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新特點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時期,國家貿易保護主要表現為反補貼、反傾銷和技術壁壘,并且延伸到金融領域。多樣化的貿易保護措施對我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需要政府和企業提高警惕。
(一)貿易保護主義的方式具有多樣性
上世紀三十年代,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但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新時期,貿易保護主義表面上看已經消失,但實際上已經愈演愈烈,國家之間以多樣化的、隱蔽的貿易保護政策獲得短期利益。出口產品安全標準、技術信息標準甚至是衛生標準上,都存在技術性的壁壘。近年來的“碳關稅”就是貿易保護主義多樣化的重要體現。貿易保護已經由赤裸裸的保護方式演變成虛偽的、凌駕于法律范圍之上的保護。
(二)國際貿易保護范圍擴大
以往的貿易保護主要針對傳統的工農業。而新時期的貿易保護顯然已經不僅關注傳統的企業,全民經濟已經進入了國際貿易保護時代,知識產權、新生的技術甚至一些無法命名的項目均成為貿易保護手段。一些國家提出了限制我國高科技產品出口數量的策略。金融保護主義在以往很少見,但近年來不但出現而且呈現出快速增長之勢。金融保護是全球經濟低迷或者市場進入飽和狀態下的緊急救援手段。貿易保護的復蘇對我國金融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并且,這種貿易保護策略已經演變成赤裸裸的資本保護。
(三)貿易保護的指向性
新時期,貿易保護主義雖然具有隱蔽性,但事實上,其政策存在明顯的指向性特征。如奧巴馬政府出臺了“購買美國貨”的保護策略,這一策略實際上就是變相的抵制中國貨的體現。究其主要原因,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世界經濟甚至是政治產生一定的沖擊,為了控制這種沖擊,貿易保護就成為一種必然。我國貿易交易國眾多,以歐美國家為首的國家都開始采取針對我國經濟的貿易保護策略,這種保護策略具有動態性特征。也就是說,一旦某個國家出臺了保護策略,其他國家將加緊這一策略的實踐,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我國不采取必要的針對措施,將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這一貿易保護現象不僅出現在發達國家,如以美國為首的輪胎特保案在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競相效仿,出臺了對我國輪胎的限制策略,或禁止購買,或增加關稅。貿易保護策略的出臺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這種不正常的經濟發展模式需要我國出臺必要的應對措施。時刻保持其在市場經濟中的有利地位。
二、基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新特點的應對措施
(一)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維護企業在國外的正當利益
針對各國出臺的貿易保護策略,政府應發揮其主導作用,確保我國企業的合法利益。分析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本質,充分利用WTO雙邊糾紛解決功能并結合法律手段對不合理的保護實施反擊。通過研究轉戰經濟市場,將產品輸送到有需求的國家。政府還應指導我國企業的發展方向,防止其成為貿易保護的對象。帶領企業打破其它國家的貿易保護策略,樹立反貿易保護典型,為其它企業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以貿易保護信息庫的形式出現,使企業掌握最新的貿易保護方向,使企業處于警惕狀態。政府還應發揮其調節功能,明確我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使各個國家認識到放棄與我國合作所帶來的后果,確保企業能夠應對新時期的保護主義。
(二)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和方向
我國在面對貿易保護時,不但要關注對其他國家的策略研究,還應從產品入口出發,使產品質量得到提保障,從而獲得附加值,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從而降低貿易壁壘對我國企業的影響。加強管理是抵制貿易主義的主要途徑,只有不斷的對員工進行培訓才能使其處于市場經濟前沿,樹立我國產品的品牌形象,使世界認可我國的經濟地位。將技術的革新放在重要位置上,合理定價以促進貿易交際。
(三)同行業企業應協同作戰,積極應訴
我國企業應聯手起來共同應對貿易壁壘,而不是單獨的降低價格或者接受貿易保護。尤其是同行業之間,要共同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嚴格防止不正當的貿易保護,維護自身利益。如各國針對我國出臺了反傾銷策略,我國企業雖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在抵抗措施上始終是單獨應對,中小企業基于發展需求無法與之抗衡,具有明確意識的企業未對其它企業做出提醒。行業協會、政府以及企業管理人員均未在這一過程中起到積極作用。政府應發揮其引導作用,為企業打破貿易保護主義提供政策支持,確保我國經濟的發展,提高其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三、總結
我國是出口大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新時期,貿易保護主義的形式已經發生改變,各種新的貿易保護措施出臺,使貿易保護的針對性更強,影響范圍更廣泛。為應對國際貿易保護策略,政府首先要引導企業認識貿易保護策略,出臺強硬的手段防止我國企業在貿易保護中受到傷害。組織企業聯合起來應對貿易保護,對不合法的、不合理的貿易保護策略說不。企業也應不斷調整期產業結構,確保產品質量,從而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
作者:王帆 單位: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