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我國農業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核心內容,對國家的穩定發展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然而,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果樹種植業的支持,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如今,我國國民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改善,人們更加關注果品的整體質量。由此,這就對果樹種植行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應不斷改進及完善種植技術,為滿足社會大眾需求,種植的優質果品必須具備一定的質量保障。就果樹種植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簡要闡述,并探討果樹種植技術的要點,提出提升果品質量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果樹種植;技術要點;果品質量
0引言
我國已經成為農業大國,然而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水果產業對于我國農業的穩定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水果產業發展的實際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各個國家經濟發展重要依據之一。在一定范圍內,在水果產業發展過程中,栽培技術的創新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目前我國農業技術的整體水平較低,很難保障水果產品的質量。由此可看出,果樹種植技術對水果產品質量有直接的影響。
1果樹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選擇果樹的種植位置不合理
保障果樹的正常生長,需要為其提供有效的種植環境。其一,針對一部分果樹具有一定的相克作用,不可以共同生長在同一片果園中。例如,蘋果樹不可以與核桃樹共同種植,由于核桃樹產生的分泌物直接破壞了蘋果樹的樹根,導致蘋果樹無法正常生長;蘋果樹也不可以與刺槐共同種植,由于刺槐的自身作用會對生長中的果樹產生一定的影響。其二,果樹種植的位置應盡可能避開工廠的周邊,例如化工廠、農藥廠以及造紙廠等,工廠正常運行過程中,會不斷產生并排放出具有毒性的煙塵及廢氣,影響于果樹的正常生長[1]。
1.2缺乏先進的種植技術
果樹在種植過程中,無法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導致種植技術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在此過程中,相關人員無法嚴格掌控土壤及肥料的有效使用,致使資源浪費現象普遍發生。針對果樹的種植,應采用科學有效的種植技術,一旦種植技術存在問題,將會對果品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目前,種植行業為了有效控制果品的投資成本,通常都會省略掉套袋處理的環節,這就導致水果的表面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進而無法為果品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2果樹種植的技術要點
2.1科學密植技術
有些果農經過長時間的種植,已經儲備了豐富的種植經驗,以此形成了多樣化的種植方式,推動了種植技術的不斷提升。其中,密植技術就是我們較為熟悉且普遍使用的技術。實際種植過程中,如果果樹種植較為分散,那么將會降低土地的使用率,因此,應及時調整果樹種植的間距,采取科學有效的種植策略適當提升種植密度,提升土地的使用率,進而實現增產的目的。然而應特別注意,針對日照資源貧乏的地區,并不建議采用密植技術,主要原因在于果實密植一旦形成,光照投射的效率便會逐漸下降,同時也會直接影響果樹進行光合作用。基于此,果樹在實際種植過程中,科學密植技術打破了傳統的種植方法,不僅僅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更是一種挑戰。所以,應將其合理應用于果樹種植過程中,不僅可以保障果品質量,提升果品產量,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2]。
2.2選擇恰當的種植區域
果樹在種植過程中,應遵循科學的原則,選擇恰當的種植區域,以此保障果品質量的同時,也要提升果樹的產量。因此,在選擇種植區域時,不僅要考慮內部的水資源以及土壤情況,還要對光照情況進行全面地了解,將多種外界因素集為一體,展開全方位的論證,以此為果樹正常生長提供充足的資源。不僅如此,相關種植人員也要深入分析土壤中具體的營養含量,還要嚴格檢測種植區域內土壤中包含的微量元素是否可以滿足果樹生長的各項需求,為果樹正常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在此基礎上,果樹的種植區域一定要避開工業生產區,以此從根本上,避免工業污染直接影響到果樹的生長。
2.3科學有效的灌溉及施肥
