再生有限公司聯手推出廢鋼鐵電子商務,開創了全國再生資源交易市場運營新模式。
5廢鋼加工設備制造企業
據中國廢鋼應用協會統計:2004—2007年,我國廢鋼加工處理設備有了明顯改善。其中光力帝、華宏、邦立生產的大、中型廢鋼加工設備就達14188臺(套);2008—2011年,上述三家企業又向中國廢鋼市場提供16649臺(套)大、中型廢鋼加工設備(全國大小廢鋼加工設備總數大約在11萬臺)。華宏科技是一家上市公司,其生產的Q91Y-1250型大型廢鋼龍門剪質優價廉,深受客戶喜愛。南通鼎豪、湖南萬容等也從事廢鋼加工設備的研發制造。河南、山東、江蘇等地從事廢鋼加工設備生產的企業眾多,參差不齊,真可謂良莠混淆。工信部在為廢鋼加工配送企業設立準入門檻的同時,也應該為廢鋼加工設備制造企業設立門檻,以規范企業行為。
廢鋼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2015年國內粗鋼導向性消費量約為7.5億t,我國粗鋼需求高峰期可能出現在2015—2020年。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對廢鋼產業的發展提出要求“:加快建立適應我國鋼鐵工業發展要求的廢鋼鐵循環利用體系?!?015年,以年產7.5億t粗鋼計,大約需要廢鋼1.5億(t以噸鋼廢鋼綜合單耗200kg計),該廢鋼綜合單耗比2012年前三季度廢鋼消耗水平約需增加79%的廢鋼使用量。與2011年廢鋼消耗實際比較需增加廢鋼資源量5900萬t,增長幅度將達64.8%。若以世界平均水平(37.5%)測算,屆時廢鋼消費需求量將達2.6~2.8億t,是2011年我國煉鋼實際廢鋼消費量的2.3倍以上。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對關鍵鋼材品種需求預測顯示:2015年消費量將比2010年增加7694萬t,增長幅度達69%(見表2)。軸承鋼、齒輪鋼、彈簧鋼等優特鋼均系特種鋼,需要用特殊工藝和優質廢鋼冶煉而成。
以上分析顯示:2015年我國廢鋼消耗量將比2011年增長65%(僅以噸鋼200kg廢鋼綜合單耗計算);2015年關鍵鋼材品種需求量將比2010年增長69%。長期看:我國鋼鐵工業對廢鋼的需求依然強勁,廢鋼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隨著我國鋼鐵積蓄量的增加(據鋼鐵工業王曉齊副會長在11月23日舟山會議透露:2012年底止,中國鋼鐵積蓄量已達73億t),國內廢鋼回收量將會逐年增長。隨著工信部“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的貫徹實施,我國廢鋼加工行業也將經歷產業整合期,并逐漸規范,終將趨于健康發展。廢鋼產業是個朝陽產業。廢鋼鐵的巨大節能減排功效將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重大貢獻。(本文作者:林加沖、虞澤新 單位:中再資源再生開發有限公司廢鋼事業部、江蘇沙鋼集團錫興特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