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工環地質災區的防護工程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近年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水工環地質調查以及相關的技術手段也得到了巨大的進步。所以近年來水工環地質災區的防護工程建設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本文主要通過對水工環地質調查進行詳細的闡述并針對水工環地質防護工程建設過程中所遇見的難點提出想相對應的應對策略,從而大大提高水工環地質災區工程建設的技術水平。
關鍵詞:水工環;災區防護;工程建設
0引言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水工環地質調查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性,這也極大地促進了相關地質調查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經過現實各種類型的建筑工程的實踐人們正在不斷的對水工環地質調查技術進行完善,提高地質調查的精度并且極大地完善了相關調查的研究成果。其中災區防護工程的建設也和水工環地質檢查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這一切都在說明水工環地質調查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期[1]。
1水工環地質調查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隨著水工環地質調查不斷的發展進步,在地質災區防護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水工環地質調查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來就是在水工環地質調查人員進入到災區后工作的基本原則以及相關操作要求。
1.1總體要求
整個地質調查工作都堅持著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堅持以水工環地質調查技術作為基礎,從而全方面的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不斷的培養出一系列的地質勘查技術的專業性人才。通過對相關技術人才的培養來促進水工環地質調查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從而可以最大化的提高相應的水工環地質勘查的力度。對地質災區防護工程的建設必須要嚴格的按照相關水工環地質勘查的總體要求。
1.2基本原則
在日常的實際工作中,為了可以使得水工環地質勘查技術可以得到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一般情況下水工環地質調查人員都會遵循相應的基本準則。首先就是必須要做好人和自然之間相互協調的關系,盡可能的避免出現先發展經濟,然后轉頭再治理環境的現象。在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之間找個相應的平衡點,從而尋求共贏的措施。其次在進行水工環地質勘查任務時必須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則,在保證環境保護的前提下不斷取得社會的發展,從而可以做好相應的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更好地完成災區防護工程的建設。
2水工環地質災區防護工程建設問題應對策略
2.1水文地質問題
現階段,我估正處于一種快速發展的狀態,不斷的進行城市擴張必定會帶來人口的快速增長已經日益密集的工業化環境,這樣一來城市水污染問題就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實問題存在,對人們正常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都造成了十分大的威脅。除此之外,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和非城市在地下水資源上會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進而導致整個地表發生傾斜、下沉等天文地質現象。這只是存在于普通城市與非城市之間的水文地質問題,可想而知災區的情況又將多么嚴重,所以在做好相關水工環地質災區防護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對城市水文地質加強監管力度,深入的做好相關的勘察工作。
2.2環境地質問題
近年來,全球氣候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全球變暖以及自然災害都在逐漸走向我們的生活。所以在對一些自然環境能力比較脆弱的地區進行防護工程建設,必須要深刻的了解到相關的環境地質問題,對所在施工地的環境承受能力要有準確的把握,為了可以更加具有保障的完成水工環地質災區當戶工程的建設,在施工前必須要進行全面并且深刻的分析。
2.3環境問題的隱蔽性
在實際的地質勘查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類型的環境問題,在災區這種情況更為常見,這其中環境問題又有著隱蔽性較強且不確定因素較多的特征,給整個地質勘查任務帶來了不小的難度。為了更準確的發現災區地質勘查工作過程中所潛在的安全隱患,必須要深入的做好相關的調研工作,制定全面地并且具有現實意義的保護措施,這樣一來才可能最大化的降低安全隱患所造成的損害,從而保證人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水工環地質災區的防護工程建設具有很大的社會責任,所以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做好每一項工作。
3災區防護工程建設的相應措施
在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過程中必須要嚴格遵循以下幾點準則:①首先,相關的地質勘查工作人員要有明確的調查目標,并且深入的進行各項調研工作從而可以將整個災區的潛在安全隱患降到最小。②各項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地質勘查過程中要進行密切的配合,要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只有大家合作起來才能更好地完成水工環地質的調查。從而才能能真正的做好深入調研的任務,提出完善的合理的建筑措施。③最后就是地質勘查工作人員要充分的利用現有的高科技技術手段,獲得更加豐富的信息,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近年來隨著地質勘查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實際工作過程中也出現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儀器,并在不斷的升級中。所以說學好這些高精尖的測量儀器可以大大幫助我們提高工作的效率。
4防護工程建設所應用的技術
4.1RTK技術
GPS實時動態(RTK)測量技術是在測量領域的一個重大的突破,它是替代傳統的測量模式,能夠對測量有很高的精度與很高的效率的一種新的測量方式。GPS實時動態(RTK)測量技術的發展可謂前景廣闊,它不僅具有靜態的模式,還具有快速靜態等作業的模式。所謂靜態的模式主要是指用來進行大的區域比如地殼的測量和國家的測量等等。而快速靜態的模式主要是運用GPS實時動態(RTK)測量技術高效的特點,應用于大部分的工程測量當中。GPS實時動態(RTK)測量技術簡單來說就是運用基準站和流動站之間的連接,進行數據的測量。它能夠為測量提供一個三位的體系,精確度可以達到厘米左右。在基準站上面,需要安裝一個GPS實時動態(RTK)測量系統的接受機器,它可以對可以接收到的所有的衛星進行觀察測量,然后將觀測的數據,運用無線電的工具傳輸給流動站。流動站不僅可以接收到衛星定位體系,還可以收到基準站發來的準確數據。最后,依據相應的定位原理,計算出所需要的準確數字。
4.2重力勘探技術
重力勘測技術主要是以牛頓定理為基礎發展而來,由于地下各種組成物質的材料密度是不相同的,所以對地表的測量儀器所具有的引力也是不相同的,進而就會形成測量儀器不同類型的表現,這就是重力勘測技術的主要原理。重力勘測儀器發展到現階段已經非常靈敏了,在實際工作中只要不是在地下遇到形狀較大的物體,一般都不會影響到儀器正常的工作精度。重力勘測技術在水工環地質災區防護工程建設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不論施工地址地質條件如何復雜,重力勘測儀器都可以很出色完成信息采集工作,為相關地質勘查人員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
4.3水質測試技術
水質測量技術主要是通過物理分析以及化學分析的方法對水質進行測試。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有可以細分為很多類型,比如說我們常見的色譜法、光譜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同位素測試法等等。由于對水質測試方法的種類較多,所以在實際的測試過程中,只要選擇了合適的水質測試方法,就可以面對實際工作中各種類型的問題。
5結語
希望本文的分析和研究以及解決策略希望能給廣大的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新的思考,當然,由于水平有限,看待問題的全面性不夠深入,希望在實際的運行和施工過程中發現有不妥當的地方及時的處理,本文也接收相關研究和工作人員的批評指正,希望與廣大同仁共同提高水工環地質災區防護工程建設的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劉緒紅.分析水工環地質災區防護工程建設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7):16-17.
[2]郝佳偉.論當前水工環地質勘察中的技術及應用范圍[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1):124-125.
[3]石成.水工環地質勘查中的技術和應用范圍[J].硅谷,2014(16):102-103.
[4]李巖.論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中的技術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5):2.
作者:周齊勇 單位:貴州省地礦局一一三地址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