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施工企業工程造價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工程造價糾紛產生的原因
1.合同主體的變更過于頻繁
工程施工項目通常是合作開發的項目,各個合作方采用合同協議的方式確定各個參與方之間的權利、義務等,而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承包、招投標等一般由土地提供方負責,在完成相關的建設手續之后再由出資方與施工單位簽訂合同。部分出資人在簽訂施工合同之后,又擅自將工程項目轉包給第三方,使得整個合同主體之間的關系變得復雜。承包方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辦理簽證時沒有考慮合同的實際簽字人,只是從其中的任意合作方獲得簽證,導致在費用結算過程中合作單位不認可,造成造價糾紛。
2.業主方和監理方缺乏必要的法律與專業知識
因為業主與工程監理缺乏對工程造價方面的相關知識以及專業的法律知識,導致業主和監理方沒有考慮到工程的實際造價,盲目地采取低價競標的方式選擇承建方。同時,當前工程建筑市場處于買方市場狀態,業主通過借助這種優勢,在招投標過程中隨意壓低承建報價,導致施工方利潤大幅度降低,增大了施工方在后期出現施工缺陷、工程追加等風險。部分施工方利用業主和監理法律知識與專業知識缺乏的機會,在簽訂合同時加入不合理的內容,接受報價之后利用其中的不合理條款在建設中期要求業主單位接受合同價格修改,從而達到增加利潤的目的。
3.質量保修金約定不明確
實踐過程中,工程項目建設單位通常將工程結算價款的5%作為工程質量的保修金,在保修期滿兩年之后的30天內,再由甲方支付給乙方。但是,若施工單位沒有對該項內容予以關注而直接簽訂合同,將可能導致該部分的保修金不能拿回來,這對主要利潤就在該5%的施工企業而言,其造成的經濟損失較大。因此,在約定質量保修金的過程中,必須注意所約定的質量保修期、預留質量保修金的時間限制。通常,在合同中所約定的是保修金的預留時間,但是部分施工單位因為不注意,導致合同中約定的是質量保修金的期限,例如約定在保修期滿兩年后的30天內由甲方支付5%的工程余款給乙方,這時將容易產生糾紛。因為質量保修期是基于工程項目期限的不同而確定的,而工程項目期限包括地基工程保修期和裝修工程保修期兩個部分,究竟是以哪個日期為標準,在合同簽訂過程中必須予以明確約定。
二、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糾紛解決對策
1.保證合同嚴密、可行
工程建設合同在簽訂的過程中,雙方都必須基于“風險平均分攤”的基本原則,優勢方不能利用自身的優勢地位強制對方承擔更大的風險。若合同一方的風險過大,將導致合同出現難以履行的問題,會給雙方都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例如,在房地產項目開發過程中,某項目的合同工期約定為三年,而建設單位則強制要求材料費用按照合同簽訂時的價款來確定總價合同,并在任何時候將不對合同價款進行調整。但是,在合同履行一段時間后,因為材料價格變動過大,導致施工單位不能履行合同而停工,造成開發建設單位也不能如約將工程交付業主,從而造成業主向建設單位提出索賠,直接影響房屋的銷售,導致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之間形成直接的工程造價糾紛。因此,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施工企業必須基于實際情況以及合同持續履行的基本原則,對合同的嚴密性和可行性予以保證。
2.保證簽證規范
規范的簽證內容包括這樣幾個方面:其一,簽字人必須規范,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合同當事人必須明確甲方代表以及監理工程師的簽證權限范圍,在履行合同之前,應該將簽證權限的人員名單下發至承包人。若沒有下發,則承包人必須主動向發包人索取。當發包人變更簽證人時,承包方必須在獲得發包人的書面通知之后,才能接受新的簽證人簽證。其二,簽證的內容必須規范:所有的內容必須客觀、公正、具體,可以以此為依據進行工程量的計算和費用支出計算。內容的表述必須清晰,使用的符號必須加注具體的意義說明[2]。其三,簽證程序必須規范:簽證的辦理必須按照合同中的規定程序進行對應的操作,例如申報、審核與批準等。
3.形成明確的質證意見構成
質證意見對工程糾紛的有效處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從專業角度提出異議。例如,工程計量存在錯誤,定額、取費標準不當等,這些都是專業的技術問題。其次,從法律的角度提出異議,例如對鑒定材料的選擇,對于單方面制訂、沒有對方代表簽字和蓋章的文件,審核方不能作為認定材料。再次,對于存在的異議進行總結,且在存在異議的基礎上提出對應的處理要求[3]。例如,要求進行鑒定的補充和說明、錯誤鑒定的糾正以及重新鑒定等。這些都是為合理處理工程造價糾紛提供科學依據的有效方式。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之間圍繞工程造價產生糾紛是在所難免的,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斷完善和探索,因此對于因工程造價產生的糾紛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政府職能部門要因勢利導,本著客觀、公正、公平的原則予以調解和仲裁,維護好糾紛雙方的應得利益。
作者:王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