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承包土地管理創新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以2010年龍陵縣承包土地流轉狀況為例,我們可以從側面分析出農村承包土地流轉現狀。2010年,全縣農民家庭承包耕地流轉總面積25509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6%;流轉出承包耕地的農戶數3273戶,占全縣農戶總數的5%。流轉方式主要以轉包、出租、互換為主。其中實行轉包的12617畝,占流轉面積的49.5%;實行出租的8729畝,占流轉面積是34.2%;實行互換的1434畝,占流轉面積的5.6%;其他2729畝,占流轉面積的10.7%。農戶間自發流轉占絕大多數,面積是20181畝,占流轉總面積的79.1%;鄉村組織提供信息流轉及委托鄉村組織流轉的面積是5328畝,占流轉總面積的20.9%。流轉類型上流向種養大戶和企業的居多,分別為11704畝、11384畝,分別占流轉總數的45.9%和44.6%,流轉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410畝,僅占流轉總數的1.6%,流轉入其他主體2011畝,占流轉總數的7.9%。流轉價格農戶間自發流轉每年在300-500元/畝不等,流轉入企業的價格在50-700元/畝之間。簽訂耕地流轉合同3912份,其中簽訂規范書面流轉合同2436份,占合同總數的62.3%,口頭協議流轉合同1476份,占合同總數的37.7%。全年受理土地流轉糾紛46件。
經以上數據顯示分析,農村承包土地流轉具有這樣幾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流轉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與2009年同期相比,增幅上升3個百分點,這樣的比例在全國以農業為主,同等經濟發展水平的縣份來說趨于中等水平。土地流轉作為我國土地的一種經營方式,亟待加以規范。二是流轉形式多樣化。以轉包、租賃方式居多,包括了互換和其他多種流轉方式。在流轉中農民自發流轉的比例偏高,而采取中介委托等流轉的比例偏低,這樣就導致流轉形式的復雜。三是流轉類型不利。流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僅占流轉總面積的1.6%,而流入種養大戶和企業的高達90.5%,這樣就導致土地流轉由一種個體條塊式經營轉向另一種條塊經營,為發展集約化規?;霓r業產業造成不利因素。四是流轉差價懸殊。農戶間自發流轉每年每畝的差價就高達至少200元左右,流轉入企業的土地差價更為懸殊,這樣的價格差異對于農村家庭來說的確是很高的比例。五是流轉保障不足。較大一部分農民只以口頭協定方式進行流轉,即使簽訂書面流轉合同,但也缺乏規范性,對流轉雙方的權利義務和相關細則沒有做出明確約定,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和糾紛。
二、農村承包土地流轉出現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由于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主要依附,絕大多數農民即便是將土地以各種形式租賃或托管出去,但沒有真正脫離與土地的關系。經營權雖然表象上歸屬經營人,這是暫時性的。在隱性上,土地經營權仍然是歸屬流轉人。農村土地流轉的現狀直接導致了流轉和土地管理上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造成土地資源浪費。由于土地流轉多以家庭為單位,并且流轉對象和流轉方式存在差異,呈現出流轉的規模小、周期短、使用率低等特點。并且多數農戶在流轉過程中呈顯出較強的季節性。臨時性經營土地方式導致在規劃、耕作上必然會盡量減少成本投入,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致使土地質量逐年下降,土地耕種收益率極大降低。二是規模經營難度增加。自發流轉的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方式仍是主流,這在土地利用中無法形成大面積機械化作業,種植作物的不同又會導致耕作時令的差異,這樣在作物耕種過程中,難免造成水、電、人工費用等多項成本的增高。承包人尤其是種養大戶盡管承包到多片土地,但大多數為條塊零星分布,要想把這些承包到手的土地從分散的農戶手中集中起來,連成片進行大規模耕種開發,沒有較高的利益誘惑,大多數農戶不愿流轉。因此,土地在經營管理上過于分散,嚴重制約著規模化經營的發展。三是流轉缺乏規范管理。很大一部分農民在流轉過程中注重于口頭協商,由于利益驅動,對流轉價格采取保密措施,所以在價格上出現懸殊。同時在出現糾紛時沒有成文的法律依據,為解決土地流轉糾紛增加了很大難度。即便是自主流轉中簽訂了書面合同,但由于近幾年來國家針對農業補助的傾斜性優惠政策大量出臺實施,為原來的約定增加了很多不確定因素,利益的爭端也會產生流轉雙方的爭議。委托鄉村組織流轉的簽署規范性合同的農民更是寥寥無幾,土地流轉管理的不規范越來越成為農村發生不安全事件的誘因。
分析農村承包土地流轉出現一系列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農民對土地依賴性過強,不愿意長期流轉土地經營權。法律意識淡薄,存在濃厚的小農意識,缺乏市場競爭意識。沒有形成農村土地流轉的規范性機制,對流轉過程缺乏剛性措施。鄉村兩級基層組織對土地流轉工作沒有真正加以重視,對土地流轉持觀望態度,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理原則,或者害怕介入后引發新的問題給自己找麻煩,不能夠正確引導農民合理參與土地流轉。
三、解決農村承包土地流轉的對策
要切實解決農村承包土地流轉問題,必須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區優勢。以走規?;r業發展的路子為方向,大力開發現代農業、高效農業。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的管理機制,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本著自愿、互利、平等、協商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到土地流轉過程中來。一是要完善管理機制。要成立農村土地流轉的領導機構、宣傳機構、中介機構,實行土地流轉的公開透明、合理有序管理,公開流轉價格實行統一托管、統一發包。從有利于農村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于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角度出發,以農民土地收益最大化原則來管理調度和配置土地經營權,并嚴格監督好土地的使用情況,這樣就有利于成片經營的規?;l展,也避免了土地流轉糾紛。二是要鼓勵產業經營。鼓勵種養大戶和經營能手大面積經營土地,逐步構建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結構,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利用優勢,做強做大村辦、鄉辦農村合作企業,使得農民逐漸轉化為產業工人,打造農村自主經營項目品牌,真正實現土地流轉的綜合效益。以農業龍頭企業催生基地產業、基地產業帶動龍頭企業的發展思路,將企業作為陣營,建立多層次的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保障體系,逐步弱化土地功能,解決農民后顧之憂。解決農村承包土地流轉問題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工作,必須要使農民真正從對土地的依附上解脫出來,才能夠使這一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這不但需要政策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更需要基層組織充分發揮作用,敢于面對困難、應對挑戰,探索出農村經濟的跨越發展之路,真正實現農村經濟結構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