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藥事管理教育課程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藥事管理學科的性質、研究內容與方法
1•概念、性質與特點
藥事管理學科(TheDisciplineofPharmacyAdministration)是一門邊緣學科具有其獨特的學科性質。從其概念中就可以明顯地看出:藥事管理學科是運用現代管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對藥學事業進行科學管理的科學;是研究現代藥學事業各部分活動及其管理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是運用社會學、經濟學、法學、心理學和現代管理科學的原理、理論、方法和技術,總結藥事管理活動的規律,指導藥學事業健康發展的科學;是研究藥學事業中的人、經濟、法律、信息、機構和制度的相互關系,研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對藥學事業的影響,探索藥物研制、生產、流通、使用、評價等全過程質量監督管理及藥學事業的管理的科學規律和管理方法以保證藥物安全、有效、合理、經濟,維護人類健康,并促進藥學事業的發展[1]。可見,藥事管理學具有社會科學及應用科學的性質,具有專業性、政策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等特點。
2•研究內容與方法
藥事管理學科研究的內容與藥學科學知識范疇的劃分有關,與其自身內部專業劃分有關。其研究范圍很廣,包括藥事組織、藥事法規、藥品質量管理、藥學經濟、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管理、藥房管理、新藥管理及行為科學在藥學實踐中的應用等內容。從藥事管理學科的研究內容入手,便形成了其具體的研究方法。藥事管理學科的研究方法與其它社會科學、管理科學的研究方法相同,應以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指導思想,用歷史的、描述的、發展的、狀況或范疇的、相互聯系的,原因比較的、實驗性的、模擬實驗的,發展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等具體研究方法來進行研究,即通過對藥事管理學科基本指導思想的研究。相應地采用歷史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發展性研究法、狀況和范疇研究法、實驗性研究法、分析和比較研究法及對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來開展。
二、藥事管理學科建設的重要性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藥事管理學是藥學科學的分支學科,是藥學與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及行為科學相互交叉、滲透形成的邊緣學科,是藥學科學與藥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2];是對藥品從研制、生產、流通、價格、廣告乃至使用等各項活動有關事項的全方位管理,是對與人民生命息息相關的藥品質量施加的控制與監督。隨著藥學科學與實踐的發展而形成的藥事管理學,同時也推動和促進著藥學科學和實踐的發展和進步,通過立法把整個藥學事業置于嚴格的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的科學管理之中,這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對藥品采取的管理手段。與之相對應,在藥學教育領域培養現代藥事管理學科帶頭人就顯得尤為重要。從總體上看,藥事管理學科具有明顯的社會屬性,涉及到藥學事業的各個層面,與藥學活動有緊密的聯系,缺乏藥事管理的約束,藥學活動就不能有秩序、有規律、公平合法地進行[3],因此藥事管理學從宏觀上指導著整個藥學事業的發展,是藥學事業健康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指導。
三、國內外藥事管理學科高等教育情況比較
1•課程設置
藥事管理學科的應用性很強,再加上其綜合性強的特點,各國藥學院校開設的課程按其基本內容的性質劃分,一般應包括以下幾類:(1)藥事法學和倫理學類:基本內容是本國的法律體系機構、藥品法、藥師法,控制物品管制國際公約及本國法規、醫療衛生有關法規,以及藥師職業道德規范。(2)管理學類:主要有藥房管理學、醫藥企業管理、藥事組織、藥品質量管理等。(3)經濟學類:主要研究藥品及藥物的經濟活動,包括藥物市場學、藥物經濟學。(4)社會和行為科學類:主要研究藥學實踐環境、人(藥師、病人、其他醫務人員)與藥物治療合理性關系的規律,包括藥學概論、藥學交流學、衛生保健系統與藥房、衛生保健組織、藥學實踐的社會經濟、健康和疾病中的行為因素等課程。(5)方法學和信息學類:主要有藥學社會研究方法、藥品信息評價方法、醫藥品情報學等課程[4]。
