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傷保險新條例的實施效應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條例實施中的不足
1基金管理仍存漏洞
在工傷保險基金征繳中,用人單位應按職工實際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保費,但有些企業瞞報、少報職工工資總額,按照當地規定的最低繳費基數為職工申報繳費工資。其行為,一方面侵蝕工傷保險基金收入,另一方面也導致工傷職工享受不到法定的待遇標準。在工傷保險待遇給付中,仍然存在醫療機構過度治療的情況。有些醫療機構將工傷職工視作“唐僧肉”,在住院治療和檢查中“大手大腳”,可做可不做的都做,不該做的也做,可在門診救治的卻盡量鼓動住院;在收費上或將手術分解收費,或擅自改變手術收費項目。有些醫療機構甚至私下承諾工傷職工住院給補助。這些違法違規行為侵蝕了工傷保險基金,并危及基金安全。
2擴面任重而道遠
伴隨我國城鎮化水平提升,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大多來自職業介紹機構或個人雇傭,如臨時工、季節工、家庭保姆、家政清潔工等。他們和雇主之間往往只存在勞務關系而非勞動關系,當前工傷保險參保的前提卻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必須建立勞動關系,這些人員自然被排除在工傷保障之外,一旦發生工傷,只能走艱辛的維權之路。而且,民營企業、私營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大多規模小,用工隨意,法律意識淡薄,不了解工傷保險等法律法規,為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而經常忽視職工參保權益,即使參保中途退保現象也時有發生。當然,有些職工主觀上也不配合,尤其是農民工因流動性強、工作不固定等原因,缺乏對工傷保險的正確認識,維權意識弱,工傷保險擴面工作難以推進。
3費率不盡合理
當前,國家規定的工傷保險費率標準為職工工資總額的0.2-2%,平均1%,高風險行業費率最高不超過3%。行業本身分類繁多,與行業相關的風險千差萬別,而現行工傷保險費率水平偏低,劃分檔次過粗,沒有按事故發生率及不同行業特點確定費率,達不到費率與風險互相制約的目的。費率機制的缺陷既不利于調動生產事故少的行業和企業參保,也不能對生產事故多的企業起到應有的警示和制約作用。
4預防、康復功能發揮不夠
從企業安全生產事故原因來分析,多數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傷害除了生產技術、安全設施不完善等原因外,還存在著勞動者安全防護意識不強、企業對安全生產重視不夠,缺乏專門安全技術培訓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等。然而,當前工傷保險仍以事后經濟補償為主,現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人社、安監及工會等各部門間的銜接和配合,無法形成有機、統一、綜合協調的工傷預防機制。由于工傷康復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相關的專業康復技術人員,在醫療、康復服務等方面尚缺乏經驗。用人單位、多數醫療機構及臨床醫生對工傷康復不了解、不信任,認為康復就是療養,對早期介入更存在誤解。對絕大多數工傷職工而言,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到工傷賠償金是其首要關注的事情,而關于康復治療和培訓以及如何重返工作崗位等問題卻根本不重視,由此也出現了部分勞動者為獲得高賠償而放棄康復的怪象,以至某些工傷職工不殘變殘、小殘變大殘。
優化工傷保險制度的思考
1嚴格審核,規范基金使用
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在待遇審核支付中,應認真核實工傷職工及用人單位的工資基數、勞動合同,還要核實工亡人員的供養親屬情況,嚴格按照工傷認定書和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執行統一的工傷保險基金支出項目和待遇支付標準。加強對工傷醫療機構監管,通過社會舉報、隨機抽查、定期考核等方式,控制醫療機構費用的惡性膨脹,杜絕小傷大養、掛床住院、大處方、大檢查及無關治療,區分治療期與康復期等。
2加強擴面工作
以實現工傷保險參保全覆蓋為目標,深入基層、企業,尤其是新社會企業,耐心細致的開展工作,有步驟、有針對性的幫助企業規范勞動用工,依法參加工傷保險;通過拓寬信息渠道,普及《工傷保險條例》等政策知識,幫助勞動者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對用工人數多、擴面難度大的企業做到重點突破,強制參保。
3建立科學規范的費率機制
根據行業風險程度,進一步細化行業分類,完善行業差別費率,充分體現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差異。對于危險性高的行業,用工傷保險費率浮動這一經濟杠桿,促進企業主動采取措施制定更科學的工作規范,改善勞動條件,加強預防措施,降低生產事故發生率。
4強化風險防控,推動工傷
預防和工傷康復開展鼓勵用人單位在安全生產設施、預防措施等方面加大投入;開展職業危害防護技術研究與高危行業、工種崗位改善勞動條件的研究和實施工作;開展定期職工(尤其是遭受職業病危害的人群)身體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危害作業網點和人員管理臺帳以及健康檔案;為職工發放工傷保險宣傳教育手冊,加強培訓,提高職工自我保護意識和工傷保險意識。試行先康復后評殘機制,采取主動康復和被動康復相結合,確保早期康復的及時介入。對于因用人單位或經治醫院拒絕將工傷職工轉入康復,延誤康復治療的,必須明確其責任。
5加強宣傳培訓
利用社保服務大廳服務面廣,對象多,方式直接的優勢,為用人單位和職工發放工傷保險宣傳資料、便民服務卡等,宣傳工傷保險政策、經辦流程、工傷治療、工傷待遇等業務知識,讓職工廣泛了解工傷保險,關注工傷保險。
結合“進村入企”等活動開展工傷保險宣傳工作。針對性的梳理工傷保險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企業和職工反映比較突出的問題,編訂宣傳手冊、政策問答,深入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和事故多發企業,將宣傳與擴面相結合,強化職工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的意識,增強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積極性,促使企業改善職工的勞動條件和安全措施。(本文作者:鄭建軍、吳慧 單位:衢州市柯城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