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匠精神下的建筑裝飾專業教學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分析建筑裝飾專業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發現其對應專業人才的培養起步較晚,人才缺口過大,在不斷與新的科學技術進行結合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加強建筑裝飾專業的全面發展,從而使建筑裝飾專業人才有系統的專業教育與培訓。與此同時,在中國重視創新發展的這一時期,中國越來越重視工匠精神在各個行業的體現。而建筑裝飾專業畢業生是典型的技能型人才,建筑裝飾專業類學生畢業后常常在建筑裝飾施工企業或設計部門一線進行工作。因此,重視工匠精神視域下建筑裝飾專業教學的運用探討,對促進建筑裝飾行業發展及創新進步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工匠精神;建筑裝飾專業;教學;運用
自古以來,工匠精神在各國的人才與企業上都有一定的體現與傳承。工匠精神并不僅僅是所有工匠都具有的品質,而是部分工匠對自己的產品足夠的細心、用心,在進行產品的制作時不斷提升自我能力,從而打造出最優秀的作品,在日復一日、重復枯燥的動作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工作風格并加以體現。
一、深度分析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傳承與發展工匠本人對自身具有一定的要求與較高的職業素養,始終堅持自己的行業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態度,不忘初心。精益求精規范每一個細節,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次制作;同時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日常的性格并不外向,常常嚴謹、內斂,與外界沒有過多的交流,憑借自身的執著為所在的行業奉獻大部分的精力與才智。除此之外,工匠并不僅僅是守舊傳承傳統手藝的“守舊人”,他們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新技術的創新與結合,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且具有影響的項目;“工匠精神”的力量在于對崗位的熱愛,心中對職位的熱愛與堅持不斷激勵工匠們,使工匠精神不斷傳承、弘揚。
(二)認識并理解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敬業、追求完美。但深度剖析工匠精神通常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在進行工作時要有基本的職業道德與基本的倫理關系認識,工匠性格沉穩、內斂并不代表自大、傲慢,工匠在工作中尊重制度并且尊重客戶;在職業生活中守時、節儉、敬業、重視合作,這就充分說明了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是成年人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標準;其次,工匠精神對工匠的要求,便是工匠對自身的價值觀與道德觀的正確認識,工匠自己的價值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匠在職業生活中的判斷。對于工匠來說,在工作中可以找到快樂,在平凡中可以實現自身的價值,這就要求工匠要在學習階段始終保持謙虛的態度,在職業生活中要有充分的責任感,從而使工匠在進行枯燥的職業生活中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準則,而不是迷失在枯燥、重復的工作流程中。最后且重要的是,工匠精神對于工匠自身的人生信仰與工作方式有一定要求。工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不斷地進行自我改善與同樣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進行技術的分析、感情的交流,從而不斷在平凡的職業生活中提升自我價值與工藝技術,實現自身的職業價值。
二、工匠精神在建筑裝飾專業教學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模式較為落后通過對建筑裝飾專業的探究,發現我國建筑裝飾專業人才培養起步較晚,對于高速發展的建筑行業來說,建筑裝飾專業人才供應出現較大缺口。同時部分建筑裝飾人才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建筑裝飾專業教學,從而出現了設計水平不一致、較多裝修質量問題,以及設計方向局限,這使建筑裝飾專業人才設計的質量難以保證,抑制了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同時,我國院校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大致相同,都是建立在傳統知識教學上,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沒有幫助和體會,沒有幫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分析好職業目標,這使學生在進行建筑裝飾專業學習時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進行督促,降低了學生進行建筑裝飾專業學習的興趣,無法培養學生的耐心與細心,從而使學生在基礎學習時沒有感受到工匠精神對于建筑裝飾行業的重要性。同時,我國院校對課程的安排過于理想化,通常是先進行建筑裝飾專業理論知識的教授,再進行實踐活動,除此之外,實踐活動安排課時較少,學生無法根據實踐活動進行理論知識的結合,沒有達到實踐教學的最優效果,而工匠精神大多數體現在實踐過程中,這也不利于建筑裝飾專業學生體會工匠精神的內涵。
(二)理論與實踐教學聯系較少對于建筑裝飾專業的學習來說,建筑裝飾專業屬于實用性的美術類專業,相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來說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及運用能力。但通過網絡對于我國當前建筑裝飾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情況分析,建筑裝飾專業教師在進行實踐任務的時,為了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進行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的任務與實際聯系較少,因此學生在進行實踐項目的設計時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較少,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缺乏項目設計的能力;同時,學生的能力只限于美術專業理論知識,沒有對建筑裝飾相關項目的了解、認識,例如會出現無法進行施工材料的識別、建筑方位及距離的確定等現象,使建筑裝飾設計效果不盡如人意。傳統的理論知識教學無法滿足建筑裝飾專業學生的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及設計能力,無法滿足社會對建筑裝飾專業人才的需要,使建筑裝飾專業工匠精神的核心層面、建筑裝飾設計基本能力及個人基本設計風格有所缺失。
