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管理會計信息化風險與應對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引言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正式提出“會計電算化”這一概念。近三十年的普及,電算化已幫助國內眾多企業實現會計從手工核算到利用計算機核算的轉變。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會計電算化已不能滿足企業管理決策的需要,急需將會計電算化產生的信息孤島與外界聯系起來。會計信息化,成為企業實現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上,總理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旨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融合并發展為新形態、新業態。這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工作、生活方式,更引領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引言中已提及互聯網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影響,互聯網與行業的結合必然導致企業之間各個模塊的調整。以制造型企業為例,電算化下的供產銷流程分為三個模塊,企業可以根據訂單、生產任務等確定供產銷的數量。但在供產銷的過程中企業只能對生產起到有效地控制,采購與銷售只能依據供應商與客戶的情況而定。而加入互聯網后,依靠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可以實現企業對供銷雙方的經營情況、償債支付能力、原材料質量等信息,幫助企業進行科學的管理決策。
三、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前提
管理會計信息化水平的標志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建設、開發與先進性;信息系統建設成功的關鍵因素是管理層的重視,而且要與專業的開發團隊共同合作,從信息系統與云計算等技術的融合程度可以判斷其先進性。二是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在各企業的普及與應用程度。主要是企業人員對系統的認知和應用。可以對員工進行適當的培訓以提高他們對信息化的理解,并積極去接受。
四、管理會計信息化的風險
互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的融合極大推動了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但基于互聯網的包容性巨大,管理會計信息化存在諸多風險因素,一定程度上會阻礙信息化的進程。首先是云會計平臺建設缺乏先進性。知名度比較高的云計算平臺大都來自美國,Amazon自2006年起就以成功構建云計算平臺,近幾年國內諸如百度、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也在對云計算平臺進行研發與拓展。而我國企業眾多,云計算供應商顯得尤為匱乏。而且目前我國云計算平臺的構建相對滯后,技術支持不能得到保證,為企業實行會計信息化帶來風險與阻礙。其次是安全性問題。云會計計算平臺上存儲了大量的經濟業務信息,涉及企業財務狀況、經營狀況以及用于管理決策的機密信息等。如果不能保證信息的安全性,會給企業存在與發展帶來巨大威脅。然后是可拓展性商業報告語言推廣不足。它是將企業財務的基本情況、主要財務數據以及報表等明細數據轉換成商業報告的標準化語言。優點是減少數據收集時間降低成本,并使相互溝通更加流暢。但在我國還主要停留在理論探索階段,實際應用與推廣還需要時間。最后一個是會計信息化尚缺乏立法的保護。立法的缺失代表著政府對會計信息化的態度還不明朗,會計信息化下的用戶缺乏對自身利益的保障,風險較大。
五、管理會計信息化風險的應對
通過對風險的分析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首先是加強云會計平臺建設與開發,這就需要政府牽頭,給予平臺建設一定的重視與扶持,組織中小企業加強對云計算平臺的研發,推動整體的信息化進程。其次是提高互聯網與云計算平臺結合的安全性。一是解決云平臺系統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問題。二是提升用戶在使用云平臺系統時的安全防范意識。然后是增強對可拓展性商業報告語言的了解與推廣,提高企業對軟件的使用效果。最后是盡快出臺會計信息化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政府監督,降低法律風險,為企業創造良好的信息化環境。
六、結論
互聯網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大力推動了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企業在享受信息化讓獲取信息更加全面、管理會計更加便于決策的同時,也要關注信息化帶來的風險。對云會計平臺供應商的選取要綜合供應商的技術水平、服務質量以及企業信譽等因素,對存儲在云平臺的信息要有嚴格的加密技術,確保云平臺的先進性與安全性;在操作信息系統時要保證身份認證的安全性,密碼不要過于簡單并定期更換,級別較高、權限較大的用戶可以采用指紋、面部等生物識別認證,保證進入系統的安全性;企業應積極認識可擴展性商業報告語言,并投資與開發建設,為實現企業現代化奠定基礎;目前,會計行業在大力推廣管理會計信息化,政府也提倡互聯網要與各個行業相融合。相信不久后就會出臺相關信息化的條例和規定,規范會計信息化,并推動云計算平臺的發展與XBRL標準在我國的實施。
作者:王小琛 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