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旅游景區管理的管理創新必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業快速發展起來。旅游景區開發與旅游景點開放的數量不斷增加,需要更高水平的景區景點管理。目前,從整體上看,旅游景區景點的管理水平尚未滿足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國內很多旅游景區存在明顯的管理瓶頸與問題。回顧旅游景區管理的發展歷程,思考景區管理中的問題,進而提出其管理創新的必要性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思考。
[關鍵詞]旅游景區;發展歷程;管理創新
旅游景區作為旅游業的發展載體與核心要素,是旅游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是構成旅游產品的重要成分,是形成旅游產業面的吸引中心與輻射中心。目前,人們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與旅游休閑意識的增強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各級各類旅游景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何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與感受,進而提高旅游景區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旅游景區的管理水平。因此,旅游景區管理創新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景區管理者亟須考慮的重要問題。
1我國旅游景區管理的發展歷程
在我國不同階段的社會經濟與條件下,旅游景區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四種管理模式,對于旅游景區的不斷發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動與促進作用。
1.1純公益性管理階段
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是旅游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旅游業僅僅屬于外事接待行業,政治屬性較為明顯,其作為產業的功能優勢沒有得到完全發揮。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屬國家行為,其性質屬事業機構,其管理是由政府直接管理與經營。因此,這個階段的旅游景區管理處于萌芽階段,是純公益性的景區管理模式,管理目的是完成政治任務,很少思考科學先進的管理方式與方法。
1.2政府直接管理階段
改革開放之后,各旅游景區雖然仍舊是政府或政府部門主管的事業機構,但是開始以利益、利潤作為主要經營目標。同時,由于旅游資源依舊是國有化,很多景區的土地是政府無償劃撥,旅游景區大規模地發展起來。然而景區管理仍然缺乏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缺乏系統的、高質量的旅游景區開發規劃,忽視資源與環境的保護,對旅游景區未來可持續發展有很大的不良影響。
1.3企業經營管理階段
20世紀90年代,旅游景區管理也逐漸進入轉型階段,以往的政府直接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旅游景區管理與發展的需要,某些景區開始通過承包、租賃、購買等方式轉讓其經營管理權,實現兩權分離。這種由企業進行經營管理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優化配置,是企業資本與國有資源的進一步優化重組,但其中也不乏有低估國有資產、追求短期利益、相關主體發生沖突或不協調的現象。
1.4現代企業管理階段
在市場經濟的宏觀環境中,旅游景區若要取得發展,必須直面市場,參與公平競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旅游景區開始組成具有多元化成分的股份公司,進行股份制經營。人們對旅游景區管理的認識也逐漸變化,現代企業制度逐漸得到認同,成為旅游景區的開發和保護的制度保證。
2旅游景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旅游景區管理思想有待創新
受以往的政府直接管理模式影響,有些旅游景區較少考慮市場因素,更多地關注旅游資源和旅游景區的開發,并整體投放至市場,投放市場之前較少進行市場調研,較少研究游客需求,導致其無法提供滿足游客需求的產品,也不重視旅游景區中的景點、產品、品牌的打造,很少做景區產品和服務的精細化管理。在這種管理思想下,旅游景區的配套設施建設也常常被忽視,其景區內或周邊的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很不完善,嚴重影響了游客的旅游體驗,影響了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2.2旅游景區發展規劃有待創新
目前,還存在部分旅游景區只關注主要景點景區的設施建設是否良好,不重視景區發展規劃和相關區域建設的現象。部分景區道路狹窄,綠化率低,人車道路不分,導致游客擁堵,秩序混亂;沒有統一規劃景區路徑,景區參觀路線沒有明確指示標識,導致游客無法辨識和判斷;景區污水、垃圾處理不及時,排放不合理等影響旅游景區的環境;景區衛生間、售貨亭、休息區、餐飲服務區規劃不合理,導致不能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等。旅游景區發展規劃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游客滿意度,影響了旅游景區的發展。
2.3旅游景區管理手段有待創新
旅游景區管理手段較為單一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景區只關注如何吸引游客,而對于已經進入景區的游客關注度不夠,服務不到位。例如,在一些旅游景區內,景點的分布比較分散,而旅游景區在服務區和餐飲點的設置上沒有從游客方便角度出發,而是單純出于成本的考慮在某個主要景點設置服務區,而無法顧及其他景點的游客需求;一些旅游景區不重視景區資源的宣傳推廣,導致經營欠佳,游客達不到規模,資金周轉受限,從而無法進一步開發市場,導致惡性循環。
3旅游景區管理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旅游景區是旅游產業的核心要素之一,卻也是旅游產業發展進程中較為薄弱的環節。目前,旅游景區的發展水平與旅游產業的迅速發展不相適應,無法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旅游景區的期望與要求。同時,旅游業仍然在快速增長,休閑旅游消費需求日益高漲,假日旅游發展勢頭越發強勁,對旅游景區的管理與發展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如何改變旅游景區存在的行政色彩濃厚、管理主體缺失、經營機制呆板、市場化程度不足等現實問題,捋順治理機制、靈活經營機制,實現旅游景區的長遠發展,創新旅游景區的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回顧旅游業發展之初至今,旅游業發展的諸多瓶頸得以突破。例如,旅游市場的超速發展與配套酒店餐飲業發展速度不足導致的瓶頸,隨著吸引內外投資興建酒店而得以解決;假日休閑旅游的火爆與旅游交通通達程度不足導致的瓶頸,隨著交通建設的不斷推進而得以消除。而隨著旅游消費者需求品位與旅游意識的不斷提高,旅游業不斷參與國際競爭,旅游景區管理質量的瓶頸日益凸顯。旅游景區較低的專業化經營水平,較差的市場經濟適應程度都使其面臨的環境與形勢更加嚴峻,而這種瓶頸無法像酒店餐飲、交通建設等可以通過大規模投資發展的方法加以解決與消除,務必創新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從本質上提升旅游景區發展,從而緩解旅游景區與迅速發展的旅游業與區域經濟之間的不適應,進一步推動整個旅游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游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CB/T17775—2003).
[2]潘星炎.論核心景區管理體制創新[J].湘潮(下),2011(9):113.
[3]盧爽.旅游景區管理創新探索[J].旅游管理研究,2012(11):46,48.
[4]付曉玉.旅游景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4(3):86-88.
[5]楊韻.旅游景區管理現有問題及其對策[J].旅游縱覽,2012(6):55-57.
作者:王浩 李卉妍 單位: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旅游與酒店管理系 三亞學院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