三、建筑裝飾專業工匠精神培養探討
(一)重視日常教學是培養建筑裝飾專業工匠精神的基礎建筑裝飾專業學生屬于技能型人才,因此,建筑裝飾專業日常教學通常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建筑裝飾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教學,另一方面是就業前期的就業指導實踐教學。學校在進行建筑裝飾專業的理論教育時,要對企業及社會對建筑裝飾專業人才的要求有所了解,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對職業生活有足夠的細心與耐心,使學生在職場生活中認真、負責。同時,在進行建筑裝飾專業學生的就業指導實踐教學時,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個人性格有足夠的了解,幫助學生制定適合、恰當的就業方向及職場工作方式,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建筑裝飾設計才能,不斷進行弊端的優化與改進,為學生普及建筑裝飾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及進行工程設計時的注意事項,使學生可以在日后的職業生活中更快地融入,在職業生活中進行自我的優化,使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建筑裝飾專業知識可以用在職業生活中,從而使學生在不斷的優化中逐漸感受工匠精神的內涵,并不斷培養自身對建筑裝飾行業的工匠精神。
(二)重視實踐與學習的結合是培養建筑裝飾專業工匠精神的提升建筑裝飾專業學生在進行工程設計時,其細節并沒有完全進行優化與改良。因此,學校要與企業進行交流與學習,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多次的實踐機會中逐漸發現自己的問題,在真實的職場環境中學習到相關的建筑裝飾專業知識。學校可以通過引進企業的優秀人才擔當建筑裝飾專業的兼職教師,通過企業優秀的兼職教師,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真實的建筑裝飾行業職場,了解崗位的工作特點及工作要求;同時,企業兼職教師可以與校內理論知識教學教師進行教學方案的制定與探討,可以將建筑裝飾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及真實的建筑裝飾行業進行結合,使制定的方案更加適合學生日后的職場生活,增加學生的理論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實踐技能掌握能力。同時,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習時,可以在實習過程中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了解建筑裝飾企業的企業文化及企業理念,同時可以了解工程設計時的工程安全問題、工程造價問題等多個方面。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具有融合職場生活的技能,使學生了解了基本的社會人才取向,逐漸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工匠精神的建筑裝飾專業工匠。
(三)增強建筑裝飾專業的社會影響力在進行建筑裝飾專業學生的培養時,要對成績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建筑裝飾專業學生進行引進,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加強對企業環境的認識及項目的熟悉能力,在建筑裝飾專業學生、學校及企業的共同實驗模擬支持操作下,進行新興材料或技能的研究,定期承擔國家下發的研究項目,通過檢測實訓課程及相關的技能培訓,增強建筑裝飾專業的社會影響力,從而使建筑裝飾專業學生有追求的目標,這就完成了工匠精神建立過程中的核心層面———職業信仰。在進行定期的項目研究及服務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與實訓項目,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實訓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對教師日后理論知識的教學有所幫助。而對建筑裝飾專業學生在進行定期的項目研究及服務時,由于學生并沒有足夠的工程設計能力,因此在進行實訓過程中主要進行真實職業生活的體驗及實踐技巧的學習,逐漸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項目管理能力及建筑裝飾設計能力,使學生在日后的就業過程中更加具有競爭力。同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實訓項目的參與時,可以適當下發一些難度較低的工作給學生,學生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可以逐漸增強對建筑裝飾專業學習的熱愛,逐漸培養學生建筑裝飾行業的工匠精神。
四、結語
工匠精神視域下建筑裝飾專業教學的運用探討首先在于對建筑裝飾專業學生日常的理論知識教學,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職業生活工作能力,這是培養建筑裝飾專業工匠精神的基礎;其次學校及教師要重視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課程的安排教學,使學生在多次的實踐活動中逐漸提升自身的價值及工藝技術,這是培養建筑裝飾專業工匠精神的提升過程;最后要適當地增強建筑裝飾專業的影響力,在進行實訓項目的參與時,可以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這是培養建筑裝飾專業工匠精神的過程,從而實現工匠精神視域下建筑裝飾專業教學的職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尹顏麗.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五年制高職職業能力與相應學習領域分析[J].職業技術,2017(10).
[2]王唯佳.高校建筑裝飾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4).
[3]李海霞,何立志.高職建筑裝飾專業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四川水泥,2019(2).
[4]喬芳.高職建筑裝飾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8).
作者:薛玲雅 單位:臺州職業技術學院