2•美國藥事管理學科高等教育情況
美國是國外高等藥學教育較為發達的國家,這里筆者就以美國為代表談談國外的藥事管理學科的教育情況。通過網上檢索,筆者搜索到多所美國藥學專業大學,查詢相應網頁,總結發現美國該類院校普遍設有藥事管理學本科、碩士、博士三級招生點,現以費城科學大學(UniversityoftheSciencesinPhiladelphia),基督山北卡羅林納藥科大學(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pelHillSchoolofPharmacy),新墨西哥大學衛生科學中心藥學院(CollegeofPharmacyoftheUNMHealthSciencesCenter),密西西比大學藥事管理系(DepartmentofPharmacyAdministrationofUniversityofMississippi)等院校為例,簡要介紹美國藥事管理專業高等教育課程設置情況。首先,各個學校對藥事管理專業描述如下:本專業學習強調社會、心理、政治、法律、歷史及經濟等因素對正確使用、不使用及濫用藥物的影響,強調人的行為對疾病、文化、衛生服務系統結構、財政及經濟的影響;指出具備一定藥學專業技術的個人能夠檢查患者、藥師及其他相關實踐人員所組成的社會系統內部人員的相互作用和行為以及提供的服務及受教育的情況,他們不僅需要將人類作為一個具有社會、文化、心理、生物特性的整體,也同樣需要考慮到衛生服務體系對人、經濟、藥學服務的干預和影響。經過該專業訓練的個人將具備一定的知識背景并能評價和處理藥物體系流通中存在的問題,能將行為學、社會學相互貫通的理論運用到藥學實踐領域中去。其次,提到每個學生的學習安排是由其具體從事的研究的目的而特別設計的。學生除了全面的理論學習外,必須參加大量的研究、教學及社會培訓,學校將提供其與制藥企業或咨詢行業等接觸的實踐機會。再來看這些學校的課程設置情況:本科階段除了基本的藥學基礎專業課外,普遍設置的課程包括:藥事管理學、財經管理學、衛生社會學、藥物行為與社會學、衛生法學與法令、國際制藥業經濟學與行為學等;碩士博士研究生課程則包括:統計學、衛生與藥物經濟學、社會與行為衛生學、衛生服務與政策、高等社會行為學、衛生保健技術的經濟評價、藥學服務研究方法、藥學分配經濟學、藥物開發與營銷、藥事管理學研究方法、醫療系統管理學、藥物使用、濫用及誤用調查、藥品營銷技術、高等藥品市場研究、高等消費者行為研究、高等營銷概念及運用、統計推斷原則、美國醫療衛生系統的發展、組織與財政等。從以上課程設置可以分析出,被世界公認的發達醫藥大國美國對藥事管理學科高等教育非常重視,從本科階段就已將其獨立設置為一專業,并且逐步將專業教育提升級別,同時,這些課程的確已涵蓋藥事管理學科課程體系的各個學科領域,從法學、管理學直至行為學與經濟學。該學科培養人才的目標就是能從事指導、管理整個藥學事業活動、行為的全方面人才。在這些院校中,從事該學科的教師人數與藥化、藥劑、藥理等學科的基本相同。
3•我國藥事管理學科高等教育現狀
與美國相比,我國的藥事管理學科高等教育狀況就顯得薄弱多了。在我國的十幾所重點高等藥學院校中,一直無一所院校將藥事管理學設置為本科專業,大多只是在本科階段學習過程中設置了《藥事管理學》、《藥品監督管理》此類課程;值得慶賀的是2004年6月中國藥科大學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已設立了藥事管理專業本科招生點,首批招生32人,學制4年,課程設置除基本藥學專業課外,設有現代醫學、國外藥事法規、藥品質量監督管理、藥物經濟學、統計學、運籌學、經濟法、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衛生事業管理、西方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學、衛生經濟學、社會保障學、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等與藥事管理相關的課程。此外,設置碩士研究生招生點的學校也屈指可數,有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社會與管理藥學系,沈陽藥科大學藥學院,北京大學藥學院藥事管理與臨床藥學系,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藥劑專業藥事管理方向等;藥事管理專業博士招生點目前僅中國藥科大學及沈陽藥科大學兩所大學設有,中國藥科大學專業方向包括:“藥學教育與科研”、“中外醫藥政策的比較研究”、“中藥現代化政策與發展策略研究”、“醫藥政策研究與對策”,共有導師四名。