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我國成功入世以及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快企業體制改革等宏觀背景下,作為直接服務于企業發展的工商管理專業理應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形式不容樂觀的現實,分析來看,除了宏觀經濟背景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以外,工商管理專業發展以及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問題是制約該專業就業率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學生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技能匱乏是重要原因
應該說,工商管理專業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專業,其直接服務于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各個企業的發展需要,相對于工商管理基本理論知識,學生的工商管理實踐技能等專業技能的匱乏是影響該專業就業形勢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目前全國許多各大院校在對工商管理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普遍具有重理論知識灌輸、輕實踐技能培養的傾向,學生的實踐環節被迫讓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實際技能的訓練等往往流于形式,在實際執行中其效果也大打折扣,除過全國一些重點高校以外,普通高校由于受制于學校資金、擴招等現實情況,在學生實踐技能環節的師資配備、硬件設施以及學生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嚴重滯后,種種原因導致對學生工商管理實踐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或不予重視,或有心無力,結果學生畢業后空有理論知識而缺乏實踐技能,因而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二)專業特色不明顯,學生核心競爭力不強
工商管理專業是一門較為寬泛的專業類型,學生在校期間所學課業較多,除了要學習本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外,還要學習有關經濟、財務、人力資源等專業的基本知識,由于學生的學習量較大,難免出現在本專業的核心課程上學習不足,積累不夠的情況,這種情況長此以往就會嚴重削弱工商管理專業自身的特色以及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影響工商管理學生就業形勢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教學方法落后,師資結構單一
教學方法陳舊落后同樣是制約和影響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的一個主要因素。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企業不斷走出過門以及國外公司紛紛進入我國,企業所需要現代化的管理人才已經和過去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過去傳統的灌輸式、單項式的教學方式應該被進行適時的改進,以適應新時期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最新要求;同時高校中工商管理專業教師結構單一也是影響該專業就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原因,主要表現在雙師型教師隊伍過少導致實踐環節的師資配備不足,影響了學生在工商管理實訓環節的提高。
二、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就業率的對策
進一步提高當前工商管理專業就業率,要從當前工商管理專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入手,通過著重解決這些問題來逐步提高工商管理專業的就業率,改善就業形勢。
(一)強化學生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技能訓練
今后各大高校工商管理專業要明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重加強對學生工商管理實踐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有關部門和高校要投入專項資金,加強有關學生實訓硬件建設,合理分配理論學習和實訓之間的關系,建立合理系統的學生實訓課程體系,和有關企業合作加快學生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政府部門也應該制定有關優惠政策,鼓勵有關企業接納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專業技能的學習等,多方面地強化學生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技能的訓練,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二)重構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突出特色
針對當前工商管理專業出現的專業特色不突出,學生核心競爭力不高的現狀,教育部門和有關高校應著重加強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的建設,有關高校應依托于自身優勢和當地經濟建設,加強工商管理專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建設,突出特色和優勢以及重點,因地制宜地根據市場需求來培養各個類型不同層次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提高工商管理專業整體競爭力。
(三)改進教學方法,引進雙師型教師隊伍
改進傳統教學方法,引進諸如案例教學法、項目化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同時應對現有工商管理專業教師結構進行調整,引進雙師型教師隊伍,以進一步提高和改進工商管理專業實訓環節。
三、總結
總之,進一步加強工商管理專業整體競爭力,需要教育部門、高校和學生通力合作,高校作為培養工商管理專業的主力,要積極改進現有的實訓教學、改進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等等,不斷提高工商管理專業整體競爭力,為企業輸送高素質的管理人才。
作者:張蓮心 單位: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