果樹的灌溉主要可分為兩部分,即水分的管理及肥料的管理。其中水分的管理又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其一,萌芽初期,此階段必須嚴格控制水分的攝入,以便果樹可以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進而更好地吸收外界的養分;其二,幼果初長階段,這個階段主要為了果樹正常生長的需求需要給予適當的水分;其三,果樹生長階段,通常是指6月至8月期間,由于天氣過于炎熱,土壤中的水分蒸發過快,若要保障果實的正常生長,就要為其補給充足的水分;其四,灌凍階段,一旦將果實全部摘除,應為果樹灌溉適當的水分,以便果樹可以抵御冬季的到來。除此之外,也要高度重視肥料的管理,依據其用途可將肥料劃分為以下兩種,基肥與追肥,一般情況下,基肥往往用于果樹的萌芽階段,追肥僅僅是為了促進果樹正常生長,一種常見的補給方式[3]。
3促進果品質量提升的有效策
3.1使用生物性農藥防治
果樹種植過程中,果農應全程掌控果樹具體的生長狀況,并全面認知生物治理技術對于果樹生長產生的一定影響。以此,從根本上避免果樹在生長階段,頻繁使用農藥,對周邊的生態環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就生物性農藥療法而言,可以有效消除果品表面殘留的農藥,因此,這種生物性農藥療法已經廣泛應用于無公害的種植。新時期大背景下,果農應高度重視這項技術,并將其合理應用于果樹種植過程中,進而防止種植環境遭受外界的污染。目前,農化種植發展階段,生物農藥不僅具備高效性,而且也具備較強的安全性,在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體現出極高的應用價值。因此,農戶應制定有效的對策,改進并優化種植工作方法,進而提升果品質量。相關種植人員應合理使用這項技術,不僅可以提升果品質量的同時,也可提升農業經濟效益。
3.2有效控制外界環境對果樹種植產生的不良影響
果樹在種植過程中,種植人員應有效控制外界環境對果樹種植產生的不良影響,以便為果樹的正常生長營造有效的生態環境。由此,對農業中種植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應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為生長果實的質量提供有力保障。不僅如此,果樹的種植階段,病蟲害將會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由此,就需要種植人員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進而提升果樹種植產生的經濟效益[4]。一般情況下,果樹種植的區域往往選擇在土壤肥沃的地區,由于土壤的酸堿性會對果樹的正常生長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實際種植過程中,種植人員應綜合考慮外界諸多因素,以便為果樹種植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除此之外,種植人員也應制定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案,保障果樹可以正常生長,提升果品質量及產量,不斷提高農戶的經濟收入。
3.3嚴格篩選果樹的種植品種
對于果樹種植的前期階段,果農必須嚴格篩選果樹的種植品種,并充分考慮果樹的種植環境,選擇出最佳的果樹品種,以此提升果品產量的質量。通常情況下,果農應選擇抗病性強且適應能力較強的果樹,以便容易生長。果樹的種植需要有效的成長周期,果農應加強果樹種植的管理工作,以便促進果樹的良好生長。除此之外,農戶也要選擇優質的樹種,不僅果品質量得到有效保障,同時也可以儲存更久的時間。
3.4有序開展套袋工作
果樹中果實在生長階段,種植人員就要對其進行套袋工作,以此提升果品質量。一般情況下,果樹種植過程中,應有序開展套袋工作,可以有效延長果品的儲藏時間。現如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了農業種植技術水平的顯著提升。種植人員開始選擇精美的套袋,達到提升果品價值的目的,同時也可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果品的銷量,以此實現農業種植的良性發展。套袋技術不僅能防止病蟲害對果品的侵害,同時也有效防止果品表面殘留的農藥[5]。
4結語
果樹種植作為我國農業經濟的核心產業之一,應受到高度重視。因此,種植人員應堅持學習,不斷加強自身專業技能,同時也要全面了解果樹的生長特性,并遵循科學的原則,合理制定針有對性的種植方案,為提升果品產量及質量提供有力保障。同時,也要合理選擇種植區域,遠離具有污染性的工業區域,還要有序進行果實的套袋工作,保障果品質量,以此促進我國果樹種植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建萍.淺談果樹種植技術及提升果品質量的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6):171-172.
[2]王新江.綠色農業背景下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提升策略[J].果農之友,2021,(1):25-26.
[3]孟憲岳,劉少春,榮維生.淺談果樹種植技術及提升果品質量的對策[J].河南農業,2020,(29):20-21.
[4]馬洪芳.淺談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的質量安全[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0,32(4):23-24,57.
[5]張秀娟,張宇楠,于永華,等.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管理措施[J].種子科技,2019,37(14):53,55.
作者:姬延偉 郭紅娜 韋靜波 楊亞蒙 焦匯民 單位:洛陽農林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