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公路運輸超載原因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公路運輸作為基本運輸方式之一,其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國公路里程和交通量呈現快速增長的同時,公路運輸超載現象也屢禁不止。超載增加了交通事故發生幾率,同時使得公路、橋梁等基礎設施發生結構性損壞,加速了車輛報廢,加劇了公路運輸市場惡性競爭。政府相關部門對公路運輸超載進行了長久治理,但治理成效不太明顯,如何徹底解決公路運輸超載問題,是公路運輸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公路運輸超載的原因
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一是公路運輸超載治理的法規條款存在地域差別。如不同省市之間對于超載治理的執法尺度不一致,超載車輛因跨省而受到兩省的重復處罰,同一超載車輛一天內多次被處罰。二是公路運輸超載治理法律法規缺位。貨運經營者鉆法律空子,以謀取不當利益。政府監督管理不到位。在公路超載運輸治理工作中,對源頭治理力度不夠。我國的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尚不健全,超載的治理處罰標準方面未能詳細具體,使得執法人員進行處罰的自主性較強,促使了一些執法部門和低素質的執法人員以公謀私,加劇了超載超限現象的泛濫。經濟利益驅動。當前公路運力呈現供大于求的狀態。貨運經營者為獲取更大利益,會通過降低運輸價格,來贏得客戶訂單。與此同時,貨主為降低成本而壓低運輸價格,增加了貨運經營者的生存壓力。為了彌補運價競爭造成的損失,部分規模較小、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的運輸企業不得不通過超載來博得利潤?!安怀d不賺錢”在貨運經營者之間廣為流傳。利用規模效應降低單位運輸成本。在公路運輸過程中,貨運經營者重視通過降低運輸成本來增加利潤。運輸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兩種,前者由車輛購置稅、運輸管理成本、保險費以及機動車輛的營業稅等組成,可壓縮的空間小;后者包括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燃油成本、通行成本等。貨運經營者會通過超載運輸的形式獲取規模效應,增加一次貨運中的貨運量,從而降低單位運輸成本。
三、公路運輸超載的對策
完善超載治理政策法規。政府相關部門應不斷完善超載治理規定,完善現行運輸規定中的不足;不斷建立超載治理的領導制度,發揮政府在治超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公安、質檢等不同部門的責任要明確到位,各部門彼此之間應加強聯合執法力度;不斷建立超載治理的責任追究制度,依法查處超載車輛、非法改裝車輛在注冊登記、市場準入等過程中的失職和瀆職的單位和個人。加強公路運輸超載源頭監管。一是健全公路運輸車輛非法改裝的監管工作。對于違規的新車和改裝的車輛采取不上牌、不發證的治理措施;相關部門每年在進行車輛審核工作的過程中,應重視對違規的改裝車的認定,并對違規車輛進行查扣。二是加大貨物裝載源頭監管力度。對重點貨物源頭加強政府監管,如鋼鐵、礦山、砂石、物流園等,區域內的貨運車輛符合規定才能放行。落實“一超四罰”超載處罰。一是加大對司機的處罰力度。司機作為違法重要責任人并沒有直接的處罰,針對這一現狀可以增加對超載車輛司機的處罰,如結合現行駕駛證違章扣分管理辦法,對超載司機進行扣分,督促司機規范其駕駛行為。二是增加對超載車輛進行處罰。三是重視對超載車輛所屬企業的處理。四是對貨主企業給與處罰。推廣公路計重收費模式。計重收費是按實際車貨總重計費,對車輛正常載重部分實施費率優惠,對超出車輛正常載重的部分加倍收費,超載的部分重量越高,超載車輛應繳納的罰款也就越高。通過公路計重收費,使得公路載貨車輛收費更加合理,可以彌補依靠行政手段治理超載的弊端。降低公路運輸成本以配合超載治理。在公路運輸可變成本中,可調整空間較大的是通行費。伴隨公路投資的收回,通過采取非超載車輛先行、減免道路和橋梁通行費,降低特殊路段通行費用,逐漸取消公路收費,降低車輛行車成本,杜絕“不超載不掙錢”的現象。除此之外,運輸企業應不斷提高車輛運輸效率,減少閑置浪費,從而降低成本。
四、結論
本文總體思路是在剖析公路運輸超載問題產生原因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提出了公路運輸超載治理對策,更加強調對公路運輸超載源頭監管、落實“一超四罰”超載處罰以及推廣公路計重收費模式等。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討論階段,未來可以增加數據支撐。
參考文獻
[1]蔣勁羽,楊忠振.基于移動治超模式的農村公路治超站選址[J].公路交通科技,2020,37(04):125-132.
[2]張春敏.公路超限超載運輸利益博弈及治理模式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8.
[3]劉宜雙.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的治理研究[D].廣西大學,2017.
作者:慕艷雪 單位:北京物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