沈陽藥科大學專業方向包括“醫藥經濟與管理”、“醫藥技術進步與創新、醫藥企業發展戰略”、“社會藥學”、“藥事管理與藥史文獻”,共有四名導師。因此,藥事管理學本科階段還尚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學科發展嚴重不足;研究生階段雖然已成為一個確定的研究方向,但是一些學校尚將其掛靠在其他相關專業之上而并未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且,此階段并沒有設置合理的、深層次的課程供學生學習,學生大多是通過大量閱讀書籍和翻譯外國藥事法規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同時,在各大藥學院校中,從事藥事管理學教學的教師比例則非常小,在含本專業的大學中,平均每所學校擁有教師不超過4名。除了正常的課程學習外,我國在藥事管理學科高等教育過程中還缺乏應有的課外實踐與培訓課程,學生普遍缺少實踐能力與工作經驗,單純的書本理論知識難以適應學科自身發展與藥學事業整體發展的要求。綜觀全國范圍內各大藥學院校,可以說中國藥科大學已形成了完整的藥事管理專業高等教育體系,雖然其中不乏不足之處,但對于培養藥事管理學高等人才對促進國家藥學事業的發展將做出很大貢獻。其他藥學院校也應加快學科建設步伐與力度,共同為我國藥事管理學科發展努力。
四、差距存在的原因及改進的建議
1•差距存在的原因
(1)我國藥事管理學科起步較晚,發展較慢,最早涉及此學科是在1906~1949年間,并且發展十分緩慢;而美國早在1821年費城藥學院建立時就已形成藥事管理學科的萌芽,并且發展迅速,從1950年代后就已將其設為碩士、博士學位的專業;前蘇聯則是在1924年開始將藥事組織列為藥學教育的基本課程。
(2)學科課程設置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形成繼續教育中的“斷層”,非獨立的學科更使其地位受到忽視。從本科專業僅一所院校設置到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少數設置直至博士研究生階段的個別設置,致使學科教育不能達到“程度逐步提高”的高等教育目標。
(3)學科性質界定不明確,由此導致的研究方法的不確定,必然阻礙學科發展與建設。
(4)所設置的課程不符合學科的性質。藥事管理學屬于多學科交叉的邊緣學科,涉及的內容廣而多,國內設置的課程遠達不到學科教育目標,同時,學生缺乏各類實踐活動,理論與實踐相脫節,起不到良好的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
(5)人員認識度不夠。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除了從事藥事管理學科教學與學習的教師與學生以外,大多數的教師與學生普遍對本學科了解甚少,只是淺顯地認為是“搞管理”、“搞理論”,甚至還存在一些偏見。這就造成學生對本學科的求知欲下降,學科知識普及不開等狀況的出現,學生生源嚴重不足。
2•建議
(1)我國應積極向先進國家(如美國)學習,學習它們對藥事管理學科教育的整體思路,學習其從教育入手,學習其學科設置、課程安排的合理性、全面性及能從發展的長遠性考慮,從根本上扭轉目前我國對該學科重視程度不夠,教育目標與教育規劃不相符合的局面。
(2)明確確立學科屬性,規范學科研究方法和內容,合理布局學科教育體系,完善整個學科建設,加快將“藥事管理”獨立設置為本科生專業的步伐,從基礎階段入手,為學科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入做好充分的準備。
(3)應該將課程設置從本科階段逐步向碩士、博士生階段過渡,根據學生知識積累水平、實踐能力、素質水平的逐步提高設置相應的課程,將藥事管理學科所應該涉及的各類課程在不同階段適時的安排,使學生能不斷地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整個學科體系的理論知識。同時,密切結合理論與實踐,為學生提供盡量多的實踐、參觀、培訓機會,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也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4)教給學生掌握各種查閱文獻的方法,了解和學習先進國家該學科研究中的新知識、新方法,并將之運用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之中。因此,對學生的專業外語水平的要求也很高,應設置相應的專業外語課程,從詞匯、閱讀、書面表達等多方面鍛煉和提高專業外語的運用能力,使學生在查閱外文文獻時能做到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